易經:萬物自天地始分

時間:2024-09-30 17:10:38 易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易經:萬物自天地始分

  天與地的確是中國傳統思想最最核心的出發點,千萬種學說觀點思想都離不開這兩個維度,然后才是人和其它。

易經:萬物自天地始分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2)。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3),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4)。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5)。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6)。乾以易知,坤以簡能(7)。易則易知,兩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腎人之業(8)。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9)。

  【注釋】

  (1)《系辭》是后代解說《易》的七種《傳》之一,分上、下兩篇,大約寫成于漢代初期。它對《易》的內容作了全面分析和論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里選錄其中一部分。

  (2)陳:排列。位:確定。 (3)方:應當是“人”字,由于字形相近而誤寫成“方”。

  (4)見。用作“現”,意思是顯現,出現。

  (5)摩:碰撞,摩擦。蕩:震蕩,激蕩。

  (6)知:這里用作“為”,意思是成為,構成。大始:原始,初始。成物:具備完整形體的萬物。

  (7)易:容易,平易。簡:簡略,單純。 (8)賢人之德:陶冶人的品德。賢人之業:成就人的功業。 (9)位:在,在于。

  【譯文】

  天尊貴,地卑下,這是由乾與坤的位次確定的。卑下高貴依次排列,尊貴低賤也就確定了。運動和靜止有一定規則,剛健和柔弱由此劃分。人按共性聚在一起,物按類別相區分,吉祥和兇險由此產生。它們在天上形成不同的天象,在地下形成不同的地貌,變化和發展由此顯現。所以,剛健柔弱互相摩擦碰撞,八個卦象互相交疊激蕩。用雷霆來鼓動它們,用風雨來滋潤它們,日月交替運行,寒暑相繼變換,天的規律成為男性象征,地的規律構成女性象征。天成為創始,地養育萬物。天以平易顯現智慧,地以簡明顯現功能。平易就容易被認識,簡明就容易被遵循。容易 認識就使人親近,容易遵循就會有成就。親近可以持久,成就可以光大。持久能陶冶人的品德,光大能成就人的功業。懂得了平易簡明,就理解了天地問的道理。理解了天地間的道理,成功就包含在它里面了。

  【讀解】

  天與地的確是中國傳統思想最最核心的出發點,千萬種學說觀點思想都離不開這兩個維度,然后才是人和其它。《周易》開篇的“乾”、“坤”兩卦就是講天與地的,但是,只要稍加對比就會發現,《系辭》對天、地的看法,同《易》的記述相去甚遠,二者不可混為一談。《系辭》的作者不過是惜天和地這一話題來闡發自己的思想,基本上與《易》的“乾”和“坤”兩卦內容沒有太大關系,說白了,就是借題發揮。

  一開始我們就發現一種先驗(先于經驗和實際)的思維模式,即把所有事物分成對立兩極,天與地,貴與賤,男與女,剛與柔,冷與熱等等,思路于是被限定在兩極之間來回。其次,作者具有強烈的等級觀念,并且把等級差別說成是天生的,言下之意是說不可擺脫。

  這兩種特點具有極大的偏頗。只看到兩個對立的極,那么廣大的中間地帶和中間狀態呢?人的思維,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怎么就簡單到只是兩方面?我們也知道,天地作為自然物,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人同樣是如此;尊車等級觀念,完全是人為的。

  不過,對天和地的看重,實際上也是對自然的重視,對自然法則的重視。先講自然,次講人,把人當作自然的一部分。這樣的自然觀,倒是有可取之處的。

【易經:萬物自天地始分】相關文章:

易經講解:萬物之盜06-04

易經:恢復人與天地溝通的權利05-29

易經詳解:禍福無門惟人自召11-05

易經講解:《易經》的數08-01

易經的奧秘:易經與家庭09-14

易經的智慧之《易經》與命運08-14

易經講座(一)何謂易經11-21

讀懂《易經》09-27

易經卦象09-18

什么是易經09-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亚洲男人天堂视频在线 | 在线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四色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