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易經講解:無所不包的易
導讀:要體會易學的道理,必須要靜,要有最寧靜的境界,靜得一點雜念都沒有,要有至靜、至正的頭腦與心情,才能研究《易經》。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孔子在本章第一段中講到,《易經》所包涵的學問,非常廣闊,無所不包,世界上一切的學問,不管是宗教的、科學的……都在它的范圍里邊。
所以孔子說它“廣矣!大矣!”非常非常之偉大。
孔子認為《易經》所包涵的學問,“以言乎遠”——就像一個圓圈一樣向前擴充,遠就是擴大,擴大到什么程度呢?“則不御”。
御就是邊際,不御就是沒有邊際,用佛學上的名詞來說,就是無量無邊。
這就是所謂的“以言乎遠則不御”的意思。
“以言乎邇則靜而正。”說近呢?就是“靜而正”。
正在哪里?正就在你的眼前。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這還不夠,應該說正就在你的眼睛里,所以你看不見。
要體會易學的道理,必須要靜,要有最寧靜的境界,靜得一點雜念都沒有,要有至靜、至正的頭腦與心情,才能研究《易經》。
忙亂的時候,沒有辦法研究《易經》,因為你的腦筋動不進去。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總而言之,天地間一切的學問及最高的原理,要想通達,便必須要通《易經》,才能融會貫通,“備矣”!完備了。
【易經講解:無所不包的易】相關文章:
易經講解:易其心定其交06-06
易經講解:《易經》的數08-01
易經講解:退藏于密08-27
易經講解:全始全終11-06
易經講解地心的奧秘06-19
易經講解:五的哲學08-29
易經講解:君子之道07-19
易經講解:古代的祭祀08-31
易經講解:圣人之意06-25
易經講解:學問與治事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