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

時間:2024-09-03 02:48:50 游子吟 我要投稿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4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4篇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1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母親偉大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比喻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昨天晚上當母親得知我今天來這時,早已默默地為我準備好了洗換的衣服,今早,她早早地做好了飯,默默地送我遠行,此時此刻,當我站在這講臺前,我仍能感受到我的母親對我深深的愛。今天,我想與同學們一起去學習一首關于母親的詩——《游子吟》、(教師板書課題)。

  二、理解詩句意思

  1.指導學生朗讀,可按不同的節奏讀。

  (如:慈母/手中/線。或慈母/手中線)

  2.投影出示理解詩句的不同方法。

  A 連(可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

  B 換(對于重點詞語,可用別的詞語來換)

  C 轉(當說不通時,可調換詞語順序,說通來)

  D 補(當說不通時,可補充一些詞語進去,把句子說通來)

  3.學生分小組學習,根據上述方法體會詩句意思。

  4.師生交流詩句意思,邊講解邊投影出示意思。

  例:重點、詞語

  游子:出門遠游的人

  吟:吟唱

  意恐:擔心

  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三春暉:暉:陽光,喻指慈母之恩

  5.教師出示《游子吟》一課的圖片

  A 學生仔細觀看插圖。

  B 學生根據詩句意思,說說插圖內容。

  C 學生填上自己補充的內容,把畫的內容說得更生動。

  三、悟詩情。

  1.聽閱維文演唱的歌曲《母親》,感受母親的愛。

  2.學生用說故事、唱歌、寫詩……形式感受自己母親對自己的愛。

  3.說說自己長大后想怎樣回報母親的愛。

  四、教師總結

  這首詩贊美了世間偉大的母愛,同時這節課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母親的愛,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說聲:“媽媽,我愛你!”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2

  教養目標:

  1、理解詩意,能說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2、能感情朗誦,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育目標:

  1、感受詩人的情感,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2、感受詩人對偉母愛的歌頌,陶冶純潔高尚的情感。

  發展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想象能力和聽說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古詩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并結合生活實際談母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范讀詩文。

  (4)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解字詞,悟詩意。

  (1)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疑。

  (3)反復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4)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

  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連句意、明詩意。

  (1)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起來。

  (2)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想詩境、悟詩情。

  反復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5、誦詩文、入意境。

  6、感情背誦。

  四、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教學反思:

  《游子吟》一首詩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所作。這首詩語言質樸簡潔、感情細膩深厚,通俗易懂,歷來被人們所廣泛傳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豐富古詩積累。了解詩歌大意,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慈母的孝心,感受詩人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背誦訓練,教學中滲透了“母愛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內心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課堂中,我逐步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分句品讀,隨機搭建朗讀擂臺,調動學生有感情朗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客觀地相互評價,使得學生朗讀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為了使不同的學生在本節課的朗讀中都能有所進步,或有新的收獲,我很中肯的給每個人以不同的評價,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幫助,朗讀指導的效果立竿見影。隨著對詩句的感悟,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生的體驗不僅使他們感悟了教材,促進了朗讀,而且豐富了教材的內涵,是對教材的'提升和發展。

  二、開發學生資源,培養學生想象練筆。

  為了拓展學習,豐富古詩課堂內容,我在引導學生理解古詩、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安排了一個“小練筆”環節,讓學生寫一個表現游子即將遠行,母親在微弱的燈光下為兒子縫衣服的情景片段。在這個環節里,我也關注了不同層面上的學生寫作的差異,對三個個別學生降低了練筆要求,并給予鼓勵和指導,使學生們的練筆落得更實。

  但是由于教學中間“解讀詩句”的環節松散,使后邊的“練筆”時間略顯不足,部分學生沒能完成寫作,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練筆后的交流。另外,教學中板書不及時,自身的教學基本功亟待提高。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3

  活動目標

  ★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學習按照古詩的韻律、節奏朗誦。

  ★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學會體貼、孝敬母親,激發心中熱愛母親的情感。

  活動準備

  ★《游子吟》視頻,《游子吟》背景圖,歌曲《游子吟》。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游子吟》,滲透古詩意境。

  1.聽故事引題

  從前唐朝有個詩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他的母親忙著給他縫制著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逢著,她想,兒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著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孟郊無摸著身上的衣裳,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就象春天里太陽的光輝,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母親的`愛孟郊永遠銘記在心理,就在他五十歲那年寫成一首的古詩叫《游子吟》。

  2.提問理解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里有誰?他們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詩的題目叫什么?是誰寫的?

  二、借助視頻、古詩新唱,初步欣賞、理解古詩。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把握古詩的韻律、節奏,請幼兒欣賞。

  提問:你在古詩里聽到了什么?(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完整的詩句回應)

  2.借助視頻再次欣賞古詩,熟悉理解古詩。

  幫助幼兒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暉”等詞語的含義,幼兒嘗試跟念古詩。

  3.欣賞古詩新唱《游子吟》,幫助記憶古詩內容。

  三、通過朗誦古詩《游子吟》,進一步理解古詩。

  1.根據圖片,引導幼兒完整朗誦古詩。

  2.請個別、分組、集體等朗誦形式進行朗誦表演。

  3.根據圖片,教師給幼兒解釋古詩《游子吟》的意思。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詩人孟郊寫的,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四、聯系生活,情感遷移。

  1.情感遷移,師幼互動,幼兒說說母親關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幫母親做什么。

  2.結束語: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詩作為禮物朗誦給媽媽聽,并向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謝謝媽媽”等話語表達對媽媽的愛。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4

  教材簡析: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古詩《游子吟》,屬于文包詩類型。故事是詩歌的展現,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體描述了詩歌的意境。第一自然段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連夜為他縫補衣裳。第二自然段寫孟母把孟郊送到村外,還叮囑他早點回來。第三自然段寫孟郊觸景生情,由“生機勃勃”的小草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聯想到慈愛的母親給自已的關懷。第四自然段,即詩《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代了《游子吟》的寫成。課文緊緊扣住母親的恩情寫,通過母親的所作、所說、所想,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刻劃非常細膩;又通過兒子的眼睛和感受來進行側面、間接描寫,表達非常真摯,二者結合,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母親形象。課文還注重細節,以小見大。“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是傳神之筆,表明母親的恩情遠記在兒子的心中。課文配有三幅彩圖,展現了詩歌的意境,可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從而增強對詩句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5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1、出示課題:讀準恩(en)音。理解“恩情”詞義。

  2、討論交流:母親對我們有哪些恩情呢?

  過渡:課文是講誰的母親的恩情?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給課文每小節標上序號。

  2、檢查預習情況,指名逐段讀,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1)、出示生字詞卡:

  針、注視、遲、著名、寸草、言、孟郊、縫補、了、

  (2)、指名讀,引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和多音字。(了在“報答不了”當中讀"liao")

  (3)、理解詞語(可根據學生質疑的情況隨機出示)

  游子:離家在外的人。

  撫摸:用手輕輕地按著并來回移動。(讓學生動手做一做這個動作)

  注視:注意地看。

  針腳:針跡。

  (4)、抽讀生字卡片。

  (5)、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出示所學生字“恩、補、針、撫摸、視”

  1、這些生字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指一指各自的偏旁。

  2、“恩”書寫時注意上寬下窄,不要把上半部“因”寫成“田”。

  3、“補、視”注意偏旁書寫的區別,聯系本義來理解。

  4、“針”、想想還學過金字旁的字有哪些?“鐵”幫助記憶。

  5、“撫摸”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摸”可利用“漠”來記憶。

  6、描紅。

  四、作業設計:

  1、描紅,完成習字冊。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詞。

  2、聽句訓練:(開火車)

  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

  我看到自已種的月季開花了,真高興。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游子吟》教案11-20

小學語文《游子吟》課堂教案06-17

游子吟教案08-14

游子吟的教案12-16

《游子吟》教案07-16

語文《游子吟》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1篇)02-23

古詩游子吟的教案03-22

《游子吟》教案【熱門】01-19

《游子吟》教案【精】01-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自拍 思思热精品在线8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