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1
一、課時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小節。
3、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通過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突出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練說
學生匯報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二)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課的生字、詞語,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現在我們來聽記詞語,有信心嗎?(學生聽記、訂正。)
2、檢查詞語,學習生字。
3、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了解了文中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
課件出示: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4、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它——輝煌,誰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歸納的,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圓明園的輝煌?
(三)品讀課文
過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圓明園的輝煌寫具體的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讀讀句子,品品關鍵的詞語,說說感受。
1、走進輝煌。
(1)品讀布局。
①指名讀,課件隨機泛紅:舉世聞名、眾星拱月。
主要從“舉世聞名”這個詞體會出圓明園的地位很高,從“眾星拱月”這個詞可以感受到它的布局與眾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園林很多,圓明園很大。
②課件隨機出示:圓明園分布圖,然后出示《眾星拱月》圖。
看著圖,誰能說說“眾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環繞;“眾星拱月”,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這里的“月”指的是——圓明三園;“星”指的是——許多小園。
③這就是圓明園的總體布局。
(2)品讀建筑。
精致的布局讓人留戀,宏偉的建筑更讓人感嘆,默讀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點?各有什么特點?(抓住七個“有”感受到圓明園中建筑的多,景觀的多。)
①結合圖片理解這幾個關鍵的詞語,感受風格的各異。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致奇妙。
西洋景觀:文中指位于長春園內的“西洋樓”。
②引導學生讀出園內景觀的'奇異。是啊!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熱鬧非凡的買賣街,幽靜的山鄉村野。圓明園的景觀真可以說是風格各異。
③圓明園既有華麗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華的美,又有幽靜的美;不僅有靈動的美,還有典雅的美,誰來朗讀這如詩如畫的圓明園?(指導學生用語速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來體現景觀不同的特點。)置身其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我仿佛聽到了鳥兒清脆的叫聲,我仿佛看到了夕陽西下,高聳的雷峰塔,我仿佛聞到了園內百花的沁人的香氣
④圓明園中的景物豈止書中介紹的這么多,圓明園內可以說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贊嘆。
課件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⑤小結:圓明園里的建筑宏偉,風格各異,怪不得作者稱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⑥根據提示背誦。
課件出示: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西湖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建造的,如,(),()。園中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飽覽著();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
(3)品讀歷史文物。
過渡:圓明園不僅有華麗的外表,更有著深刻的。請同學們駐足園內,一起細數園內的珍藏。
—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兩千四百多年。
—抓住“奇珍異寶”,體會珍貴。
①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深入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朝有兩千多年。
從收藏價值看:有兩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于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②小結:所以說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升華
1、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題目為“毀滅”,作者卻用大量的筆墨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這正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
2、在我們祖國逐漸強大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讓我們永遠記住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同學們,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識。
②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難點:①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②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學準備】
1、教師: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提供學生學習的資料庫。
2、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影音資源,查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自主研究。
【教學過程】
一、引入,確立探究的主體問題。
1、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2、師生歸納,出示探究問題:
(1)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
(2)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3)圓明園現在是什么樣子?
圍繞上述問題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準字音。
二、圍繞探究問題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驗想象圓明園的輝煌。
1、整體把握,緊扣中心。
(1)自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評價圓明園的兩個中心句,畫出來,讀一讀。
(2)圍繞中心句,大膽質疑,提出探究的問題。
歸納探究的問題:
①為什么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②圓明園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館和藝術館?
2、自主選擇第2、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學習。
3、匯報交流,深化提高。
(1)第二、三自然段的匯報。
①學生匯報。
②教師小結,簡要介紹圓明園景點建筑的朝代、時間、人力物力的付出等,豐富學生的知識,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③欣賞圖片,讓學生朗讀感悟,讀出欣賞、贊美、自豪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報
①學生匯報。
②教師抓住過渡句“圓明園不但有宏偉的建筑,還珍藏真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介紹一些歷史文物(如馬首、豬首銅像等),讓學生體會圓明園是當時的歷史博物館和藝術館。
三、引入圓明園的毀滅部分,體會圓明園毀滅的過程。
1、多媒體放映“火燒圓明園”片段,感知英法聯軍的罪行。
2、回歸課文,找出最能體現英法聯軍罪惡的句子和重點詞語,讓學生想象英法聯軍搶、掠、燒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的情境,并指導感情朗讀,讀出痛惜、仇恨之情。
3、回歸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從兩個“不可估量”,再次體會圓明園歷史地位,體會圓明園毀滅的痛恨之情。
四、明理,感情升華。
1、多媒體出示圓明園殘跡圖,進行情境說話:假如,你現在就在廢墟旁,你會說什么?
2、明理,提出殷切期望,引導學生多次深情朗讀“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因此學生的共鳴。
3、結合祖國當今的輝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努力學習。
五、總結全文,領悟作者寫作的獨具匠心。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并展開豐富的想象,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的毀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圓明園的輝煌和作者的表達方法。
3、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激趣。
2、我們中國這幾年發生了很多大好事。誰來舉個例子?(20xx~xxxx)
一、導入新課
1、這些事情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我們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這都是我們中國走向強大的證明。可是,就在歷史上的今天,卻發生了一件讓我們中國人感到恥辱和憤怒的大事。那就是——圓明園的毀滅。
2、板書課題。所謂毀滅就是?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課前預習了嗎?那讓我們直接來試著讀吧。找學生分段讀。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課文預習得不錯,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寫了什么?
3、引導學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讀感悟
1、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毀滅的。齊讀第一自然段。
2、你們讀出了什么?
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讓我們感受到了圓明園的毀滅不僅給祖國乃至給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究竟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走進昔日的圓明園,來領略一番。
默讀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圓明園里都有些什么。可以拿出鉛筆,標注出自己的感受。
A第二自然段
1、重點理解:眾星拱月。(示圖)
2、引導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圓明園布局獨特,規模宏大。347公頃,5200余畝。
B第三自然段
1、重點體會“金碧輝煌”。點出“玲瓏剔透”。一個氣勢恢宏,一個建筑精巧。讓生品讀。
2、再感受一個熱鬧的“買賣街”,一個寧靜的山鄉村野。男女生對讀。
3、去掉“也”,再讀第一句。讓生找差異,點出“也”的用法。
4、這些豐富的建筑景觀中,都有哪些美景呢?
5、教師引讀。“園中許多景物都是按照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6、圓明園中景物有一百多處,而且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嗎?(視頻)
7、看完視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
8、用這世上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都不為過,難怪文中最后一句話會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珍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9、在這樣的園林里散步,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齊讀本段最后一句話。
C第四自然段:
1、圓明園除了建筑宏偉,還有哪些東西?
2、“上自……下至……”想象一下,這兩千三百多年中,該有多少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號稱“萬園之園”,被稱為“東方的凡爾賽宮”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踐踏下,毀于一旦!
四、再現情境,激起“仇恨”。
1、放錄像。同學們,你想說什么?
2、帶著感受讀讀最后一段。看看那句話最能表達你的感受?
3、那是怎樣的破壞?感悟“凡是”“統統”“任意”。
4、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幾千個外國強盜付之一炬。齊讀最后一句話。
五、表達情感,引發思考
1、所以,作者會在文章開頭,就用了兩個“不可估量”。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2、隨著文章的學習,我們心中肯定會泛起深深的惋惜之情,甚至是仇恨。可是,我們更應該有一種理性的思考。一座圓明園,半部清代史。讓我們在課下搜集相關資料,并記錄下來。下節課讓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21、圓明園的毀滅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4
一、概述
課名是《圓明園的毀滅》,是小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第九冊。
本篇課文所需課時2課時,80分鐘。本課是第二課時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敘述歷史的文章,主要學習內容是生字詞的識記和理解,課文的朗讀與理解,查閱和運用資料,課后小練筆。
通過學習本課,可以使學生記住國恥,深刻體會民族的恥辱,并學會搜集和利用資料理解課文,加深認識和體會。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復習生字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會從課文中提出問題,自主探討;
能在課堂討論中產生豐富的體會和聯想,利用資料和圖片深刻體會歷史恥辱。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圖片和資料進行聯想和體會;
充分利用默讀,自主體會課文重點句段;
以圖文為支架,引發學生情感,形成問題進行討論深化和拓展文本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產生了解中國歷史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能通過學習,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將愛國情感很好的表達出來。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西海民族寄校校五年級(1)班的學生,這個班是一個基礎知識學的不太扎實的班,通過半學期以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所掌握,但創新能力及豐富的語文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學生對歷史知識較感興趣,喜歡研究。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太流暢,不能說的具體。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綜合運用支架式教學,輔以講授法,啟發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利用圖片和資料為支架,引發學生情感,形成問題,啟發討論。啟發學生抓住重點句段,交流感受,引導他們講感受表達出來。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小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第九冊新教材
與本課有關的多媒體課件教學資源
六、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學生空寫,師逐字分析:圓(圓滿無缺)明(光明普照)園(皇家園林)師懷著沉痛的心情談話:就是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在1860年被兩個強盜的一把大火毀滅了。板題:毀滅
生齊讀,強調毀滅的讀法。
(二)生自讀,讀后交流知道了什么?
(三)組織交流
1學習第一段
師: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從兩個不可估量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之嚴重,它是多么的寶貴,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是這樣,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這樣。
師:從兩個不可估量,你能體會到什么?
生:英法鬼子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了人類的文化,很怨恨,他們這種行為是可恥的,簡直是禽獸。
師:帶著這種感情去讀吧。
2.讀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這一切的一切都化為了灰燼,包括哪些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師:再讀吧,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
師:為什么要這樣輕聲讀?
生:凄涼
師:是什么化為了灰燼(齊讀)還有什么?
生:為它的自豪感,工人的心血,智慧的結晶,歷史的文物。
師:不僅如此,更是中華民族最高的智慧,最用心的結晶。
再讀這句話。
3. 學習中間的部分
生默讀。
質疑:迅速找建筑宏偉的話,指名讀,其他學生用筆圈。這句話用了多少個有,練讀。
生:8個有。
師:我們一個一個看,圓明園中有什么?第一有(學生答)第二有(學生答)……
師:假如寫出圓明園的所有建筑,還需多少個有?(生答,找根據)
生:“還有很多”,“西洋景觀”并未寫,“天南海北”,“中外名勝”飽覽”“流連”
師:現在讓我們走進圓明園,指名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
師范讀,學生體會,
課件出示圖片
師:這就是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漫步其中—美嗎?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被兩個強盜的一把大火化為了灰燼。自己默讀,找問題,還想知道些什么?問些什么?
(1)他們不后悔嗎?
(2)他們的心什么時候才會滿足?
(3)為什么當時的中國人沒管?
(4)為甚讓英法聯軍侵入?為什么當時沒有人去救火?
(5)當時人民為什么那么懦弱,沒有人去救火?
4.課件出示資料
師:什么留下了映像?
生交流:(價值大,景觀多,歷史悠久)
師:面對這把大火,你有什么要說的?
(記住這筆賬,這種仇恨,華為振興中華的力量)
(四).總結
這把大火不僅燒毀了這座舉世聞名的園林,也燒醒了中國人的崛起發展的決心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1、 評價內容:課堂表現評價;學習效果評價(課堂學習效果評價加作業)
2、評價方式:自評,教師評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1) 學生自評:對文本內容基本理解,對教材中的精神領悟較深。
(2) 教師評價:學生興趣濃厚,樂于討論,感悟較深。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鋪墊這一寫法在本課的運用及作用。
四、嘗試運用鋪墊的手法寫一段話。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猜猜老師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
同學們,看到這么多領導、老師坐在這里聽課,你們有什么感受?(緊張)你們猜猜老師現在是什么感受?(也緊張)對了,老師也緊張。老師提出這些問題就是為了突出老師現在激動、緊張的心情,這種手法在寫作上就叫作鋪墊。
板書:鋪墊
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鋪墊”。
板書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二、課前質疑:
本課標題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作者卻用那么多筆墨來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在解決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
1、自讀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內容。
2、小組合作學習:你從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組長組織,注意順序,每人都要發言。
(二)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教師適時點撥:出示原文,采用去詞法(把“凡是、統統”去掉),原文好在哪里?體會用詞的準確,同時體會英法聯軍的可恥!有感情地朗讀朗讀。
四、毀滅前的圓明園什么樣子?學習2—4自然段,采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學習輝煌。
先把“有……有……有……”標紅,讓學生介紹圓明園里有什么。
然后讓學生聯想和想象。如,說說在“山鄉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在“熱鬧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圓明園的壯美。在此基礎上,對于“雷峰夕照”等學生不易想象的,難以理解的,可放圖片,增強感受。
最后指導學生讀出輝煌。
五、體會鋪墊的作用。
既然寫毀滅,為何大篇幅寫輝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為什么?(體會“對比”表達的作用:進一步襯托……)
說一說,議一議:
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就是運用了鋪墊的手法,引起讀者共鳴,激發讀者情感。
六、自讀文段,看一看外國人(雨果)眼中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找出屬于“鋪墊”的段落,讀一讀。
課堂交流。
七、口語交際
我心愛的物品丟了。
要求:運用鋪墊的手法描繪出物品之珍貴,從而襯托心情。
小組內交流,然后課堂交流。
七、作業
將口語交際的內容整理,寫一篇習作。
板書設計:
損失巨大
圓明園的毀滅建筑風格———富有特色
價值贊嘆贊美
歷史文化———價值龐大
毀滅————惋惜痛心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能力目標
理解作者為什么要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思品目標
體會作者的情感,產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及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怎樣毀滅了圓明園。
教學難點:
懂得“作者寫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先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查閱資料:
收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圓明園圖片)同學們,你們熟悉這幅圖嗎?(板書:圓明園)圓明園為什么會成為這樣?(學生結合課前收集資料談,板書:的毀滅)
圓明園遺址位于北京市西郊。這是一座建筑宏偉的皇家園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和耗費巨額資財,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這座中外聞名的園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瘋狂搶劫后的縱火焚毀,變成了一片廢墟。今天,讓我們揭開歷史的面紗,重溫《圓明園的毀滅》這段歷史。
觀察課題,這兩個“圓”和“園”的位置能互換嗎?為什么?
二、檢查字詞
1.出示疑難生字:毀 剔 瑰 燼
讀準字音: 瑰 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義,然后組詞。
剔踢 煌蝗 燼盡 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它?考考同桌。
3.詞語理解
(1)出示:圓明園 萬春園 長春園
皇家園林 眾星拱月 舉世聞名 不可估量 金碧輝煌 玲瓏剔透 亭臺樓閣 詩情畫意
流連其間 奇珍異寶 煙云籠罩
園林藝術的瑰寶 建筑藝術的精華 化為灰燼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誰讀給大家聽?
(2)重點詞語理解
眾星拱月:群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玲瓏剔透:玲瓏,精致靈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內部鏤空的工藝品。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3)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環繞(圍繞)宏偉(雄偉)
估量(估計)奉命(遵命) 任意(隨意) 珍貴(寶貴)
反義詞:損失(收獲)破壞(建設)
銷毀(保存)精華(糟粕)
三、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弄清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想想課文分幾部分?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第一段寫什么?“不可估量”說明了什么?
齊讀第一段,為什么用感嘆號?怎么讀?
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相信大家通過下節課的學習一定會找到答案。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1題。
第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板書:損失不可估量)
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播放圓明園今日場景的配樂錄像)
看著這些斷壁殘垣大家有什么感受?談一談。(3—5人)
今天,讓我們走進昔日這座舉世聞名、輝煌無比的皇家園林,去傾聽它的訴說。
二、研讀課文
輕聲讀課文,看看歷經劫難的圓明園向我們訴說了什么?聽了它的訴說,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請大家邊讀邊畫下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邊做一些批注。(學生自學,教師深入其間,觀察、詢問、傾聽、啟發。)
(在學生認真自學之后,指幾名學生說一說。然后,抓住圓明園“訴說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
(一)昔日輝煌
1.學習2自然段。
指名朗讀,請同學們畫出圓明園由哪幾部分組成?
出示
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的周圍。
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畫“眾星拱月”的各種園子。
指名讀,指導朗讀,想象圓明園的規模宏大。
出示:圓明三園全景圖
請看,這就是昔日規模宏大、布局精妙的圓明三園。
出示文字補充材料,說明它的建筑總面積和水域面積。
師范讀2自然段,引導學生想象感受圓明園的規模宏大、布局精妙。
生練讀,注意體會。指名讀。
2.學習3自然段。
輕聲讀課文,圓明園規模宏大,圓明園的里面又是什么樣子呢?(圓明園內的建筑、景觀豐富多彩)
默讀思考:圓明園內豐富多彩的建筑景觀,主要有什么特點?批注在旁邊。
同學交流。指名匯報:規模不同 象征不同 創意不同 風格不同
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讀出來。
指名讀相關句子。
隨機出示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象征著……也有象征著……。園中許多景物都是……還有……。園中不僅有……還有……
指導朗讀,完整地體會圓明園中建筑宏偉繁多,風格特點各異,建筑藝術登峰造極。
師引讀(紅字)。(啟發學生領悟這個自然段先具體后總結、先描寫后議論抒情的表達順序。)
3.學習4自然段。
出示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過渡句。說明4自然段要寫圓明園珍貴的歷史文物。)
圓明園都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一讀,畫下來。
出示
有上自……下至……還有……。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指名讀,齊讀。
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史名人書畫,”年代久遠,種類繁多,可稱作“奇珍異寶”。)
指導朗讀,體會圓明園中歷史文物眾多且漸漸珍貴無比、價值連城。
為什么課文結尾將圓明園概括為“園里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全文第二段從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輝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把這種自豪驕傲讀出來,把這種對祖國的熱愛讀出來!練習讀。
指3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2、3、4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領悟這三個自然段從不同方面記敘的順序。
(二)慘遭毀滅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規模宏大、建筑宏偉、收藏著無數珍貴歷史文物的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毀滅了……
1.學習5自然段。
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自由讀,談談感受。
再讀,體會帶點字的意思。從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默讀5自然段,把你認為最能突出英法聯軍罪行的詞語畫出來,然后嘗試有感情朗讀課文,準備交流。
(“掠”、“毀”、“燒”。“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凡是”和“統統”二詞說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動的”也不放過,還用車拉,牲口搬運。還有“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任意”一詞突出表現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樣就怎樣。“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很快化為灰燼。)
外國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運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壞的是什么,毀掉的又是什么?找出相關內容交流匯報。
(這一設計仍然以讀為主,通過自讀自悟讓學生理解文中的語言文字,使學生的情感由剛才對圓明園燦爛文化的熱愛過渡到對侵略者的痛恨上來。)
2.同學們,我們不愿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讓我們記住這段慘痛的歷史吧!
播放電影中英法聯軍搶掠、焚燒圓明園時的一段錄像。
學生談觀后的感受。
(師介紹補充資料《圓明園之火》)同學們,我們的這樣一個舉世矚目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強盜燒毀了。
指導朗讀,深刻體會侵略者的野蠻、貪婪、暴戾恣睢和中國人的憤恨、痛惜與無奈。
3. 在1860年中國的土地上,侵略者為什么竟敢如此胡作非為,為什么中國軍隊不進行抵抗?為什么侵略者敢于銷毀罪證?為什么?這究竟是為什么?
生討論交流,指名回答。
小結: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清軍守軍望風而逃,留守者自殺,留居者避匿……致使圓明園的毀滅,造成了祖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深刻地體會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激起小學生不忘國恥,為振興中華而努力讀書的遠大志向。)
4.將1、5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領悟課文首尾照應的關系。
(三)問題探究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應重在寫“毀滅”,為什么卻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默讀課文,邊讀邊揣摩作者布局謀篇的寫作思路,領悟作者運用對比形式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文本從課題看,應重在寫“毀滅”,但實際上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從而使毀滅更讓人觸目驚心,讓人無限惋惜,這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三、真情表達
出示圓明園的廢墟圖:現在你站在這片廢墟前,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有人要重建圓明園,你有什么看法?
(在這兩個問題的爭論中,讓孩子們真正的去關愛我們的祖國,達到真正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目的。)
1.課文學到這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內心都無法平靜,此時此刻,你一定會有許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下來吧!
2.指名讀自己所寫內容,生欣賞、評價。
3.教師小結,升華情感: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瑰寶,這把火燒毀了建筑藝術的精華,但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更燒不毀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
四、布置作業。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抓住重點詞句透過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以悟促讀,提高朗讀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抽象能力和網上獲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文、感悟、想象,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被毀滅的經過,體會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而通過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在痛恨的'情感基礎上激發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圓明園介紹圓明園遺址火燒圓明園圓明園昔日景觀圖)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談話:2008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屆時,會有許多外國游客來參觀旅游,那你能當小導游為他們介紹北京的風景名勝地嗎?
(生交流介紹)
師引入圓明園遺址:有很多人也會到一個地方,那里并不美,但人們卻愿意在那里久久佇立,深深思考。
(設計意圖:學生當小導游,既激發了學生交流的興趣,也讓學生增強了國家的自豪感)
二、 第5段
圖片資料:這些畫面讓你腦海中出現了哪些詞?
生:破爛不堪殘垣斷壁破壞毀滅
點擊“破壞毀滅”:出示整段話
生:朗讀
問:哪些詞給你心靈沉痛的一擊?
生交流“統統、凡是、任意”
點評:我看到同學們眼睛中噴出的憤怒的火焰,那你們想說什么?
交流這些詞引發的想像畫面
引:請找出這段話中的動詞
板書:拿走了——-——
運走了————
毀掉了————
燒盡了————
過渡:讓我們走進昔日的圓明園
(設計意圖:遺址畫面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而文字的品讀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破壞的痛惜)
三、2-4段
師點撥:
“眾星拱月”星月各指什么?
七個有-----------------
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的青銅禮器、玉石珍寶
引:當這一切都一一再現,你會怎樣評價它?
生交流情感
生讀出動詞。
點:萬圓之園
四、第一段
引:不可估量的價值
層層激發朗讀:
這兩千多年數不清的珍寶文物的流失是——(生讀)
這園中千姿百態的建筑讓人流連忘返的風景是————
這一切讓中國人驕傲,讓世界驚嘆的園林魁首的燒毀是————
生:自由讀文 閱讀資料交流
評價:(靈活運用文中三句評價語)
圓明園在北京西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生:朗讀反復誦讀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設計意圖: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與需要,在網上查詢文字、圖形、影像等信息,感受圓明園昔日景觀的輝煌無限)
五、激發愛國情
引:然而這一切都被這一場火燒為灰燼,面對這場大火,你內心是什么滋味?
生交流:傷心 痛惜 痛恨……
出示文字資料:圓明園毀滅,皇帝倉皇而逃……
生:閱讀引發思考
師:現在圓明園的廢墟在你心中是怎樣的形象?
生:(恥辱、警世牌)
師:為什么不讓這場大火永遠燒在我們心中,警世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只有強大才不會挨打。
(設計意圖:教師角色的定位:組織者、引導者、協作者。教師無疑是情感的驅動者,而語言傳遞是驅動情感的首要媒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激發學生的讀。
讀出情感把學生引入中國百年屈辱歷史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也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六、結束
這節課的學習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永遠不會結束,帶著思考,讓我們更好的走向未來的人生。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8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后一個自然段用精練、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文章前后內容緊密聯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因而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重點指導書寫“瑰剔燼銷”;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擋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感受文章的表達特點。
教學難點: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圓明園輝煌的過去。
教學過程:
新課教學之前布置學生預習作業:
1.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圈出本課生字新詞標上自然段序號,在課后生字表上給生字注上拼音。
2.通過工具書理解課文重點詞語含義。
3.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課堂教學:
一、解題導入
1.今天的名言推薦,老師給大家帶來這樣的一句話(課件出示,教師讀):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奇跡!”
2.板書——圓明園,讀題。
3.那可是如同月宮似的完美無缺的皇家園林啊,再讀題。
這是法國大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贊美,可就是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大火中毀滅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出示課題《圓明園的毀滅》生齊讀。
二、檢查預習效果,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文中的這些生字詞。
出示:估量損失舉世聞名眾星拱月金碧輝煌
玲瓏剔透蓬萊瑤臺殿堂亭臺樓閣天南海北
詩情畫意宏偉殿堂瑰寶
(2)指名讀,相機正音;
(3)老師指導寫字:瑰剔燼銷。
(4)師:抽查以下詞語的含義:估量損失眾星拱月舉世聞名從以上這些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5)誰能根據以上詞語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抽生匯報交流。
三、精讀探究
1.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昔日輝煌的圓明園。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2—4自然段,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圓明園的輝煌?畫出相關的語句,仔細體會,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2.讀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眾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那這個月是指什么呢?周圍的這些小星星呢?眾星拱月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呢?對了,你們看!許多小園圍繞著圓明三園。圓明園的布局可謂是十分精巧啊!
沒答道就問:哪個詞就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明園布局的特點啊?(板書:布局精巧)
接著匯報,你還從哪感受到圓明園很輝煌?
(2)還有哪里讓你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板書:建筑宏偉)
誰能給大家形容一下金碧輝煌的殿堂是什么樣的嗎?是啊,圓明園中的殿堂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亭臺樓閣是小巧玲瓏。買賣街是?山鄉村野?圓明園中可謂是既有恢宏也有精致,有熱鬧更有寧靜,可謂是風格迥異。園中還有什么?生接著匯報,我們聽過這么一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么多蘇杭美景都匯集在圓明園內,真是精美絕倫啊!蓬萊瑤臺聽說過嗎?誰居住的地方?可是這在圓明園內卻成了實實在在的美景,武陵春色呢?宋代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既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這在當時可是唯一一座具有中西風格的皇家園林。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圓明園,和老師一起合作讀這一段。
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出示圖片)
3.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圓明園的輝煌?
(1)想一想,從先秦到清代,經歷了多少年?這說明什么?這期間有多少青銅禮器?有多少名人字畫?有多少奇珍異寶?(數不勝數……)
(2)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曾經就在我們的圓明園啊!課件欣賞圖片。
四、品讀感悟,再次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1.同學們,在寫這些建筑景觀時,作者用上了一個什么特別的句式?生答:排比句。圓明園中的建筑景觀還有很多,處處都體現了風格迥異,美輪美奐,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寫一寫嗎?出示寫圓明園其他建筑景觀的文字。課件:練習說話:有……也有……有……也有……學生仿寫句子。你還能用這樣的句式寫寫別的東西嗎?學生練習說話。
2.如果有幸,我們能夠來到圓明園,置身園內你有什么感受?正如作者所感嘆的,齊讀:
(出示句子)漫步園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同學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著美好的畫面,誰能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是啊,看不完的繁花似錦,看不完的奇麗風光,誰能陶醉地讀一讀?孩子們,我們足不出園就可以遍覽世界風景,讓我們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教師引讀。
這一段寫得非常美,老師給你們時間盡情地讀一讀,最好能把它背下來,永遠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生練讀。
圓明園的景觀就只有寫的這些嗎?你從資料上還找到了哪些?向大家介紹一下。
3.同學們,你們從“上自……下至……”這組詞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讀懂了圓明園中的年代久遠,存放的東西多。
4.過渡:上自先秦時代,下至唐宋元明清,經歷了多少年,這期間有多少青銅禮器,有多少名人字畫,有多少奇珍異寶?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所以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五、課后評價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圓明園是怎么被毀滅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布局精巧
舉世聞名建筑宏偉
文物珍貴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郊”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雨果曾經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并論。如果不能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
圓明園為何受到如此的贊美?我們引以為傲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么,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廢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了解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和遭受的苦難。
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詞語。教師隨機指導。
3、小組內交流,運用詞語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閱讀,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
2、小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課文。
(1)針對第2自然段。
①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板書:舉世聞名
舉世聞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這個詞說明了圓明園是一座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園林。
②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弄清楚圓明園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況,進一步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
(2)針對第3自然段。
細讀第3自然段,在網上搜集資料,了解圓明園的建筑風格。
板書:建筑風格
①圓明園中哪些建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4)
A總寫:
板書:……有……也有……有……也有……
B舉例
板書: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的……
②園中不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出示課件6)
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筑,課文列舉了哪些?
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師總結:圓明園的建筑風格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不僅有金碧輝煌的殿堂,還有山鄉村野。
當我們走進這樣宏偉、精美的圓明園,心中怎能不發出這樣的贊嘆: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書:美----贊嘆
(3)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欣賞、贊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業。(出示課件7)
1、在網上搜集關于圓明園的資料,了解歷史。
2、繼續閱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
2、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請在圓明園前面填一個詞。
________的圓明園
(出示課件11)
(舉世聞名 金碧輝煌 詩情畫意 建筑雄偉 萬園之園……)
二、深入領悟。(出示課件12)
1、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出自豪與驚嘆之情。
2、這個自然段的結構是怎樣的?好處是什么?
生總結:這個自然段運用了總分的結構,第一句既是過渡句,又總領了全段。這樣使段落結構清楚,讓人一目了然。
3、“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板書:歷史文化---珍貴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聯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
運用時間順序,點明圓明園收藏之豐富,同時也說明寶物之貴重,其價值不可估量。
4、圓明園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貴,它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價值?請大家看一下資料:(出示課件13)
其價值難以估量。僅圓明園內海晏堂前噴水臺上的4個生肖銅首,2000年的國際市場拍賣價就高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
5、這些價值連城的“圓明園”中的文化瑰寶飄零在世界各地的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說一說。
6、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就曾經在我們的圓明園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三、研讀“毀滅”。(出示課件14)
1、這“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為何只能出現在人們的夢里呢?請同學們閱讀第5自然段。
2、 聯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現的時間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講述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10月18日、19日寫侵略者火燒圓明園。這兩個時間點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發指。
3、有感情地讀一讀讓你感到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點感悟:(出示課件15)
(1)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加點的詞語體現出了什么?
板書:侵略者的貪婪、殘暴、無恥
(2)大火連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出示課件16)
①思考:圓明園中化成灰燼的是什么?
(建筑藝術的精華 文化藝術的瑰寶 中華民族的尊嚴)
②圓明園就這樣在三天的大火中化為灰燼,就這樣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損失嗎?
四、品讀體味(出示課件17)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圓明園的損失巨大,無法估量
(2)這一句中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你們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
板書: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寫法(出示課件18)
這篇文章題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的篇幅卻是描寫昔日的輝煌,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
(這樣寫可以說是匠心獨運。課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為驕傲。而就是這個我們引以為傲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踐踏,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
六、小結。
面對帝國主義的欺凌,面對風雨中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振興中華,自強不息,我們責無旁貸。
七、作業布置。
1、完成課后練習。
2、預習《木笛》這一課。
板書設計:
略
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通過抓重點句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方式的閱讀,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恨、對祖國的熱愛,以及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學來解決生字詞、來把握課文的內容。同學們又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了整合,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學生課堂展示收集的資料的過程中,我的引導有不到位的地方,對部分應該深化的內容,沒有深化到位。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想象,追憶輝煌。創設強烈的對比,引發學生心靈的震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靈的感動,從而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三、教學策略
1.恰當引入課外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讀,激發情感,引發心靈的震撼。
3.設置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4.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表達的特點,邊讀邊積累。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北京,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曾經被稱為“萬園之園”,如今卻只剩下殘垣斷壁。它就是圓明園。它曾經有著怎樣的光輝歷史,又是如何被毀滅的?讓我們走進課文,齊讀課題。
【教學意圖】通過談話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生字詞。
2.檢查學生字詞情況。(出示課件:讀準字詞和句子)
3.文章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課文的哪部分寫的是這個內容?(第五自然段)其他幾個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請你默讀課文,嘗試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作者在開篇就對圓明園的毀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請你們讀一讀,你讀出了什么?
預設:學生可能從以下角度來表達。
(1)對“不可估量”的字面意思的表述。
(2)對“祖國文化史”和對“世界文化史”遞進的理解。
(3)對作者表達的情感的初步感悟。
5.作者開篇就這樣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他為什么這樣說呢?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四十六年前,走進圓明園。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關注課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表達的作用。
(三)感悟語言,再現輝煌
1.作者在文中是怎樣評價這座皇家園林的?讀一讀,體會情感:自豪、贊嘆、欣賞……
指名回答,教師出示句子:
(1)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2)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2.同學們,你們讀懂這三句話的意思了嗎?為什么作者要這樣評價這座園林,看來還需要我們深入閱讀課文,邊讀邊展開想象,飽覽其中的輝煌。
出示:默讀二、三、四自然段,文中都介紹了圓明園的哪些輝煌景象,結合查閱的資料,展開想象,談談自己的感受。
3.學生交流。
第二自然段:關注“眾星拱月”,體會圓明園的規模宏大及布局。
第三自然段:
(1)關注“有……也有……”的句式及相關內容,結合資料,展開想象。
小結:宏偉與精致并存,熱鬧與寧靜同在,現實與幻想和諧交融,集東西方建筑特點于一園。對比描述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圓明園的建筑風格多樣,包羅萬象。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孩子讀文字想象畫面的能力,讓學生在讀文中受到感染。
(2)整合內容,感受景觀各異,讀出感受。
這一園之中的景觀有氣派的,也有小巧的,有熱鬧的,也有恬靜的;有仿造的,也有想象的;有民族的,也有西洋的。
(3)關注段尾,學習表達。
圓明園的美景是寫不盡、道不完的。再讀課文,作者是怎樣把這些景物一一向我們介紹的呢?
小結:作者先將圓明園多樣的建筑風格用“有……也有”這樣的句式對比著一一介紹出來,然后又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讓人在不禁感慨圓明園輝煌美麗的同時也讀起來覺得條理清晰,朗朗上口。
(4)補充填空,練習背誦。
讓我們再讀這段話,并嘗試著將這段中有特色的詞句記下來。
【設計意圖】品析詞句,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第四自然段:
(1)體會年代久遠。清朝時代往上走,到先秦時代,估計一下,是多少年?
二千四百年的歷史,會有多少名人字畫和奇珍異寶,用個成語來形容──(數不勝數、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所以圓明園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體會文物珍貴。
資料補充: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團以將近4000萬港元將當年海宴堂門前的水池內的12只生肖銅像中的虎首、牛首、猴首買回,使他們重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這都是同學們找到的圖片資料。(出示圖片)這是價值連城的青銅禮器;這是明代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書畫作品;這是造型精美的奇珍異寶……每一件文物都價值連城呀!不愧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從同學們的眼神中看到了你們的激動,用朗讀表達你的感受吧!
【設計意圖】感悟中積累情感。
4.提升認識,升華情感。
圓明園中的這些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都是誰創造的呢?(都是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
小結:看來,圓明園里的不僅是瑰寶,更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心血,它體現了中華乃至世界歷代的文化。
5.再次出示三句話,讀出驕傲自豪之情。
(1)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2)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四)再現毀滅,體會恥辱
1.看有關圓明園被毀的'視頻,了解歷史。
2.填空,關注文字,談體會。(侵略者的貪婪、野蠻、殘酷)
他們把園內( )能拿走的東西,( )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禍大牲口搬運;( )運不走的,就( )破壞、毀掉。
3.至此,隨著連燒三天的大火,圓明園所擁有的一切,現在都“沒有了”──
4.師生對讀,表達情感。(憤怒、惋惜)
【設計意圖】在強烈反差中激發情感。
(五)感悟寫法,升華情感
1.重讀第一自然段,談感受。
(1)創設情境: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沒有了,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沒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沒有了,更令人痛惜的是,中華乃至世界的歷代人民的智慧的結晶也隨著這大火徹底毀滅了。
(2)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此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你想說些什么?
2.課文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是無法比擬的,毀滅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輝煌與毀滅的對比,激發了我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情感。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可是我們思考的腳步不能停止。希望同學們能走向課外,去進一步了解這段歷史并將自己的思考與大家探討。
【設計意圖】回歸整體,體會表情達意的作用,感悟表達的效果。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你最感興趣的語句。
2.繼續了解有關圓明園的歷史資料,開展課外閱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及毀滅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互動談話、品詞析句、讀文想象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本課生字詞。搜集圓明園的資料。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影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寫課題,關注“毀滅”
(一)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板書課題:21課圓明園的毀滅)。注意“毀”的筆順,區分“圓”與“園”,大家齊讀課題,再讀課題。
(二)課題中,哪個詞引起了你的注意,讓你更有感觸?它是什么意思?(揭示毀滅,初步感知詞義)
過渡:看來,大家都關注到了“毀滅”一詞,那么,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文。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找一找,課文哪些自然段描寫了圓明園的毀滅。
【設計意圖:把問題還給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書,改變被動地接受的局面,讓學生進入積極的讀書狀態,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在思考中尋找答案。正如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讀書,看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
二、走進“毀滅”,感知“毀滅”
(一)品讀第5自然段,了解毀滅經過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你從哪些詞語句子體會到了毀滅?你是什么心情?
2.請帶著這份心情齊讀這一段,哪些字詞如匕首一樣刺痛了你的心?更讓你憤怒?(隨同句子出示重點詞:闖進、凡是、統統、任意等,談理解,談體會,指名感情朗讀。)
3.鏈接“火燒圓明園”的視頻,激發學生對侵略者強烈的恨。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
(二)圖片展示,加深毀滅的印象,激蕩情感
1.多媒體展示被毀后的圓明園。
2.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你所看到的嗎?
過渡:這是我們對圓明園的印象,看看大屏幕,看看法國大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評價,完全不同,這是為什么?用你搜集的資料試著說說。想想,課文中哪些部分也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以點帶面,在這個環節中把朗讀、感受、體驗、想象、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使其發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充分感受毀滅,激發情感。】
三、重溫昔日輝煌
(一)默讀2——4自然段,初步感知昔日輝煌
1.這幾自然段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圓明園?
2.毀滅前的圓明園里面有什么?找出能準確概括的一句話。(明確過渡句的作用,板書:建筑宏偉;文物珍貴。)
(二)圓明園精巧的布局
1.指名讀第2自然段,這段講什么?哪個詞可以準確概括圓明園的布局?
2.出示圓明園的布局圖,體會“眾星拱月”意思。
(三)圓明園宏偉的建筑
1.指名朗讀,我們看到了哪些景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針對你印象深刻的一處景觀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感受讀給大家。
3.師生配合讀,和老師一起走進美麗的圓明園。(師讀一句,生讀一句,實現背誦。)
4.學生想象圓明園的美景,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多媒體展示各個景觀,學生結合圖片想象美景,指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來。)
5.有感情的朗讀第3自然段,把圓明園的美讀出來。
(四)學生自學第4自然段,賞識文物,感受珍奇
(五)感悟評價,升華自豪之情
1.找出對于圓明園建筑、文物兩方面的評價,再找出對它的總評價。
2.用關聯詞語巧妙連接這幾句評價。
3.圓明園這么美,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六)思考:課題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么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過渡:的確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這把火燒毀了金碧輝煌的殿堂,燒毀了(學生續接,多媒體展示景觀一一消失),還燒毀了人們的血汗,這就是我們關注的“毀滅”,這就是巨大的損失。(板書:昔日,今日)
【設計意圖:“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讓學生在情感得到激蕩的同時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句子誦讀扎實了,情感表達自然也淋漓盡致了。】
四、感受損失
1.哪一段評價這種損失?用了哪個詞?釋“不可估量”。(板書:不可估量的`損失)
2.齊讀,兩個“不可估量”用在開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后拓展,升華愛國情感
(一)出示資料《我們的國寶在哪兒》,激發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之情。
(二)課后小練筆:如今,走進圓明園,看見最多的就是這些孤獨佇立的石柱子,這些石柱子在這里佇立了150多年,它們嗚咽著,好像對天空訴說著什么?假如你正面對著這片廢墟,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對誰說?想一想,寫下來。
(三)課外搜集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舊中國曾經猛獸的恥辱和今日祖國的強大,試著整理下來。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意在讓學生情動而辭發,這是借
助課外的資源,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內化的訓練。把讀與寫巧妙地結合起來,不但抒發了孩子們內心的真情實感,而且從學習語言走向了運用語言,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板書設計:
21圓明園的毀滅
建筑宏偉
昔日
文物珍貴
今日化為灰燼
不可估量的損失
【設計意圖:板書應簡明扼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生字,詞語;交流小練筆;交流搜集的資料。感受中國今日的強大,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學過程:
(略)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12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及毀滅的過程,理解重點詞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輝煌過去和毀滅的經過,通過毀滅前后圓明園的對比,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及毀滅的過程,理解重點詞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圓明園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經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
這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殘墻斷壁。那么圓明園以前是什么樣?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圓明園。
二、檢查詞語
字音:殿堂 玲瓏剔透 安瀾園 武陵春色 宏偉 奉命 灰燼
字形:毀滅 估計 輝煌 殿堂飽覽 境界 宏偉 唐宋闖進 統統 銷毀 奉命眾星拱月 武陵春色
詞意: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結構新奇,精巧美觀。多指中間雕空的工藝美術品。
眾星拱月:眾:表示多的意思。拱:環繞,圍繞。意思是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
3.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自學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1.自學生字詞,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2.默讀課文,想想當年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3. 和小組內同學進行交流。
四、交流自己從課外書中查到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揭題導入,回顧課文內容。
通過之前的閱讀課文和查找資料,相信大家對圓明園的毀滅,又有了自己的思考。圓明園毀滅的究竟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帶著思考,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課文圍繞圓明園的毀滅,主要寫了哪幾方面內容?圓明園昔日輝煌和毀滅
二、深入學習,品讀感悟。
(一)體會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
1、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讀了句子你體會到什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板
書“不可估量”)指導朗讀
(2)既然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那圓明園一定有他不可估量的價值。
2、合作學習
昔日圓明園究竟有些什么,使我們說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默讀課文二至四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寫出自己的理解,寫完后可以和小組同學交流。
3、匯報結果
哪句話概括出了圓明園的價值不可估量?
出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建筑宏偉:
(1)規模、布局:
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組成,此還有許多小園,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出示圓明園全景圖,理解 “眾星拱月”。
補充資料:建筑面積350公頃,比頤和園還要大60公頃。
(2)建筑
這座園林的規模相當的大,那它里面都有些什么呢?
金碧輝煌的殿堂高大雄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小巧精致。
象征熱鬧街市的買賣街繁華熱鬧,象征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恬靜悠然。
仿造的風景名勝各具特色,根據詩情畫意建造的美倫美奐。
民族建筑特色鮮明,西洋景觀別具一格。
通過以上對比描寫體會出園內建筑風格多樣。
補充資料:
過去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就談起過圓明園。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金字塔,羅馬斗獸場,巴黎圣母院,和東方圓明園相提并論。它仿佛在遙遠的蒼茫暮色中隱約眺見的一件前所未知的驚人杰作,宛如亞洲文明的輪廓崛起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一樣。
出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小結:這是價值不可估量的祖國文化!也是價值不可估量的世
界文化。指導朗讀。
(3)珍貴文物圓明園不僅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先秦至清朝,2300多年(年代久)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圓明園內所擁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
數以千計、應有盡有、價值連城、不計其數……
出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小結:所以我們這樣贊美圓明園:
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面對這人間奇跡,你心中一定升騰起一種情感,那就是(驕傲自
豪)
(二)體會圓明園的“不可估量的損失”。
1、圓明園怎樣毀滅的?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寫寫批注。
2、文中語句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掠"、
"毀"、"燒")
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侵略者用哪些行為掠、毀?
3、指導朗讀
4、烈火熊熊、濃煙滾滾,這把火連燒三天!有多少名人書畫、多少綾絡綢緞、多少奇珍異寶就這樣被無情的大火吞并。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卻籠罩整個北京城。
至此,圓明園曾經擁有的一切,都毀滅了,化為灰燼。
5、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給巴特勒的回信中,也對英法聯軍的這一行為進行了評說。請大家拿出資料,快速瀏覽,找出能夠表明雨果觀點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
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
李大釗
三、引發思考,升華情感
1、所有的輝煌就這樣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
2、圓明園的毀滅,帶給我們什么思考呢? 3、補充資料:
(1)圓明園是皇帝享用的。當圓明園被燒,咸豐皇帝無奈,只好帶著慈禧等倉皇逃跑了。
(2)焚毀圓明園的前幾天,英法聯軍列隊入城,清軍士兵夾道跪迎。
(3)也有一些士兵和老百姓,拿起武器,抗擊侵略者,但是,他們打不過手拿長槍,擁有大炮的英法聯軍.
(4)四十年后,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筑又遭掠奪焚劫。
讀了這些資料,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恥辱、警示)四、總結全文
圓明園的這段屈辱史,讓我們明白,國富才能民強,落后就會挨打,團結就是力量!世界大國強國的中國夢靠我們去奮斗,去實現!五、閱讀鏈接
結合本課學習,查閱相關資料,體會《七子之歌》、《和平宣言》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相似之處。
六、作業拓展
1、掌握本課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理解作者表達情感,讀出情感變化。
板書設計
14、圓明園的毀滅
昔日輝煌
不可估量毀滅
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舉世聞名、眾星拱月、估量、損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3、4自然段。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使學生牢記國家恥辱,激發熱愛祖國文化、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使學生牢記國家恥辱,不忘民族傷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圓明園嗎?誰來和我們分享對圓明園的了解?
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東方建筑明珠,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座舉世名園輝煌的過去。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想想課文圍繞圓明園寫了哪些內容?你又產生了哪些問題?
三、自主探究,感受圓明園的輝煌(2-4自然段)
1、找出文中高度評價圓明園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句子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什么人們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小組合作討論)
規模宏大、建筑精美、文物珍貴
2、走進圓明園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的周圍”。教師出示圓明園,三園布局圖、俯瞰圖,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受建筑之美。
過渡:圓明園舉世文明不僅因為規模宏大,更因為里面的建筑舉世無雙,來看看園內的景觀(課件出示圓明園的景觀圖)
圓明園既有華麗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華的美,又有幽靜的美;不僅有靈動的美,還有典雅的美,誰來朗讀這如詩如畫的圓明園?(指導學生用語速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來體現景觀不同的特點)。
置身其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
課件出示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的圖片,你能用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一下嗎?
這美麗迷人的景色只是圓明園的冰山一角!法國大作家雨果曾這樣形容:“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
課件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讓我們帶著贊美之情再次朗讀課文。
4、文物之珍貴
過渡:圓明園的輝煌不僅在于園內建筑的精美,誰來說說自己讀到的?
課件出示: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團以將近4000萬港元將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買回,使它們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面對圓明園這一人間奇跡,作為中國人,此刻在你的心中,又有怎樣的情感體驗?帶著這種感受再讀這句話(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也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所以,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生接)
小結:圓明園是我國建筑藝術上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但它卻慘遭英法聯軍的蹂躪,慘不忍睹,下節課我們繼續了解它被無情摧毀的歷史。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可是,這座無比輝煌的萬園之園卻在幾天之內消失了,昔日的輝煌化為一片灰燼,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圓明園的毀滅。
二、品讀詞句,感受入侵者的肆虐野蠻
1、同學們,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后,他們對圓明園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2、讀完,你有什么感受?(憤怒,難過等等)請讀出你的感受。
課件出示: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3、哪些地方(詞語)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4、更換詞語,比較原詞的表達力。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走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拿走了;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破壞、毀掉。
5、讓我們帶著悲憤之情再次朗讀這段文字。
三、入情入境,勿忘國恥。
1、同學們,看,面對這人類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上的精華,入侵者們竟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觀看視頻《火燒圓明園》)
2、同學們,看完影片你們有什么感受?假如此時的你正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說什么?
3、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的筆墨寫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呢?
四、小小爭辯,我看重建
面對圓明園重建,你有什么看法?
五、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1860年10月6號這一天,恥辱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中華大地上,也喚起了我們中華兒女變革圖強的意識,即便是如今,我們也要牢記這歷史的恥辱,銘記民族的傷痛,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8-30
小學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0-23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2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06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09-0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8-02
《圓明園的毀滅》 教學設計10-24
圓明園的毀滅經典教學設計06-10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8-18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