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孤獨的老鄉》閱讀答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整。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孤獨的老鄉》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孤獨的老鄉》閱讀答案1
夏陽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暫且叫他小吳吧。
②第一次盤問小吳,真不能確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門廣場,游客絡繹不絕,人流涌動如潮。大家背對巍峨的城樓,無不在忙著攝影留念。小吳不是這樣。他到處轉悠,瞅瞅這個,看看那個,總是攆在人家身后,時不時還支棱起耳朵,偷聽人家在講些什么,形跡可疑。
③我作為廣場的巡邏人員,截住小吳,問:“你干嗎?”他捏著衣角,囁嚅道:“我在豐臺那邊打工。”
④“我是問你來天安門廣場想干嗎?”
⑤“沒干嗎呀。”
⑥“老實點,我注意你不是一回兩回了,你老盯著人家游客干嗎?”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誰?”
⑨“找老鄉。我來北京三年,還沒遇到過一個老鄉。”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吳的肩,叮囑道:“注意點形象,別太露骨,更不準妨礙人家。”他眼里汪著淚,點點頭。
天安門廣場,草原一樣廣袤,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這里涌來。黃昏時候,夕陽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吳迎著無數面孔走去,仔細辨別暮色下的每一張臉、每一句方言。
夜深了,廣場上游客稀疏,燈火慵懶,小吳拖著疲憊的身軀,追上了20路公交車。公交車從我跟前一閃而過時,我看見小吳抓著吊環,擠在一群人中間,眼里滿是戀戀不舍。
小吳來的時間很固定。每個星期天早上,換乘三趟公交車來,晚上又換乘三趟車回去。我巡邏時經常遇到他,有時會問:“找到了嗎?”他總是一臉黯然。
有一次,我發現他神情大異,跟著一個旅行團很久,最后還是悄悄地離開了。我問他:“不是嗎?”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鄰那個縣的。”
“相鄰那個縣也是老鄉啊。”
他搖了搖頭,固執地說:“連一個縣的都不是,能算是老鄉嗎?”我安慰他說:“實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頭被炸死了,那個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說完,撇開兩條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小吳找到按照他的標準定義的老鄉,是在一個下午。遠遠地,看見他和一個夾著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國旗下拉扯。我立即趕了過去。小吳看見我,激動地說:“他是我老鄉,絕對的老鄉!”那中年男人甩開小吳的手,整了整領帶,呵斥道:“老鄉?誰和你是老鄉,老子是北京人!”小吳說:“你耍賴,你剛才打電話說家鄉話,我聽出來了,你是我們縣的。”中年男人厭惡地揮了揮手,罵道:“神經病。”聽了這話,小吳的身體晃了一下。
這件事后,很長時間沒有看見小吳在我眼皮底下轉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還是離開北京了?這孩子,挺好的,時間長了沒見,還真讓人心里有點掛念。
小吳再一次出現,是帶一對老人來看升國旗。這對老人臉色凄苦,衣衫襤褸。我問他:“你找到老鄉了?”小吳說:“沒呢。他們是一對聾啞夫婦,東北的,也沒有老鄉,我就對他們說,我們做老鄉吧。”
我欣慰地笑了,說;“那加我一個吧。”小吳狐疑地問:“你?”我看著遠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在這里巡邏快三年了,也沒遇見一個老鄉。”
14、文中的“我”對小吳的態度有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根據文章內容,用恰當的詞語填空。(4分)
懷疑→()→()→認同
15、結合語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1)他眼里汪著淚,點點頭。
(2)我巡邏時經常遇到他,有時會問他:“找到了嗎?”他總是一臉黯然。
16、第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小吳的身體晃了一下。
17、聯系全文,說說小說結尾有哪些妙處。(4分)
參考答案
14、(4分)理解、關心(或關愛、掛念)
15、(4分)
(1)“汪”極言小吳眼中蓄滿了淚水,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小吳因“我”的理解而深受感動的情態(2分)。
(2)“黯然”寫出小吳情緒低落的神情,表現出他沒找到老鄉時的極度失望(2分)。
16、(4分)運用細節描寫(或動作描寫),表現了小吳驚愕、尷尬、痛苦、絕望等心理(答到兩點心理即可)。
I7、(4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深化了主題:以小吳為代有的孤獨者們面對孤獨、不甘孤獨的積極人生態度(言之成理即可)。
《孤獨的老鄉》閱讀答案2
閱讀《孤獨的老鄉》,完成下列問題。
文章以“我”為敘述者,以一次與父親的交談為線索,從“我”小時候對爺爺的懷念,到爺爺年邁孤獨的生活,再到爺爺去世后,父親為其找回遺物,講述了爺爺生前孤獨的一生。通過描寫爺爺和“我”的關系以及爺爺晚年的生活狀態,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缺乏真正的溝通和關心,孤獨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1、本文講述了一位老鄉孤獨的生活,這一內容體現了哪種思想觀念?
答:①人們要重視情感交流;
②人們應當關注弱勢群體;
③人們應當互相關心和幫助;
④孤獨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2、從父親和爺爺的關系以及爺爺年邁孤獨的生活,你可以看出爺爺為什么會孤獨?
答:因為爺爺和父親之間的交流少,而且他們在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爺爺孤獨的生活反映了當今社會存在的人際關系淡漠、交流少、缺乏關心和互助等問題。
3、爺爺晚年生活孤獨的狀態,說明了什么?
答:①孤獨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②人與人之間缺乏真正的溝通和關心。
4、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
答:通過描寫爺爺孤獨的生活,表達對爺爺的懷念之情,同時呼吁人們應當關注弱勢群體,加強溝通和交流,關心弱勢群體的生活,增強人們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
5、在“我”看來,“爺爺去世了,是否可以認為是‘他們’與爺爺最后的告別呢?”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是的,我認為“他們”與爺爺的最后告別就是爺爺去世。在文中,爺爺的遺物由父親送到“我”手中,意味著爺爺與他的孫子之間的交流終結,爺爺與父親的關系也結束了。因此,我認為“他們”與爺爺的最后告別就是爺爺去世。
【《孤獨的老鄉》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孤獨之旅閱讀及答案07-01
《孤獨的舞者》閱讀答案04-21
《孤獨之旅》閱讀練習及答案05-10
《閱讀是一種孤獨》閱讀答案08-11
等閱讀及答案07-23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11-28
諾言閱讀短文及答案 諾言閱讀理解答案07-18
《項鏈》閱讀及答案04-29
家書閱讀答案06-17
《橋》 閱讀答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