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

時間:2024-06-30 15:04:1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占有很大的比例,為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少時,以潁川四戰之地,勸父老避之,鄉人多懷土不能去。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度紹終不能定大業,去而從曹操。其鄉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昏世之主,不可近,久而不去,讒將興。”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州,陳留太守張與之親友。郡士高柔獨以為必乘間為變,率鄉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襲、趙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及天子都許,曰:“曹鎮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遂詣操。

  河間邢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里。疇曰:“,天民之先覺者也。”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策從之。周瑜聞策聲譽,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遂委心服事焉。諸葛老師在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有改動)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不可近       近:親近

  B.柔舉家適河北 適:到

  C.子盍去乎 盍:何不

  D.袁公多端寡要 寡要:少謀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去而從曹操 惑而不從師      B.遂南之武陵 卒之東郭

  C.欽數見奇于表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 D.遂委心服事焉 青麻頭伏焉

  10.以下六句話,全部能夠表現“漢士擇所從”的一組是(  )(2分)

  ①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②陳留太守張與之親友

  ③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  ④曹鎮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

  ⑤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 ⑥策從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漢朝自從平定黃巾之亂以后,天下動蕩不寧,士大夫都在選擇自己將要跟隨的對象,以此來保全自己。

  B.郭嘉是一位有遠見的漢士,他初次見到袁紹,就覺得袁紹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于是勸說袁紹的謀臣辛評離開袁紹。

  C.文章列舉的一些漢士,更多的是投奔曹操,作者這樣安排,可以更加突出這些漢士的遠見卓識。

  D.作者對荀、和洽、高柔、郭嘉、杜襲、趙欽、刑、呂范、周瑜、諸葛老師等漢士的選擇都持肯定態度。

  12.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郡士高柔獨以為必乘間為變,率鄉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4分)

  譯文:

  (2)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3分)

  譯文:

  (3)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3分)

  譯文:

  參考答案:

  8.D D.寡要:不得要領。

  9.B A.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轉折。B.都是動詞,到。C.前者做介詞,可譯為“向”;后者做介詞,可譯為“由于”。D.前者為人稱代詞,他;后者為兼詞,于之,在那里。

  10.D 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題干上所說的“漢士擇所從”,有兩層意思:其一,陳述對象應為要依附他人的“漢士”;其二,這些 “漢士”是主動選擇跟隨的主子。據此不難分出:句①的陳述對象是“袁紹”,他不是“漢士”;句②中陳留太守張本來就跟曹操親近友好,也不屬于“擇所從”;句⑥說的是孫策答應呂范的請求,陳述對象不是“漢士”。③④⑤三項則分別講郭嘉、趙、呂范這些漢士擇所從的情況,符合題意。

  11.A A項中“漢朝自從平定黃巾之亂以后”一句誤解了原文中“中平”一詞的意思。原文是“漢自中平黃巾之亂”,“中平”是漢靈帝中平年間的意思。

  12.【答案】 (1)郡中士人高柔卻認為張必然會乘機反叛,打算帶領家鄉人躲避一下。眾人都認為曹、張二人關系很親密,不同意他的看法。

  (2)我們之所以一同來荊州,是因為想保全自己等待時機而已。你若表現才能不停止,就和我們不是一類人。

  (3)譬如同坐一條船過海,一件事沒做好,就可能船,同時受害,這也是為我呂范考慮,不只是為將軍考慮啊!

  參考譯文:

  漢朝自靈帝中平年間爆發黃巾之亂,天下動蕩不寧,士大夫都在選擇跟隨的對象,以此作為保全自己、避免禍害的長遠大計,但是如果本人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荀年少時,認為潁川是戰亂之地,他勸家鄉人趕緊避難,家鄉人多因懷鄉不能離開。荀獨自率領他的宗族前往冀州,當時占據冀州的袁紹用上等賓客的禮遇待他。但荀思量袁紹此人終究不會成就大業,就離開袁紹去跟隨曹操。那些留在潁川的家鄉人,大多數為強賊亂軍所殺。

  袁紹派遣使者迎接汝南地區的士大夫。和洽獨自去了荊州,劉表用上等賓客之禮待他。和洽對人說:“我之所以不跟從袁本初(袁紹字本初),是因為要避開爭戰之地。昏世之主(劉表),不能過分親近,久留不走,邪惡就會興起。”于是南往武陵,那些留在荊州的,大多數被劉表殺害。

  曹操為州牧,陳留太守張與他親密友善。郡中士人高柔卻認為張必然會乘機反叛,打算帶領家鄉人躲避一下。眾人都認為曹、張二人很親密,不同意他的看法。高柔把全家都遷到河北,張果然叛變曹操。

  郭嘉初次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等人說道:“明智的人將會慎重地衡量他的主人,袁公頭緒很多,但不得要領,好為謀略,但不果斷,這樣的人難于與他共渡大難,我要再次行動,另找新主人,你們怎么不走呢?”辛評等人說:“袁氏在當今天下是最強大的,離開他往哪兒去呢?”郭嘉不再說話,離開袁紹,去依附曹操。曹操召見他,與他談論天下大事。郭嘉出門后說:“這才真正是我的主子。”

  杜襲、趙欽因躲避戰亂到了荊州,欽在劉表面前多次顯露奇才。杜襲說:“我們之所以一同來荊州,是因為想保全自己等待時機而已。你若表現才能不停止,就和我們不是一類人。”到漢獻帝立都許昌,趙說:“鎮東將軍曹操一定能夠拯救華夏,我知道歸順誰了。”于是投奔了曹操。

  河間人邢在無終(避難),聽說曹操平定了冀州,對田疇說:“聽說曹公法令嚴明,百姓已經厭惡戰亂了,亂到極點就會平定,我請求先去投靠他。”于是收行裝回到家鄉。田疇說:“邢,是天下士人中的先覺者。”

  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時讓他兼任丹陽的都督。孫策說:“子衡(呂范字子衡)已有了大批人馬,哪能再讓您屈任小職位呢?”呂范說:“我現在舍棄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要拯濟時世,譬如同坐一條船過海,一件事沒做好,就可能船,同時受害。這也是為我呂范考慮,不完全只是為將軍考慮啊!”孫策依從了他。周瑜聽說了孫策的聲譽,便與他推誠相結友好。等到孫策死了,孫權即位,周瑜認為孫權是可以與之共同成就大業的人,就一心為他服務了。諸葛老師在陽時,劉表不能夠起用他。一見到劉備,就毫不遲疑地為劉備服務。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識遠見,怎么會在亂世中遭受困厄呢?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漢士擇所從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9-04

《流浪漢》閱讀理解及答案08-19

《鸚鵡流浪漢》閱讀答案09-20

李漢榮《轉身》閱讀答案08-27

《時光老人和流浪漢》 閱讀答案07-17

《王士禎,字貽上》閱讀答案及解析11-16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05-28

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閱讀練習及答案03-12

《時光老人和流浪漢》閱讀答案(精選5篇)01-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色字幕网站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