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爭議陷阱》 閱讀答案

時間:2024-11-29 19:34:28 嘉璇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無爭議陷阱》 閱讀答案

  做閱讀題要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即文章的構建)。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無爭議陷阱》 閱讀答案

  無爭議陷阱

  余秋雨

  在我們的心理習慣當中,與創新意識最有抵觸的是什么呢?是“無爭議陷阱”。中國民眾長期以愿意接受一種“無爭議”的成果,一有“爭議”,就皺眉存疑。這一點,正好與創新意識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創新,必然是對既有成果的挑戰,必然是對過往信條的否定,必然是對公眾公認秩序的撼動,也必然是對原定規則的觸犯。因此,也必然會引一大堆爭議,而且極有可能形成包圍,構成圍獵或者圍啄。可以肯定地說,沒有爭議的創新不叫創新,如果一種創新一旦現身就遠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權勢,不可能是真正的創新。

  中國文化把這個“無爭議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項創新不僅在專業領域里邊無爭論,而且最好在民眾中也無爭議。這種從眾的惰性對創新而言是一種更險惡的陷阱。歷史上哪有一項真正的社會改革方案或者學術研究成果,一出就廣受民眾擁護的?我也是民眾的一員,我發現,如果以民眾的身份考慮一項不是我們專業的成果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標準一定是陳舊的、世俗的、平庸的。這不能怪民眾,因為民眾面對一種陌生的創新總會缺少精神扶手,總會驚慌失措,以他們的標準,就很少有創新空間。比如我們現在對城市建筑就是這樣,新的建筑出民眾一定否定。有一些低劣的媒體,有一些小人,卻讓創新者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當不爭議創新項目的時候,大家就去爭議這個人,使他的創新無法進行。可見,“無爭議陷阱”真正是中國文化產生創新空間的最重要的障礙。

  在一個健康發展的時代,“有爭議”是一個褒義詞,“無爭議”是一個貶義詞。理由顯而易見,就是一切創新都在爭議中實現。

  當成果缺少爭議的時候,社會上有一些小人總是從人格上把創新者變得充滿爭議。這個問題是中國社會的一大特色。

  據我所見,多數創新即使不被人家爭議,創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確實有很多缺陷。因為他們要把極大的精力投注在創新項目上,沒有時間上下應酬,多數不太合群。他們在創新的時候保持著挑戰狀態,往往有點驕傲,因為過于謙虛就沒法支撐他們的心理動力。他們有時候會面對失敗,因此也經常暴露出他們的怨恨、衰弱、憤怒,卻又未必有明確的對頭,很可能在憤怒自己,就情緒不好。藝術上的創新者那更是這樣了,獨特的靈感,獨特的靈魂中的靈感使他們產生非常怪異的習性,對現實世界的超越使他們很難認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們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規范。因此無論從脾氣到外型常常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對這一切,正常的社會都應該理解和容忍。不能設想一切創新者都是溫良恭儉讓的完人和圣人。據我觀察,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完人是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創新的。如果說,對所有創新項目略有爭議是可以的,但對創新者的人品卻絕對不要爭議,因為沒有爭議的理由。如果老是去爭議創新者的人品、習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愛的人一個也不可能留存。

  我們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爭議”為名目扼殺創造者的人。在現在中國社會上,這樣的人的總數很大,他們是勤懇工作人的百倍,是創造者的百倍。有人說真正的比例可能比這個更大。很奇怪,他們制造了一個個可“爭議”的人物,但是自己卻避開了“爭議”。他們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評判者,只等待著一切被他們“爭議”了的創造者投去求饒的目光。對于這樣的人,我覺得我們要用兩個定義消解它。第一個定義是:那個一心為別人制造爭議而自己避開了爭議的人,就是小人,這是第一個定義。第二個定義是:什么叫偉大的時代?那就是誰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時代。后面這個定義,是美國一位傳媒大王說的。

  (節選自鳳凰衛視《秋雨時分》)

  《無爭議陷阱》閱讀題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中國民眾長期以愿意接受過往信條、公認秩序、原定規則,對有爭議的成果往往存疑。

  B.歷史上沒有一項真正的社會改革方案或者學術研究成果一出就廣受民眾擁護的。

  C.“無爭議陷阱”有時是中國文化產生創新空間的障礙。

  D.創新者不太合群,他們在創新的時候保持著挑戰狀態,往往有點驕傲,因為過于謙虛就沒法支撐他們的心理動力。

  E.在中國,為別人制造爭議而自己卻避開了爭議的人很多,相對而言,勤奮工作的人和創造者很少。

  1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無爭議陷阱”社會現象的一項是(3分)

  A.新的建筑出遭到民眾否定 B.生命必然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

  C.北京公布新的高考方案引發廣泛爭鳴 D.陳光標高調慈善舉動引起不少人反感

  14.請解釋“在一個健康發展的時代,‘有爭議’是一個褒義詞,‘無爭議’是一個貶義詞”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4分)

  15.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后,有人指責他的作品語言粗糙,品味不高;有人質疑他的作品專以揭露齷齪、邪惡、丑陋、血腥等中國文化的負面元素取悅諾貝爾獎評委。請結合文意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4分)

  《無爭議陷阱》閱讀答案

  12.C“無爭議陷阱”真正是中國文化產生創新空間的最重要障礙。D.多數創新者不太合群,他們在創新的時候保持著挑戰狀態,往往有點驕傲,因為過于謙虛就沒法支撐他們的心理動力。

  13.觀點推斷BB項內容屬于自然規律,是不需要爭議的。

  14.(1)有爭議,說明該成果挑戰(否定、撼動、觸犯)了既有成果(過往信條、公認的秩序、原定的規則),爭議中(汲取有益的東西)可以實現創新。(2分)(或答“一切創新都在爭議中實現”“ 有爭議意味著有創新”之類意思也可得分)。(2)無爭議,可能利用了權勢,或者缺乏創新。(或答①無爭議,遠近都接受的沒有創新,可能利用了權勢。②無爭議,意味著沒有進步的空間,沒有改進的可能,缺乏創新。)(2分)

  15.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1)國民的心理習慣中固有的“無爭議陷阱”(第一自然段)。(2)人們習慣用陳舊的、世俗的、平庸的思維標準評議莫言作品。(第二自然段)(3)諾貝爾獎是國際上公認的,當其成果缺少爭議的時候,社會上一些小人會從人格上把創新者變得充滿爭議。(第三、四自然段)(4)莫言獨特的靈感、其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使他們及其作品不遵循世俗的規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第五自然段)(5)莫言其人其作品本身不可能完美,社會卻缺乏理解與包容。(第六自然段)(6)現今中國社會上有為數很多的小人,他們常以“爭議”為名扼殺莫言這樣的創新者。(第七自然段)(以上6個點,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其中三點可得滿分。)

  閱讀及答案

  一、選擇題

  下列對于“無爭議陷阱”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無爭議陷阱”是與創新意識相抵觸的一種心理習慣,這種習慣長期為中國民眾接受。

  B. “無爭議陷阱”要求創新項目在民眾中最好無爭議,這成為中國文化創新的重要障礙。

  C. “無爭議陷阱”缺乏寬容和理性的精神,不但爭議創新項目,還會爭議創新者的人品。

  D. 同上(即D項與閱讀答案一中的D項相同,表述不正確)。

  解析:同上,D項表述不正確。

  二、簡答題

  1、作者為什么說“如果老是去爭議創新者的人品、習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愛的人一個也不可能留存”?

  答案:

  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完人是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創新的。

  創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確實有很多缺陷,從脾氣到外型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社會不能給予理解和容忍,老是去爭議創新者的人品、習性、性格,那么就會扼殺了創造者。

  2、作者認為應從哪些方面來抵制“無爭議陷阱”?

  答案:

  對所有創新項目略有爭議是可以的,但要避免對創新者的人品爭議。

  要防范以爭議為名扼殺創造者的人。

  時代應形成抵制無爭議陷阱的社會風氣。

  3、簡述“無爭議陷阱”對中國文化創新的影響。

  答案:

  “無爭議陷阱”真正是中國文化產生創新空間的最重要的障礙。它要求創新不僅在專業領域里邊無爭論,而且最好在民眾中也無爭議,這種從眾的惰性對創新而言是一種更險惡的陷阱。

  4、作者認為應如何對待創新者和他們的創新項目?

  答案:

  作者認為,對創新項目略有爭議是可以的,因為創新必然是對既有成果的挑戰和觸犯;但對創新者的人品卻絕對不要爭議,因為創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可能存在缺陷,而且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完人是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創新的。同時,要防范那些以“爭議”為名目來扼殺創造者的人。

【《無爭議陷阱》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小人無朋》閱讀答案05-02

中考語文試題《舌尖上的爭議》閱讀答案09-19

《莊子.徐無鬼》閱讀答案11-20

《父愛晝夜無眠》閱讀答案06-11

《父愛晝夜無眠》閱讀答案07-03

《父愛晝夜無眠》閱讀答案11-22

《無刺蜂的奇異世界》閱讀答案08-23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17

現代文閱讀《摯愛無痕》題目及答案08-25

無韻之離騷——太史公筆法小議閱讀答案01-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