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種真誠閱讀答案
學習是人成長的必由之路,但如果一味地學習,不加思考或梳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兩種真誠閱讀答案,歡迎來參考!
兩種真誠
王 正
創作應當首先聽命于誰?是應首先聽命于領導,還是聽命于讀者和自己的心靈?
原中國文聯主席曹禺先生曾有過深深的失落。他在后半生本應寫出超越原有水平的作品,登上新的高峰,然而竟沒有。平心而論,當時領導曹禺先生的領導,是真誠地叫他寫好的。比如寫《王昭君》,領導確是叫他寫好這位民族團結的偉大女性的。這個要求一點不錯。曹禺先生也真誠地接受并玩命地付諸實踐。但這兩種真誠結的果子卻有些苦澀:在《王昭君》民族團結的偉大形象中,少了點具體的人生悲劇,一般扭曲了個別,就很難像《雷雨》《日出》那樣讓人們感動。作為領導,不論他懂不懂創作規律,大概都會這樣要求的,這其實是社會層面的現實意識。而如何去創作,就是作家自己的事了。
對作家來說,有兩條道:一條是真誠地把領導的要求往形象上貼,往形象里塞,下勁地充當工具;一條是只管真實地表達個別形象,只去追求審美的自由。前者冷落了審美,越真誠越糟糕;后者是在審美中張揚,越真誠越出色。到頭來,領導那個意圖卻會從審美形象中自然而然地顯示出來。審美規律有這個能耐。白了說,叫歪打正著,無心插柳柳成蔭;文了說,叫不用之用。有一些作家壞就壞在太聽話了,或者叫不會用作家聽話的法子,心甘情愿去委屈創作的審美規律。
我以為,領導要大度一點,我領導我該領導的,你盡管寫你的;作家也明智一點,你盡管領導你的,我寫我該寫的。兩者在這樣的層面上契合,審美規律就能給領導和作家在作品客觀的社會性上找到一個結合點。在規律面前,創作其實是作家們自己的事。楚頃襄王沒領導屈原怎樣寫,《離騷》不是寫出來了嗎?曹雪芹的《紅樓夢》也不是乾隆領導出來的。如果沙皇把托爾斯泰領導一下,硬要他去譴責“不道德”的安娜·卡列尼娜……那世界文學史上該少了多少光彩?古今中外,其實沒有任何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單單是“領導”出來的,是太聽話聽出來的。
就作家角度而言,要改掉太聽話的毛病,不是說說就能奏效的。這只能隨著物質、精神、利益的羈絆一天天松脫才能慢慢有起色。領導身上的某些體制特色的消褪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誰也性急不得。有了這點悟性,違心的懼怕和幼稚的真誠就會少一點,對審美的干擾就會少一點,作家們也不至于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
2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4.請簡要概述本文的論述思路。(3分)
25.指出文章第二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簡析其作用。(4分)
26.細讀全文,說說“在規律面前,創作其實是作家們自己的事”中的“事”包含哪些內容。(3分)
參考答案:
23. 作家在遵循創作規律的前提下,首先應真誠地聽命于讀者和自己的心靈。
24.開篇提出創作應當首先聽命于誰的問題;其次,分析優秀作家后期出不了好作品的原因;最后提出如何找到“領導”和 “創作”的最佳契合點,從而催生偉大的藝術作品。(每點1分)
25.運用了例證(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舉名人的事例(或“舉全國文聯主席”這樣的名人事例),使論證很有說服力。兩種創作態度導致了兩種結果的對比,使文章的觀點更加鮮明。(兩種論證方法各1分,作用各1分)
26.對文藝創作要有獨到的見解,真實刻畫藝術形象,追求創作的審美自由。(每點1分)
【兩種真誠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讓真誠給心靈環保》閱讀答案05-30
讓真誠給心靈環保閱讀答案08-27
兩種理閱讀理解答案06-01
人類文明的兩種知識閱讀答案12-11
《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閱讀答案04-16
等閱讀及答案05-20
閱讀選文閱讀及答案10-19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理性的閱讀閱讀及答案11-16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