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文詡,河東人也的文言文閱讀答案總結
張文詡,河東人也。父琚,開皇中為洹水令,以清正聞。有書數千卷,教訓子侄,皆以明經自達。文詡博覽文籍,特精《三禮》,其《周易》《詩》《書》及《春秋三傳》,并皆通習。每好鄭玄注解,以為通博,其諸儒異說,亦皆詳究焉。
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碩學之士,其房暉遠、張仲讓、孔籠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詡時游太學,暉遠等莫不推伏之,學內翕然,咸共宗仰。其門生多詣文詡,請質凝滯,文詡輒博引證據,辨說無窮,唯其所擇。
治書侍御史皇甫誕一時朝彥①,恒執弟子之禮。適至南臺②,遽飾所乘馬,就學邀屈。文詡每牽馬步進,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蘇威聞其名而召之,與語,大悅,勸令從官。文詡意不在仕,固辭焉。
仁壽末,學廢,文詡策杖而歸,灌園為業。州郡頻舉,皆不應命。事母以孝聞。每以德化人,鄉黨頗移風俗。嘗有人夜中竊刈其麥者,見而避之,盜因感悟,棄麥而謝。文詡慰諭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經數年,盜者向鄉人說之,始為遠近所悉。鄰家筑墻,心有不直,文詡因毀舊堵以應之。文詡嘗有腰疾,會醫者自言善禁③,文詡令禁之,遂為刃所傷,至于頓伏床枕。醫者叩頭請罪,文詡遽遣之,因為其隱,謂妻子曰:吾昨風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類也。 (節選自《隋書.張文詡傳》)
[注]①朝彥:朝廷中有才學和德行的人。②南臺: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語。
小題1:.下列句中的以與文詡因毀舊堵以應之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醒能述以文者B.得而臘之以為餌
C.屬予作文以記之D.固以怪之矣
小題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張文詡的父親為人清正,家中藏書頗豐,喜歡讀書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輩,使他們最終都因為明曉經書而通達。
B.張文詡博覽文籍,隋文帝招攬天下名儒碩學之士時,房暉遠、張仲讓、孔籠等人都極力延請張文詡擔任太學博士。
C.張文詡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州郡頻頻舉薦他,他都沒有赴命。
D.張文詡博學多聞,不慕名利,善解人意,處處為他人著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來感化教育別人,深受同鄉愛戴。
小題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僖郧逭劼劊 ②恒執弟子之禮 執:
、酃剔o焉 固: ④文詡遽遣之遣:
小題4:.翻譯句子。(4分)
。1)嘗有人夜中竊刈其麥者,見而避之,盜因感悟,棄麥而謝。(2分)
。2)其掩人之短,皆此類也。(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①聞名 ②施行,執行③堅決④送,送走
小題4:(1)曾經有人在晚上偷割張文詡的麥子,(張文詡)看見后就有意回避,盜者于是感動醒悟,放下麥子向他道歉認錯。(2分)
。2)他替別人掩蓋過錯(他掩蓋別人過錯),都是這個樣子的。(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解釋。解釋文言詞語要結合具體語境確定詞語的意思。例句中的以是連詞,表示目的,解釋為來,用來;A項中的以是介詞,表方式,解釋為用;B項中是介詞,常與為連用,解釋為把;D項中以是通假字,通已,解釋為已經。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中談到了房暉遠、張仲讓、孔籠等人向張文詡請教,但沒有談到極力延請張文詡擔任太學博士這一點,而是蘇威力請張文詡出仕,所以是不正確的。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釋文言實詞聯系課內外所學知識并結 合具體語境來確定詞語的意思。
小題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注意重難點詞語的解釋,尤其是古今異義詞和通假字的解釋。(1)句中注意嘗是曾經得意思,感悟是感動醒悟的意思,謝是道歉認錯的意思;(2)句中注意短的意思是過錯,缺點之意。
參考譯文
張文詡,河東人。他的父親張琚,開皇中年擔任洹水縣縣令,憑著清廉正直而聞名。家中藏書幾千卷,喜歡讀書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輩,使他們都因為明曉經書而通達。張文詡博覽群書,特別精通《三禮》,對那些《周易》《詩》《書》以及《春秋三傳》,也都通曉熟悉。常常喜歡鄭玄的注解,認為他的注解通達廣博,而對那些儒家各學派不同的學說,也都仔細研究。隋文帝招攬天下有名望、學問淵博的學士時,其中房暉遠、張仲讓、孔籠等人,都被延請擔任了太學博士。當時,張文詡在太學游學,房暉遠等沒有誰不推崇他佩服他,太學內都一致稱贊他有學識,都尊崇、仰慕他。房暉遠、張仲讓、孔籠等人的學生多到張文詡處,請教詢問疑惑不通的地方。張文詡就旁征博引,辯論解說沒有窮盡,任隨學生選擇。治書侍御史皇甫誕是當時朝廷中有才學有德行的人,他為人謙恭,常常行弟子的禮節。他剛到南臺,馬上裝飾自己所乘的車馬,屈駕到太學邀請張文詡。張文詡每次都牽著馬前往,想不靠別人來請而自己到那里。右仆射蘇威聽說了他的名聲,于是就召見他,與他暢談,非常高興,勸說他當官。張文詡的志向不在官場,因此堅決謝絕了。
仁壽末年,太學被廢棄。張文詡就拄著拐杖回到家,以灌園為業。州郡頻頻舉薦他,他都沒有赴命。張文詡侍奉母親因為孝順而聞名。在自己的鄉里,他常常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教育別人,鄉黨也因此改變了鄉里一些風氣習俗。曾經有人在晚上偷割張文詡的麥子,張文詡看見后就有意回避,盜者于是感動醒悟,放下麥子向他道歉認錯。張文詡寬慰他并告訴他,自己發誓一定不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并堅決讓他將割下的麥子拿去才離開。幾年之后,盜者向同鄉說起這件事時,才被遠近的人所知道。鄰家修墻,心思不正,總想多占一點地,張文詡于是就毀棄舊墻來順應他。張文詡曾患有腰疼病,正碰上一個行醫的說施禁咒語之后就能病愈。張文詡就讓他為自己施咒,竟被刀所傷,以致于臥床休息。醫者向張文詡磕頭請罪,張文詡卻立刻讓他走了。為了替他隱瞞,對妻子和孩子說:我昨晚頭暈,掉在坑里把腰弄傷了。他就是這樣替別人掩蓋過錯。
【張文詡,河東人也的文言文閱讀答案總結】相關文章:
《張巡,蒲州河東人》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9-20
叔孫通薛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7-04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閱讀答案06-08
《吳起者,衛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7-27
欒布者梁人也閱讀答案09-03
荊軻者,衛人也的閱讀答案與翻譯06-08
“劉贊,魏州人也”閱讀答案09-22
王瑜其先范陽人也閱讀答案09-15
畫皆以人重文言文閱讀及答案11-14
文言文閱讀答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