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碳經濟閱讀及答案參考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①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發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顯。高碳不僅加劇氣候變暖,而且與污染有強相關性。今天我們已認識到,光講發展是不夠的,還要講發展方式、選好發展路徑。如果中西部地區沿襲東部一些地區過去的發展路徑,我國經濟發展就會更高碳。為了可持續的未來,我國轉向低碳發展已刻不容緩。
②從能源經濟學的角度看,發達國家可分成兩類:一類是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現在年人均能耗近10噸標準煤;另一類是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現在年人均能耗是5噸標準煤左右。兩類國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還不止一倍。一些人經常以美國的發展為標準,但如果世界其他國家都達到美國那樣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4個地球才能養活人類。所以,美國這種高能耗發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廣的。對我國來說,控制總量,堅持高效、潔凈、低碳,是低碳發展非常重要的內涵。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是低碳能源的“三匹馬”,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駕齊驅、形成合力。惟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
③在我國,目前已有許多低碳發展方面的實踐。近些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很 大,淘汰落后產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間,我國能源強度下降19.1%,2014年碳強度下降5%;工業余熱替代北方傳統供暖規模試點成功;低碳城市試點初見成效;等等。低碳發展使經濟增長更理性、質量效益更高。所以,國際和國內的實踐都表明:低碳發展之路可以通向現代化。低碳發展以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重塑經濟,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走低碳發展之路,既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更是為了國家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④事實上,低碳發展不僅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會帶來社會治理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促進形成低碳社會。低碳社會的基礎是城鄉一個個低碳“細胞”,包括低碳社區、低碳企業、低碳鄉村、低碳家庭等。如果每個“細胞”都能達到低碳水平,就會帶來社會治理、公民素質、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意義非常重大。我國是人口大國,自然也是生產和生活廢棄物排放大國。廢棄物不是無用的東西,而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帶來巨大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是低碳社會中意義重大的新興產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性產業。廢棄物分類資源化利用能不能實現,又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很大關系。所以,走低碳發展之路,需要人人參與。
⑤當今世界,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努力轉向綠色低碳發展。這是一個總趨勢,也可以說是一場競賽。在這場競賽中,我國不能落伍,而必須盡快搶占新的戰略制高點,切實邁向生態文明。
(選自2015年4月22日《xx日報》,有刪改)
10。對本文論點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A.為了可持續的未來,我國必須走低碳發展之路。
B.走低碳發展之路,就可以通向現代化。
C.低碳發展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形成低碳社會。
D.走低碳發展之路,需要我們人人參與。
11.對本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從高碳發展加劇氣候變暖、污染環境說起,從而引出我國經濟發展要努力轉向低碳發展,語言簡明,有較強的說服力。
B.本文思路清晰,作者圍繞中心論點,運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結合國外、國內的現實進行具體分析論述,充分有力地證明了論點。
C.第②段例舉了兩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能耗的事實,并結合我國進行了比較論述,從而證明中國不能模仿美國的高耗能發展模式。
D.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我國將逐步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利用,已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性產業。
12.下列對文章第②段畫線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闡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這三種低碳能源之間的關系互相對立統一,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B.這個句子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用三匹馬代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這三種低碳能源,生動說明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的重要作用。
C.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闡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作為低碳能源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D.這個句子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把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這三種低碳能源用三匹馬代指,新穎別致,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參考答案:
10.A 11.D 12.C
【低碳經濟閱讀及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努力實現低碳生活閱讀答案10-21
說明文《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閱讀練習及答案09-24
《鄉愁》閱讀及答案參考10-22
《鮮花》閱讀及答案參考09-06
聽戲的閱讀答案參考07-18
父愛閱讀答案參考06-06
“數字經濟”閱讀答案11-29
金陵驛閱讀及參考閱讀答案07-13
《海寧觀潮》閱讀答案參考09-18
學溜冰閱讀及答案參考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