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

時間:2024-03-10 18:15:55 詩琳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試題,試題是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算得上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試題,歡迎大家分享。

《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

  《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 1

  閱讀下面的問題,完成13-15題。

  春風

  林斤瀾

  北京人說:“春脖子短。”南方來的人覺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見是:“哪里會有什么春天,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實,意見里說的景象,不冬不夏,還得承認是春天。不過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確。褒貶起來著重于春風,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懷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這四句里沒有提到風,風原是看不見的,又無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風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

  北京的春風真就是刮土嗎?后來我有了別樣的體會,那是下鄉的好處。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東的山邊上,曾數度“春脖子”。背陰的巖下,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沒有開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臺,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碴……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噶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膊腿,渾身關節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麥苗在霜凍里返青了,山桃在積雪里鼓苞了。清早,著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荊條背簍,背帶冰碴的羊糞,繞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

  北國的山民,喜歡力大無窮的好漢。到歡喜得不行時,連捎帶來的粗暴也只覺著解氣。要不,請想想,柳絲飄拂般的撫摸,細雨滋潤般的體貼,又怎么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又怎么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老是淡淡的陽光,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墻角落里發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

  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

  (選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報》)

  13、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前三段,寫北京春天時間段、風沙大,點明了北國春風的特點。

  B、作者歷經飛沙走石的北國春風,“有了別樣的體會”,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對北國春風和人們在春風中勞作場景的感受。

  D、對比是本文的主要寫法,如南國春風與北國春風的對比,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的對比。

  E、作者對北國春風欲抑先揚,把自己對北國春風的體會抒寫的淋漓盡致。

  答案:AC

  解析: A項、C項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體現,并且分析準確。B項所說作者“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是錯誤的,和作者的觀點正好相反;B項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不形成對比;E項對表現手法的.說法是錯誤的,對北國春風不是欲抑先揚,而是使用了欲揚先抑。

  14、 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懷念江南的春風,后來卻說“能不忘記北國的春風”?請簡析。(4分)

  答:

  答案:北國的春天時間短,風沙大,使作者懷念的江南的春風。后來作者看到北國的春風吹開冰凍,催生萬物,產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懷念北國的春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答題時要從全文著手,把握住江南春風和北國春風的特點,抓住作者的觀點態度,特別是結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數第三段作答。

  15、文章倒數第二段,作者對江南春天中“看不見”的春風另有一番描述。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這樣寫好在哪里?(6分)

  答:

  答案:用另一種角度寫南國看不見的春風,與開篇對南國春風的描述形成對比,表明感情的變化。用輕柔的南國春風,與強勁的北國春風對比,凸顯北國春風的作用。從懷念南國的春風,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作品表現手法的鑒賞能力。解答時要審準題目,把握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這樣就可以得到啟發,和開始第三段結合起來分析前后對比表現手法的使用效果

  《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 2

  ①濟南與青島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個設若比作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一個便應當是摩登的少女。可是這兩處不無相似之點。拿氣候說吧,濟南的夏天可以熱死人,而青島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濟南也比青島冷。但是,兩地的春秋頗有點相同。濟南到春天多風,青島也是這樣;濟南的秋天是長而晴美,青島亦然。

  ②對于秋天,我不知應愛哪里的:濟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島的是在海邊。濟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仿佛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藍空,我覺到一種舒適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著,躺到永遠。青島的山――雖然怪秀美――不能與海相抗,秋海的波還是春樣的綠,綠得晶瑩剔透,遠處的點點白帆在綠波上輕輕蕩漾,平時看不見的小島也清楚地點現在天邊。這遠到天邊的綠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濟南的秋給我安全之感,青島的秋給我帶來絲絲的甜美。我不知應當愛哪個。

  ③所謂春風,似乎應當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的傳送花香,同情的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可是,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么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④兩地的風都有時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風送來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風,門響窗戶動,使人不英雄地把頭埋在被子里;即使無害,也似乎不應該如此。對于我,特別覺得難堪。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斷我的希望:聽見風響,我記得出門,覺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應當有生氣,應當有花草,這樣的野風幾乎是不可原諒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別種的苦處,多少是在一個地方,多少有個原因,多少可以設法減除;對風是千沒辦法。總不在一個地方,到處隨時使我的腦子晃動,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說不出為什么苦痛,而且沒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著苦。我不能和風去講理或吵架。單單在春天刮這樣的風!可是跟誰講理去呢?蘇杭的春天應當沒有這不得人心的風吧?我不準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個地方去“避風”呀!

  【問題設計】

  1、根據你對本文的理解,試寫出濟南與青島兩地在氣候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本文寫濟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過山來表現的,重點抓住了 來進行具體描寫,給作者的感覺是 ;寫青島秋天的'美,主要是通過海來表現的,重點抓了 來進行具體描寫,給作者的感覺是 。

  3、本文是寫春風的,可是為什么前文卻用了大量的文字來寫濟南、青島秋天的美麗呢?試談談自己的認識。

  4、作者在第三段中說,濟南、青島餓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風應該是什么樣的呢?請結合對本文的理解,發揮聯想和想象運用準確的語言,在本段劃線處具體描寫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風。

  5、認真閱讀第四段的文字,仔細揣摩和品味相關的語句,談談濟南、青島兩地春風的肆虐給作者帶來的感受。

  【參考答案】

  1、相同點:兩地的春天都多風,兩地的秋天都長而晴美。不同點:夏天,濟南很熱,青島市避暑勝地;冬天濟南冷,青島暖。

  2、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和褐色的石層 舒適和安全 秋海的綠波、白帆和小鳥 絲絲地甜美

  3、寫濟南、青島兩地秋天的美麗,是為了以秋美作鋪墊,反襯春風的粗猛和寒冷,突出兩地春風的令人不快。

  4、示例:溫柔可人,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地傳送花香,同情地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給人舒適溫情的感覺。

【《春風》現代文閱讀與答案】相關文章:

春風老舍的閱讀答案05-25

現代文閱讀練習及答案07-31

《黃河》現代文閱讀及答案10-12

現代文閱讀題與答案08-23

現代文課內閱讀及答案06-27

《滋味》 現代文閱讀及答案11-08

勸學現代文閱讀及答案06-02

《荷》現代文閱讀及答案06-19

春風老舍閱讀題及答案02-02

老舍《春風》閱讀練習及答案09-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站zyz | 亚洲AV元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