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盛集陶落葉閱讀圖含答案
和盛集陶落葉①
錢謙益
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②飛。
不知玉露③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④徒有樹,履霜青女⑤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里寒空一雁歸。
[注]
①清兵攻破南京后,錢謙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職后六月病歸,后因被人告發反清被捕,旋改獄外看管,時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宮踏落葉作詩,此詩即和盛在明故宮踏落葉時所作。
②劫塵:劫灰,佛教中指大火燒毀一切后所剩的灰燼。
③玉露:白露。
④素娥:嫦娥。
⑤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⑴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詩與林古度、錢謙益唱和。
⑵劫塵——即劫灰,佛教中指燒毀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燼。
⑶玉露——白露。
⑷素娥——即嫦娥。
⑸履霜——踩著霜。《易經·坤卦》:“履霜堅冰至。”意謂踩霜即預示著嚴寒將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⑹華林——曹魏時的皇家園林,此泛指美好的樹林園苑。
試題
(1)首句“秋老鐘山萬木稀”中哪一個字用得好?為什么?
(2)此詩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閱讀答案
(1)“老”字用得好。“老”字明寫秋已深,金陵一帶籠罩在肅殺的氣氛之中;實寫清兵攻破南京后,詩人心目中的故都物是人非。一個“老”字,道出了詩人心中的無限悲痛和凄涼。
(2)此詩借落葉抒發了詩人心中的無限悲痛和凄涼之情。金陵鐘山的萬木,在深秋時落葉飄零,而落葉飄零的原因,詩人不說是因為秋深,而歸結為“金陵王氣非”,這就將本屬自然景觀的落葉賦予了主觀情感,詩人借此抒發了亡國之痛,身世飄零之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將主旨表現得委婉含蓄。
賞析:
秋已深了,遠望南京城東的鐘山,萬物凋零,寒山肅殺,猶如劫后余燼,一片寥落荒蕪的氣象。首二句緊扣題面,從落葉下筆,“萬物稀”三字說明已是落葉紛飛的時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帶籠罩在蕭颯的氣氛之中,而“劫塵”二字已說出江山易代的滄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傷楓樹林”的句子,但如今木葉盡脫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風霜之侵襲,而是作為帝王之都的金陵氣數已盡。所以三、四兩句更明顯地揭露出政治的變幻是詩人悲秋感傷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軍南下的鐵蹄踐踏了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權隨之傾覆,錢謙益雖然觍顏事敵,偷生茍活,而心中卻也充滿著矛盾與痛苦,故他于詩中每每發泄其故國之思。“金陵王氣”顯然是用了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中“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句子,而這里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敗。故這兩句中對明亡的惋嘆是十分清楚的,說葉落緣于王氣衰竭二非關金風秋露,自然是故作癡語,但用以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確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隱的《霜月》中說:“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即借詠物而表現處于嚴峻環境中的樂觀態度,然錢謙益則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獨自依月,涂有桂樹相伴,青女履霜無依,倍感凄寒。五、六兩句由落葉而想到月中的桂樹,想到摧落黃葉的嚴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況,暗示了自己于嚴峻肅殺的政治氛圍中所感到的孤獨與憂傷。最后兩句歸結到落葉上,原先一片蔥翠茂密的樹林,如今已是荒敗如沙漠,在那廣漠無垠的寒空中一只孤雁掠過,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給全詩平添了低沉灰暗的調子。而那寒空中孤獨的飛雁,豈不是詩人自身的象征嗎?
這首詩借詠物而自抒懷抱,表現了錢氏此詩的故園江山之思。這一方面自然出于他降清后未得重用、而又身系囹圄的處境;另一方面也有感于清政府的殘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頹喪的。
王士祺論明末清初有三派,以為“虞山源于少陵,時與蘇近”(《分甘余話》);錢謙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說“先生之詩,以杜、韓為宗”(《牧齋先生初學集目序》),都說錢氏的詩源本杜甫,即以此詩為例,風格沉郁頓挫,遣詞造句、用典使事都極為嫻熟,也近于杜甫的詩風,所以向來被視為錢謙益的代表作之一。
【和盛集陶落葉閱讀圖含答案】相關文章:
稻盛和夫《干法》的經典語句06-28
散文朗讀的閱及答案07-17
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賞析06-08
和陶歸去來兮辭蘇軾05-13
和陶歸園田居其一閱讀答案01-04
《閱微草堂筆記》簡介07-18
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周莊水韻閱題及答案08-01
母親的詩閱 閱讀題與答案10-27
醉酒閱心散文隨筆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