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高考閱讀訓練及答案
各科目的學習都是通過閱讀來進行的,閱讀是學生們學習的最重要的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高考閱讀訓練及答案,歡迎閱讀!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高考閱讀訓練及答案 1
①那天路過臺南縣白河鎮,就像暑天里突然飲了一盅冰涼的蜜水,又涼又甜。
②白河小鎮是一個讓人吃驚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蓮花種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閑逛,都會在轉折處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蓮花。那些經過細心栽培的蓮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風好景里毫無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種欣悅的氣息。
③我去的時候正好是蓮子收成的季節,種蓮的人家都忙碌起來了,大人小孩全到蓮田里去采蓮子,對于我們這些只看過蓮花美姿就嘆息的人,永遠也不知道種蓮的人家是用怎么樣的辛苦在維護一池蓮,使它開花結實。
④“夕陽斜,晚風飄,大家來唱采蓮謠。紅花艷,白花嬌,撲面香風暑氣消。你打槳,我撐篙,欸乃一聲過小橋。船行快,歌聲高,采得蓮花樂陶陶。”我們童年唱過的《采蓮謠》在白河好像一個夢境,因為種蓮人家采的不是觀賞的蓮花,而是用來維持一家生活的蓮子,蓮田里也沒有可以打槳撐篙的蓮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里。
⑤采蓮的時間是清晨太陽剛出來或者黃昏日頭要落山的時分,一個個采蓮人背起了竹簍,戴上了斗笠,涉入淺淺的泥巴里,把已經成熟的蓮蓬一朵朵摘下來,放在竹簍里。采回來的蓮蓬先挖出里面的蓮子,蓮子外面有一層粗殼,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剝開,晶瑩潔白的蓮子就滾了一地。
⑥蓮子剝好后,還要用細針把蓮子里的蓮心挑出來,這些靠的全是靈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懶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蓮蓬可以賣給中藥鋪,還可以掛起來裝飾;潔白的蓮子可以煮蓮子湯,做許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蓮心則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⑦采蓮的季節在端午節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蓮子采收完畢,接下來就要挖土里的蓮藕了。蓮田其實是一片污泥,采蓮的人要防備田里游來游去的吸血水蛭,蓮花的梗則長滿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可見得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小孩子把蓮葉卷成杯狀,捧著蓮子在蓮田埂上跑來跑去,才讓我感知,再辛苦的收獲也有快樂的一面。
⑧蓮花其實就是荷花,在還沒有開花前叫“荷”,開花結果后就叫“蓮”。我總覺得兩種名稱有不同的意義:荷花的感覺是天真純情,好像一個潔凈無瑕的少女,蓮花則是寶相莊嚴,仿佛是即將生產的少婦。荷花是宜于觀賞的,是詩人和藝術家的朋友;蓮花帶了一點生活的辛酸,是種蓮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來我對蓮花的無知,只喜歡在遠遠的高處看蓮、想蓮;卻從來沒有走進真正的蓮花世界,看蓮田背后生活的悲歡,不禁感到愧疚。誰知道一朵蓮蓬里的三十個蓮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誰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⑨我站在蓮田上,看日光照射著蓮田,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恐怕是蓮民難以享受的境界,因為荷殘的時候,他們又要下種了。田中的蓮葉坐著結成一片,站著也疊成一片,在田里交纏不清。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荷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 (選自《林清玄散文選》,有刪節)
6.通讀全文,說說你對文章題目的理解。(3分)
7.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蓮謠》的意圖是什么?(3分)
8.閱讀⑤⑥⑦段,分別用三字短語概括收獲蓮、藕的過程。(4分)
→ →剝 蓮 子→ →
9.品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3分)
誰知道一朵蓮蓬里的三十個蓮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誰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10.將本文與《荷》專題中的《愛蓮說》進行比較,結合文本說說兩文在表達主題方面的不同之處。(4分)
參考答案:
6.種蓮人在長年累月的'辛勤勞作中用汗水和辛勞創造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種蓮人的贊美。其中,“歲月”表示長年的辛勞和汗水;“在蓮上寫詩”表達了對種蓮人勞動的贊美,這與一般詩人在紙上寫的詩相比,具有更美的詩意。(意思對即可)(3分)
7.用童謠中的愉快場景、美好情調同文中白河鎮的現實場景進行對比(或:反襯),以突出白河鎮采蓮人的勞作艱辛;采蓮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生計,在行文上為下文作了鋪墊;同時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學性和趣味性。(3分)
8.摘(采)蓮蓬;挖蓮子;挑蓮心;挖蓮藕。(4分)
9.示例一:從內容的角度賞析——作者看到了“蓮”背后蓮農的辛勞付出,表達了對蓮農辛勤勞作的同情及對他們生存狀態的關切,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示例二: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從“三十個蓮子”和“一碗冰凍的蓮子湯”兩個角度,連續發問,增強了語氣,強化了抒情的表達效果。示例三: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運用了對比手法,“一朵蓮蓬里的三十個蓮子”與“多少血汗”,以及“一碗冰凍的蓮子湯”與“多久的辛勞”進行對比,給人以具體而強烈的印象,讓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蓮農的血汗和辛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與關愛。(角度明確,分析正確即可)(3分)
10.《愛蓮說》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來表現主題,通過對蓮的“出淤泥而不染”等特征的描寫來表現它高潔的品質,從而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而本文的主題則是由蓮到人地表現的,通過對種蓮人種蓮生活的描寫,表現他們的艱辛,從而表達了對勞動者的贊美和敬意。(意思對即可)(4分)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高考閱讀訓練及答案 2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蒼茫,鳥兒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燒云沉到山那一邊,山岡上,風一陣冷過一陣,蒿草在風中蕭瑟。目光越過一道道山梁,一個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挾裹著晚風,逐漸清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親,和父親手中的魚。
②胖頭魚,頭重尾輕,一種鄉村廉價的魚,很適合我父親的購買能力。父親微薄的工資,要養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遞給我們拴魚的草索時嘿嘿幾聲,在夜色中,他的牙齒很白,這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飛跑著,把魚交給母親。妹妹在身后搖搖晃晃地追趕。母親接過魚,刮鱗、剔腮、破肚,整條的魚被分成小塊。菜籽油的香味混合著松枝騰起的濃煙彌散開來時,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召集一家人圍攏到一起。我們催促著母親往爐膛添柴。火舌從灶口舔出來,母親的影子貼上后墻,忽大忽小,斑駁搖曳。罡風纏繞窗欞發出嗚咽的叫聲,屋里的溫度升起來,熱量向著寒冷四散突圍。
④鍋中的水,沸騰起來了。咕嚕咕嚕,魚開始在水中歌唱,由一個聲部轉入另一個聲部。這是世間最美的音樂,傳遞口福的信息。大姐在這時也不忘記做弟妹們的表率,裝模作樣地伏在灶臺上做作業;二姐的眼睛隨著騰起的蒸氣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長辮;妹妹和我,繞著灶臺打架,虛張聲勢,有別于平日里泄憤的爭斗,而是在幸福的預感中,矯揉造作,故作嬌嗔。黝黑、冷峻的臉上露出慈愛和笑容,父親還在沉默獨坐,而他內心必然掠過一陣陣瞬間的喜悅,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母親開始吹鍋蓋上的蒸氣。揭開鍋蓋,如同揭開一個謎底。魚怎么樣了?母親撒下大把翠綠的蔥絲,鮮紅的辣椒。鍋蓋合上時,她用毛巾環繞地蓋住鍋與蓋的.縫隙,讓蒸氣悶在鍋里,魚骨就滲出骨髓和異香。
⑥母親只用魚湯淘飯。她撥開貪婪的交叉著的筷子,挑出一塊大而少刺的魚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⑦推開那間草屋的門。溫暖的魚,讓瞎老爺爺冰冷的小屋同樣獲得了溫度。老人邊吃邊有淚水涌出,他說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同樣是一個冬夜,這位孤寡老人孤單地走了。臨終前,他告訴在場的人,他慶幸最后的時刻是在這個冬夜,因為他吃到了我母親送給他的魚。他用手摸著胸口,說,這里很暖!
⑧另一個冬天,黃昏我們不再去那個山岡張望。我父親在這年的秋天去世。妹妹的黃發已經扎成了小辮,我們漸漸長大成人。溫暖只會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門課程。嚴寒來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
1、下列對本文以魚為線索的材料排列順序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等魚 剖魚 煮魚 吃魚 送魚
B、等魚 煮魚 剖魚 吃魚 送魚
C、剖魚 煮魚 等魚 吃魚 送魚
D、等魚 剖魚 煮魚 送魚 吃魚
2、對文中劃橫線的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題目中的“歌唱”是指魚發出的聲音,突出了“魚”的靈魂的高貴。
B、①段中“挾裹著晚風”形象地表現父親為全家生活奔波的艱難程度。
C、⑥段中“貪婪的交叉著”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寫出了幾個孩子搶著吃魚的情景。
D、⑧段中的“寒冷”指困境;“溫暖”指接受幫助、關愛時產生的幸福感、快樂感。
3、請你就④段中劃線的句子寫上簡潔的批注,表達對人物心理狀態分析。
答:
4、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嚴寒來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的理解。
答:
參考答案:
1、A
2、A
3、“略”
4、要點一:“人們遭受這樣那樣的災難與挫拆是在所難免的,此時最需要別人的幫助與支持”
要點二:為“他們會深切地感受到獲取別人幫助的幸福”
要點三:“并會主動地幫助處在困境中的人們”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高考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文章: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閱讀答案04-14
林清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閱讀題及答案08-19
林清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練習及答案08-07
布袋蓮的閱讀答案08-16
高考現代文閱讀訓練試題及答案10-24
《歲月鐘聲》閱讀答案01-24
《流沙歲月》閱讀及答案07-11
蘇軾《蓮》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10-29
林清玄散文《布袋蓮》閱讀答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