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語文學習需要通過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自己語文學習素材,也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檢驗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提高自己做題的速度,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一食或盡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見________________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一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嗚呼”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成為“千里馬”,你認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么?請結合文本與現實生活談談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有時。(2)表現在外面。(3)猶,尚且。
2.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3.蘊涵著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痛恨。
4.主觀條件:把握機遇,自強不息。客觀條件:適合成長的環境,識才愛才用才的伯樂。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2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③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國策》)
【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②還:通“環”,環繞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含義(4分)
(1)才美不外見 見:
(2)執策而臨之 臨:
(3)愿子還而視之 子:
(4)去而顧之 顧:
【小題2】翻譯選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小題3】[甲]文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小題4】當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尚,請結合甲、乙二文相關內容,簡要談談“名人效應”的利或弊(4分)
答案
【小題1】(4分)(1)見,通“現”,表現 (2)臨,面對 (3)子,你 (4)顧,回頭看
【小題2】(4分)(1)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馬的.標準喂養它。
(2)連續三天在集市上賣馬,沒有一個識馬的。
【小題3】(2分)多出人才,人盡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小題4】(4分)聯系“伯樂”、“馬”(2分),“名人效應”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8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4、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提示:“祗”通“只”,所以讀“zhǐ”;“食”通“飼”,所以讀“sì”。
答案:
(1)zhǐ
(2)sì
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話直接指責“食馬者”的無知與愚昧,從而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
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6、三段文字圍繞一個中心展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表達的主旨。
答案: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7、“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一說法,啟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
提示:世界上即使有千里馬,但沒有識別它的'人,它存在也沒有用。所以首先要能識別千里馬,才能做到善待人才,善用人才。
參考答案:要識別千里馬,要善待人才,要善用人才。
8、最后一段中連用三個“不”字好在哪里?
提示:構成排比句,形象而生動,深刻地揭示了“食馬者”的平庸淺薄。
參考答案:第三段連用三個“不”字,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寫得淋漓盡致。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4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數,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 (選自《北史.孝行傳.張元》)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遂許焉 () (4)汪汪之聲不已()
小題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2分)()
A.①雖有千里之能②張元怪之,隨犬出門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
D.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②若見而不收養
小題3:用/給下面文句斷句,要求根據語意劃出兩處。(2分)
村 陌 有 犬 為 人 所 棄 者 張 元 見 之 即 收 而 養 之。
小題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②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
小題5:和諧社會,人類要了解動物,更要和動物友好相處。甲文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乙文則主要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主旨。(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每個1分)(1)同飼喂養(2)驅使(3)于是,就(4)停止
小題2:C
小題3:(2分)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目/收而養之。
小題4:(共4分,每條2分)
①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兩個關鍵詞翼要到譯準確)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關鍵詞:嚙仆)
小題5:(共4分,每空2分)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 關愛動物,善有善報
試題分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食為通假字,策為名詞動用,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
小題2: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的提示,意義指字詞的含義,用法詞的變用,哪一點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詞多個義項,根據語境判斷,進行比較。A①結構助詞,的,②代詞,指汪汪之聲不已;B①代詞,指馬,②代詞,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宇,通現,②動詞,看見,c均為轉折連詞,但是,故選C。
小題3:
試題分析: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判斷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分析其結構,按照現代漢語的閱讀習慣判斷停頓,比如主謂之間要停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可停頓。關鍵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題4: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設句的語氣和兩個其不同的用法,第二句要把仆理解準確,最后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小題5:
試題分析:注意此題題目的表述有點小問題,所提示的內容前后錯位。第二空要根據第一句來理解乙文的主旨,第二空可根據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一句理解以物寓意寫法。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千里馬》閱讀答案10-10
文言文閱讀答案10-31
捉刀文言文閱讀答案07-05
文言文《李白》閱讀答案04-14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王灝然散文《黃土招魂》閱讀訓練及答案06-13
文言文管寧割席閱讀答案10-30
文言文《孫權勸學》的閱讀答案11-13
文言文《包拯》閱讀習題及答案10-06
《鄭人買履》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