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1
管仲破厚葬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于衣裘②,材木盡于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③其尸,罪夫當喪者。”未久,厚葬之風休矣。
(選自《韓非子》)
[注釋] 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③戮:侮辱。
[文化常識]
“棺槨”及其他。上文有“材木盡于棺槨”,意為優質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槨上了。“棺”即棺材,裝斂死人的器具;“槨”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說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貴族,生前富貴榮華,極盡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無窮享受,因此十分講究喪葬。尸體穿綾羅綢緞,甚至金縷玉衣。棺之外要加槨,棺與槨之間存放金銀財寶及生前用具,可惜這些都成了日后盜墓者的目標。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無以_________②對__________③為__________
2.翻譯:①齊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則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夫”:①“夫凡人之有為也”中的“夫”,應理解為_____________;②“罪夫當喪者”中的“夫”,應理解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齊國人為什么好厚葬?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管仲破厚葬
1.①沒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為、行動
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憂;②用什么辦法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
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些
4.非名之則利之也。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2
管仲破厚葬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于衣裘②,材木盡于棺槨。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夫戮③死,無名;罪當喪者,無利。人何故為之也未幾厚葬之風休矣。
(節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注】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
③槨(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4分)
①齊國好厚葬( ) ②布帛盡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風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則”與選文“布帛盡則無以為蔽”的“則”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則無法家拂士 B.戰則請從 C.至則無可用 D.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9.下面句中沒有標點,請在兩處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人 何 故 為 之 也 未 幾 厚 葬 之 風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11.用自己的話說說厚葬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參考答案:
8.(1)①喜歡 ②用完,用光 ③擔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為 之 也/ 未 幾/ 厚 葬 之 風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為,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盡了,就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遮身的;材木用盡了,就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防守的。(2分)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管仲破厚葬》閱讀答案11-07
管仲夷吾者閱讀及答案07-17
《管仲論》閱讀理解附答案07-31
《管仲不謝私恩》閱讀答案09-15
蘇洵《管仲論》閱讀答案及翻譯08-01
攤破浣溪沙閱讀答案11-04
《破碗之謎》閱讀答案11-24
攤破浣溪沙閱讀題及答案12-05
破鱔魚片的姑娘 閱讀答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