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與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與生活》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藝術與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 1
藝術與生活
藝術先驅馬塞爾杜尚說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1917年,杜尚將一個從商店買來的男用小便池起名為《泉》,匿名送到美國,要求作為藝術品展出,成為現代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他說,現成品可以是藝術品,藝術品也可以成為日常用品。之后,杜尚把小便器搬到博物館,用這個現成品向人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到底什么是藝術品,什么是藝術?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有多遠?杜尚以生活為本源達到無比自由的境界,從而展開想象,體會自由暢意的領地,生活也就成了藝術。這種觀點,發展到極致,就認為生活與藝術完全重疊。還有些藝術家喜歡把生活和藝術比作兩條平行線,這種觀點得到許多人的認同。
事實上,藝術只是人們在生活的基礎上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追求,換言之,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在裝飾自己的房屋、愛車、哪怕僅僅是出門前的著裝審視,都是藝術的體現,無意之中也是在遵循美的規律、用美的標準來塑造生活。所以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藝術家,只是我們把這些美都融入了生活了。而那些大藝術家們則不同,他們把不容易被人注意的美從生活中提煉出來,呈現給所有人,讓我們切身體會并產生共鳴。
藝術,也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斷創造新興之美,借此宣泄內心的欲望與情緒,屬于濃縮化和夸張化的生活。因此我們不難看出,藝術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
有時,藝術還有導向作用。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在給我們講故事,告訴我們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我們看到的連環畫,或讀到的英雄傳奇,都是教人向善的。但也有些藝術很另類,甚至與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藝術就是這樣,它實際上在強制改變一個人的審美觀,限制人的價值觀,所以,藝術更多的時候扮演著生活的.附屬品。藝術的真正含義有時也是很被動的,也會受到約束,也會被利用。因此,一件好的藝術品,不能靠書本和宣傳上的定義去理解和感受,而要沖破束縛,擺脫枷鎖,依靠內心對美的向往,追求它正面的價值,以提高生活的質量。
我們的思想就像一個多層次的空間,有些東西是沉在底層的,有些則浮在表面,藝術是要挖掘底層意蘊。只有這樣,藝術才能在生活中放出異彩,生活才離不開藝術。
1.下列對藝術與生活關系的表述,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3分)
A.以生活為本源達到無比自由的境界,生活與藝術完全重疊。
B.生活和藝術是兩條平行線,它們不是交叉的、包容的關系。
C.藝術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追求,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
D.藝術實際上在強制改變一個人的審美觀,限制人的價值觀。
2.下列對原文結構和寫作手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首先,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在行文上作了必要的鋪墊。
B.接著,著重闡釋生活與藝術的關系,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
C.然后,通過舉例,說明了我們對待藝術作品應取的正確態度。
D.最后,呼應前文,對全文總結,指出生活與藝術要互相依存。
3.下列對原文內容和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斷創造新興之美,因而要求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藝術家。
B.大藝術家們則是把不容易被人注意的美從生活中提煉并呈現出來,讓我們切身體會并產生共鳴。
C.藝術常常是被動的,也經常會受約束、被利用,所以更多的時候扮演著生活的附屬品的角色。
D.我們的思想是由底層和表層等組成的多層次的空間,而藝術給我們挖掘的是生活中底層的東西。
閱讀答案:
一、(9分,每小題3分)
1.C2.D3.B
《藝術與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 2
非文學作品閱讀(10分)
_______________
“道義世界”與“機器世界”之外,還有一個“藝術世界”。藝術在“心”“物”之間。由心透到物,而后有藝術之發現。譬如音樂,彈琴吹笛,都要物質。即如唱,也要用桑梓,嗓子是人身一機器,也是物質。然而唱出聲音中有心,要由心發出的聲才能感動人。就聽音樂的人來說,受感動的是我的心,并不是我的耳朵。樂聲跑進了我的心,不僅是跑進了我的耳朵,才能使我拜托物質世界的一切,而得到一個藝術境界,使心安樂。
中國人生活上的最長處,在能運用一切藝術到日常生活中來,使“生活藝術化”,便也是一種心生活。縱使吃飯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國人也懂講究。所謂講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好,不是在求飯好、菜好、茶好、酒好,而更要是在一飲一食中有一個“禮”。中國古人講的禮,其中寓有極深的藝術情味,惜乎后來人不能再此方面作更深的研求與發揮。即在飲膳所用的器皿上,如古銅、古陶、古瓷,其式樣、其色澤、其花紋雕鏤乃至其他一切,皆是一種極深的藝術表現。直到今天,此等器物幾乎為全世界人類所寶愛。然而其中卻寓有一套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寓有中國人心的一種極高造詣,這些都超出于技術藝能之上。別人雖知寶愛,卻不能仿造?茖W上所發明的機器,作用大,但可仿造,而且一學便會。
發明機器誠然要極高的心智,而制造機器則僅是一項技術,在機器中,也并不能寓有人的個性,即使說心生活并不在機器中。至于藝術便不然,凡屬藝術品,必然寓有人之“個性”。縱使模仿的藝術,依然還見有個性。使用機器,不要個性;欣賞藝術,則仍寓有個性。所以機器世界人在外;藝術世界人在內。機器無生命;而藝術有生命。要學繪一幅畫,要學拉一張琴,須得把自己生命放進去。因為它是藝術,需要從心得心靈里面再發現。每一件藝術即使一人生。須能欣賞藝術,才能創造藝術!八囆g”與“人生”緊貼在一起。這是藝術世界與機器世界之大不同所在。機器世界是偏“物”的;藝術世界是偏“心”的。機器世界在“改造”自然;藝術世界則在自然之“心靈化”。心靈跑進自然,兩者融合為一,始成藝術。
天地間有高山大水,這是天地間一大藝術!爸邩匪收邩飞;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比说牡滦院妥匀蝗诤希蔀橐凰囆g心靈與藝術人生。中國文化精神便要把外面大“自然”和人的內心“德性”天人合一而藝術化,把自己生活投進在藝術世界中,使我們的人生成為一藝術的人生,則其心既安且樂,亦仁亦壽。
中國人的'亭園布置,只在家里庭院的一角落,辟出了一個小天地,一花一草,一亭一閣,莫非藝術境界。畫一幅山水花鳥掛在房間,只是一株垂柳、一雙飛燕、一只漁船,也便如這個藝術世界就在身旁。中國人總要把你整個日常人生盡量放在藝術境界中,而使你陶醉,而使你不自覺。
。ㄟx自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有刪改)
10.以上文字選自錢穆的講稿,請為其選擇一個標題,并結合內容簡述理由。(3分)
A.生活藝術化 B.機器和藝術
11.閱讀選文,完成任務。(7分)
答案:
10.A.本文圍繞“生活藝術化”展開論述,從日常生活的講究、機器和藝術的區別、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等方面,闡述在“機器世界”之外,怎樣獲得一個“藝術世界”。以“生活藝術化”為題,能夠讓讀者更加清晰本文的觀點。 B.因為本文提出“機器世界”之外,還有一個“藝術世界”,通過分析二者的區別,闡述如何做到生活藝術化,以“機器和藝術”為題,能引導讀者在閱讀中比較二者的不同,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11.(1)示例:古人對居室擺設非常講究,床鋪、桌子和椅子放在哪里都有用意,有“禮”有趣;而現在居室的擺設太隨意,缺乏藝術情味。
。2)示例: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3)示例:《湖心亭看雪》中天人合一的畫面,讓我更加理解心靈和自然融合為一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居室如何布局,也能幫助我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禮”所蘊含的藝術情味。這種聯想的閱讀方法能幫助我與文中的觀點產生共鳴,引發我反思自己的閱讀與生活。
【《藝術與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癡狂的藝術境界閱讀練習及答案09-13
讀書的藝術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9-20
王安憶《過去的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08-21
主動擁抱生活閱讀練習及答案11-15
《創造生活》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8-13
說書藝術第七塊醒木閱讀練習及答案08-02
《天鵝》閱讀練習及答案08-27
背影閱讀練習及答案09-25
《良心》閱讀練習及答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