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敬業與樂業》的閱讀附答案總結
閱讀《敬業與樂業》中節選的文字,完成1—4題。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小題1:對選文中“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_____
A.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都是使人快樂的。
B.痛苦和快樂只在于你對一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這件事本身。
C.心態決定你對某件事的看法。
D.所做事情的苦與樂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
小題2: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樂業,結合文段內容和自己的體驗,下列各項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深入職業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
B.要全身心投入到職業中,在奮斗中增加快樂的分量。
C.做事專一,心無旁騖。
D.發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領略工作中的樂趣。
小題3:本段文字沒有運用的一項論證方法是 A.引用論證B.舉例論證C.歸謬論證D.道理論證
小題4:這段文字對語言特色表述錯誤的一項是______
A.通俗淺顯,準確周密。B.含蓄典雅,閑適自然。
C.大量引用經典格言。D.論證條理,生動有力。
參考答案:
【答案1】A
【答案2】D
【答案3】C
【答案4】B
小題1:
試題分析:題干“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可知這是在談人的心態問題。A項內容與題干毫無關系。
小題2:
試題分析:作者在文段中對怎樣做到樂業做了精辟的闡述,要對所從事的職業產生趣味。1、 “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2、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3、專心做一職業。分析ABC三項都能從文章中找到對應點,而D項中“發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這是文中作者所要求杜絕的,作者要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所以D項不符合題干的要求。
小題3:
試題分析:歸謬法是駁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對一錯誤論題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據此導出荒謬的結果,由結果的荒謬推出該論題的荒謬,這樣間接地否定錯誤論題的論證手法就叫歸謬法。本文不是駁論文,也沒有推出啥荒謬論題。,所以沒有用歸謬法。
小題4:
試題分析:作為一篇議論文,語言特色表現為:準確、嚴密、鮮明、概括、簡潔。而選項中的B“含蓄典雅,閑適自然”,這是散文或詩歌的語言特色。
【《敬業與樂業》的閱讀附答案總結】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閱讀理解附答案06-09
閱讀訓練敬業與樂業選段題目附答案09-29
敬業與樂業閱讀答案09-08
敬業與樂業閱讀答案05-14
《敬業與樂業》的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6-05
敬業與樂業現代文閱讀答案11-27
敬業與樂業現代文閱讀答案11-05
蟋蟀在堂的閱讀附答案總結10-21
高手閱讀附答案03-22
《絕唱》閱讀附答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