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閱讀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光曲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光曲閱讀答案 1
《月光曲》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1.貝多芬看到了什么?
2.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聯系?
3.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4.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5.用橫線標出看到、聽到的實在事物,用波浪線標出由實際事物產生的聯想。
參考答案:
1.答:貝多芬看到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還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這些都是他看到的實在事物。
2.答: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月光曲》。他彈的.是由他看到的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因為茅屋里的一切和窮兄妹倆使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想,使他按起琴鍵來。他用樂曲把這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
3.答: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些都是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產生的聯想。
4.答: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是皮鞋匠從妹妹的表情中產生的聯想。因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她聽得入神了,所以說她“仿佛也看到了”。
5、略。
月光曲閱讀答案 2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 )的地方升起來。( )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 )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過輕紗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3、用“”在文中畫出實在事物,用“~~”劃出聯想的內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聯想描繪了三幅畫面,它們是
5、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從沒看見過的景象?
6、借助皮鞋匠的聯想,我仿佛聽到了貝多芬的《月光曲》:
【參考答案】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縷一縷;恬靜;波濤洶涌
2、③
3、略
4、(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2)月亮升高,穿過輕紗似的微云(3)海面波濤洶涌
5、因為盲姑娘是看不見的,但是他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再一次聽入神了,也襯托貝多芬創作的成功。
6、時而舒緩,時而明快,時而悠揚,時而激烈
【月光曲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月光曲》閱讀答案10-03
《月光曲》的閱讀答案08-10
《月光曲》閱讀練習題附答案09-10
等閱讀及答案05-20
閱讀選文閱讀及答案10-19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理性的閱讀閱讀及答案11-16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5-17
經典閱讀題及答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