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憶永和兄弟的閱讀答案翻譯賞析

時間:2024-09-04 11:57:0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行舟憶永和兄弟的閱讀答案翻譯賞析

  《行舟憶永和兄弟》是南宋詩人周必大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蘊籍含蓄,意在言外,頗堪玩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行舟憶永和兄弟的閱讀答案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舟憶永和兄弟的閱讀答案翻譯賞析

  原文:

  行舟憶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解釋:

 、匍L年:古時對船工的稱呼。

 、凇稘h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詩句。

  翻譯:

  掛上向吳地進發的帆船,也不知道此去有幾多路程。一次次系上纜繩拋錨,一次次解開纜繩啟程,走走又停停。天氣寒冷,雖然有太陽,天上的云卻像是被凍住了一樣。江水遼闊,雖然沒有風,卻也波浪起伏。家鄉的山早已看不見了,卻仿佛還在眼前。一聲大雁的鳴叫,頓時引發了思鄉之情。船工忽然捕到一條鯉魚,它應該是從南方游來的吧,恐怕它的腹中有兄弟寄給我的書信吧,趕緊把它烹飪了吧。

  閱讀答案:

  試題:

  (1)簡析頷聯中“猶”“自”兩字的表達效果。(4分)

  (2)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達的?(4分)

  答案:

  1)“猶”“自”分別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舊”的意思(1分),“云猶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和天色的陰沉(1分),“浪自生”顯示了水勢洶涌、旅途艱辛(1分),共同襯托出詩人離鄉遠行時黯淡、凄涼的心境(2分)。

  (2)此處用了鯉魚傳書的典故(1分),通過敘述船工捕得鯉魚,詩人期盼發現家書急令烹魚一事(2分),表現了作者對兄弟、家鄉難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

  行舟憶永和兄弟創作背景:無

  賞析:

  首聯“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寫行舟路程之遠,頷聯“有日云凍”“無風浪生”寫行舟之險,頸聯寫行舟時的所見所感,尾聯【注釋】寫行舟途中得鯉魚后所引發的思念之情。其中,頷聯描寫的是陰冷的天氣和洶涌的水勢,表現了詩人離鄉遠行時黯淡、凄涼的心境。頸聯描寫的是已從詩人視線中消失但還在詩人眼前時時浮現的“數點家山”和正飛向詩人家鄉的“寒雁”,表現了詩人滿懷難于排遣的鄉思鄉愁。

  船工在行舟途中捕得鯉魚是很平常的事,詩歌的妙處是在于詩人在“鯉”前加了“南來”二字,認為魚是從家鄉來的;然后借用這習見之事,通過“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典故,抒發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急迫心情。

  尾聯用典,船工捕得鯉魚本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借用“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的典故(或者能夠說出古人常以“鯉魚”代指“家書”),抒發了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家人。對家鄉難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全詩雖不言憶,而憶意隱含其中。以“行舟”為線索,實憶兄弟思鄉的情愫才是貫穿的主線。

  個人資料: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平園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鄭州),至祖父周詵時居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周家村)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廬陵四忠”之一。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士及第。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舉博學宏詞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職,官至吏部尚書、樞密使、左丞相,封許國公。慶元元年,以觀文殿大學士、益國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廬陵,贈太師。開禧三年(1207年),賜謚文忠,寧宗親書“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詞,為南宋文壇盟主。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齋文稿》、《平園集》等80余種,共200卷。

  創作背景

  《行舟憶永和兄弟》大約作于紹興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當詩人離開家鄉順江而下前往吳地時,漫長的水路,沿江的風物,無處無事不觸動他的鄉思,于是寫了這首七律,以兄弟之憶,表故鄉之思。

  鑒賞

  首聯記事。“一掛吳帆”是說自水路前去吳地,“不計程”是無法計算路程,極言自鄉至吳水路的遙遠;下句承接上句,從船只多次的停泊與開行再寫行舟之久。兩個“幾回”,見水路行程的單調與乏味,又與上句“不計程”相照應。雖不言“憶”,而“憶”意隱含其中。

  頷聯寫景,這是一聯工整的對偶句。上句寫天空,下句寫江面。江南秋色本是迷人,更何況此次又是江行。然而映入詩人眼簾的卻不是“楚天千里”的一片“清秋”,而是“天寒”“云凍”“江闊”“浪生”。“天寒”二字固然有詩人自己的感覺在內,“云”之能“凍”更是經過詩人感情濾化了的景物,表現了天色的陰霾、沉重。然而詩人還敘述,此刻天空是“有日”的,“有日”則云不應“凍”,但“云猶凍”,可見日色的晦暝,更增加了慘淡的氣氛。再看江面,“江闊”本給人以顯豁之感,再加“無風”,則更應是坦途,但“浪自生”顯出了水勢的洶涌。這一聯描繪景色確切;“有日”“無風”,一有一無,都能宕開一步。雖是景語,但也表現了詩人離鄉遠行時那黯淡、凄涼的心境。

  頸聯也是以工整的對偶寫景。上句從“家山”之變為“數點”,可見詩人自登舟離家的那一刻起,就凝望著越來越遠去的故鄉;從“常在眼”三字,可以想見當這“數點”“家山”從視線中消失之際,它的形象卻時時浮現在詩人眼前。上句浸透了詩人難以排遣的鄉思鄉愁。下句的“寒雁”與頷聯的“天寒”相照應,點明時值深秋。凄冷蕭瑟的秋天本來容易使人產生思鄉之情,更何況此時大雁又正飛向詩人離別了的家鄉,長空一聲雁叫自然會牽動詩人滿懷的愁情。這一聯中的“數點家山”與空中“寒雁”本是一幅淡遠迷蒙的水墨畫,一聲雁叫又為這畫幅增添了凄冷的氣氛。頷聯、頸聯同屬寫景,但前一聯寫的是自然界之大景,情隱含于景中;后一聯寫的卻是與詩人關系更為密切的遠景,情與景結合更為緊密,抒情性也更為明顯。

  尾聯轉入敘事。船工在行舟時捕得鯉魚是很平常的事,詩歌的妙處在于詩人在“鯉”前加了“南來”二字,魚是從家鄉來的,然后借用這習見的事,通過《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典故,抒發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達了深沉的抒情意味。

  從表面看,這首七律以“行舟”為線索,全詩四聯圍繞行舟分寫行程之遠、江行之險、家山寒雁、烹魚取書;而究其內在的含義,憶兄弟、思故鄉的情愫才是貫串全詩的一條主線,無論記事、寫景、用典,其中包含的抒情成分是一層深似一層的。因此,除詩題而外,全詩無一字寫及手足情,而手足之情甚濃;無一句明敘家鄉戀,而家鄉之戀自深。

【行舟憶永和兄弟的閱讀答案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閱讀答案及賞析11-28

《憶錢塘江》注釋翻譯賞析及閱讀訓練附答案03-19

《故都》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9-04

杜甫《對雪》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02

杜牧赤壁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5

《并州路》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1

蘇軾《蓮》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10-29

《新安吏》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08

杜甫《歲暮》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08

浣溪沙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自拍中文本土欧美色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