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踏莎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4-06-21 07:35:23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虞美人》《踏莎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虞美人

《虞美人》《踏莎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歐陽修詩文向來注重煉字,請簡要賞析歐陽修詞開篇兩句“候館梅殘,溪橋柳細”中“殘”與“細”二字的妙處。

 。2)“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兩句?試比較兩者在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上的異同。

  參考答案

 。1)“殘”寫出了梅花之凋零,“細”寫出了柳條之初生!皻垺薄凹殹奔冉淮俗髡叱鲂械臅r間——初春時節,又浸透著濃郁的凄涼之意,飽含著離別的濃濃愁情,為整首詞奠定了感情基調。

 。2)化用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修辭手法相同: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將滿腔愁緒比作江水,表現愁緒之多,綿延不斷。抒情效果不同:歐陽修詞借迢迢春水表達了漸行漸深的離愁別緒,畫面真切,意境優美;李煜詞則借一江春水表達了國恨家仇的憂傷情感,境界開闊,意境深遠。

  【賞析】

  《虞美人》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串始終。“春花秋月”是多么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 ”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觸,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下片前兩句,一“在”一“改”道盡了幾多物是人非的酸楚與哀傷。結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展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踏莎行》這首詞上片寫行者的離愁,下片寫行者的遙想即思婦的別恨,從游子和思婦兩個不同的角度深化了離別的主題。全詞以優美的想象、貼切的比喻、新穎的構思,含蓄蘊藉地描寫出一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情思,一種情深意遠的境界。上片寫游子旅途中所見所感。開頭三句是一幅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開頭三句以實景暗示、烘托離別,而四、五兩句則由美景轉入對離情的描寫。下片寫閨中少婦對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開頭兩句寫出女子情感的纏綿深切,“樓高莫近危欄倚”是游子對閨中人深情體貼的囑咐,也是思婦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內心掙扎。最后兩句寫少婦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閨中人憑高望遠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

  【翻譯】

  《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風,在月明中對故國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人已衰老。若要問心中有多少哀愁?正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踏莎行》:客舍旁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水橋邊細柳輕垂,春風踏芳草,征人騎馬手拉韁。離愁別緒隨路長,漸行漸遠漸綿長。好似溪水涓涓淌,源源不斷向遠方。寸寸柔腸痛斷,盈盈淚水洗粉面。危樓高、看得遠,傷心莫要倚欄桿。平坦的草地盡頭是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虞美人》《踏莎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踏莎行 秦觀閱讀答案07-23

晏殊《踏莎行》翻譯賞析09-08

踏莎行 秦觀翻譯08-08

秦觀踏莎行翻譯08-07

踏莎行秦觀翻譯10-01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閱讀答案10-18

踏莎行秦觀答案10-27

秦觀《踏莎行》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09-25

踏莎行 秦觀答案05-29

踏莎行 秦觀賞析08-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色午夜aⅴ男人的天堂久久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香港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级 |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