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漫談》閱讀答案

時間:2024-09-09 00:53:59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解元”漫談》閱讀答案

  ①當談起中國的科舉制度,不少人會把“解jiè元”錯讀成“解xiè元”。

《“解元”漫談》閱讀答案

  ② 元:第一。解元:封建時代稱地方(明、清指省一級)科舉考試第一名。唐、宋科舉制度規定,參加全國性科舉考試(禮部試)的人必須經地方考試選送,這種地方考試稱“解試”,解試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發遣解(jiè)送至京參加禮部會試,稱“發解”。這里,“解”取“發遣解送”之義,當然要讀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為考中鄉試第一名,而被人稱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漸演變為對讀書人的尊稱或通稱。如元·王實甫《西廂記·驚艷》:“(張唱詞)分明打個照面,瘋了張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戲曲作家,生卒年月、字號、籍貫均不詳,因其為讀書人,故人稱董解元。他根據唐代元的《鶯鶯傳》創作了長篇講唱文學《西廂記諸官調》,為元雜劇《西廂記》所本,世稱《董西廂》。

  ④《幼學瓊林》中提到了“解元”: “中狀元,曰獨占頭;中解元,曰名魁虎榜。”與此相關的,說說“五魁首”。明代科舉分五經試士,每經所取第一名謂之經魁。鄉試中每科前五名必須分別是某一經的經魁,故稱五經魁。其后五經試士制雖廢,但習慣上仍稱鄉試所取前五名為五經魁。也叫“五經魁首”,亦省稱“五魁”。現在人們飲酒劃拳時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歷史上,我國江蘇無錫曾有過“一榜九進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謂“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慶四年和萬歷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無錫吳汝倫、顧完

  成、周繼昌在鄉試中連獲第一名,彰顯出無錫文風之盛。

  ⑥京劇中有一出《蘇三起解》,非常有名。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樣讀jiè。

  ⑦我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記住“解元”的讀音。

  ⑧ 相傳明代解參加鄉試考了第一名,稱解元,聞名遠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討茶喝。老者問他身份,解直報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的銳氣,說他出一個對子,解對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稱絕,難在聯中三個“解”字。三個“解”字字同義異,三字三用,應對頗難。后來解知道老者姓樂,曾在朝廷樂府為官,后隱居山林,撫琴樂山樂水,便靈機一動對出下聯:七弦妙曲,樂樂樂府之音。對句三“樂”對三“解”,詞性、功用分別對應,對仗工整,即景應對,切人切事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個“解”字與三個“樂”字的正確讀音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個“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個“解”是姓氏;第三個“解”與“元”臺起來表示鄉試第一名——“解元”。

  ⑩樂(lè)樂(yuè)樂(yuè)府之音。第一個“樂”是“快樂”的意思;第二個“樂”是姓氏;第三個“樂”與“府”合起來表示漢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樂的一個宮廷官署——“樂府”。

  19.下列有關“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解元”的“解”與《蘇三起解》的“解”讀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參加省級科舉考試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稱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參加科舉考試或參加科舉考試,未取得第一名的讀書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說無錫吳汝倫、顧憲成、周繼昌在鄉試 中獲并列第一名。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請簡要分⑦-⑩段 引用解與老者對對子故事的作用。(3分)

  參考答案:

  19、D

  20、能幫助讀者記住“解元”的讀音,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知識性,可讀性

【《“解元”漫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解元字善長閱讀答案10-25

《漫談漫畫》閱讀答案11-02

漫談漫畫閱讀答案11-12

《筷子漫談》閱讀答案10-01

《漫談食用膠》的閱讀答案11-12

金石書畫漫談的閱讀答案09-01

魯迅《漫談漫畫》閱讀習題及答案08-26

漫談液體的拉絲現象 閱讀答案08-24

朱光潛《漫談說理文》閱讀答案11-04

漫談說理文的閱讀題以及答案11-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 在线高清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