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說一種歷史邏輯閱讀答案

時間:2024-09-30 20:58:06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躍文說一種歷史邏輯閱讀答案

  【原文】

王躍文說一種歷史邏輯閱讀答案

  說一種歷史邏輯

  王躍文

  ①孟子尊為亞圣,后人沒有不知曉的。而與孟子同時代的大學問家鄒衍就鮮為人知了。還有蘇秦,幸好他有勾連六國、合縱拒秦的事才讓后人記起,不然也會默默無聞的。可今人哪里知道,當時吃得開的偏偏是鄒衍、蘇秦之輩,孟子卻是備受冷落。當時諸侯割據,

  戰爭頻繁,一些學問人便游說諸侯,爭相兜售自己的學說,以圖濟世救民。當時最風光的當屬鄒衍。他到梁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去趙國,平原君側著身子伴行,并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的座位擦干凈;上燕國,燕昭王不僅恭迎到國界,而且親自替他清掃道路。一個學問人,為何受到如此高的禮遇?原來鄒衍談的是陰陽玄妙之術,各國君主聽了覺得高深莫測,幾乎把他視若神人。蘇秦講的是攻伐之道,正是諸侯們安邦自保或圖霸天下所需要的。蘇秦受到各國諸侯禮待,居然身佩六國相印。中國歷史上,像鄒衍、蘇秦這么神氣過的讀書人沒有幾個。

  ②可是孟子就可憐了。那位親自去郊外迎接鄒衍的梁惠王見了孟子,連先生都不愿叫,只叫他“叟”:老頭兒,你不遠千里到我這里來,不知你有什么辦法為我國謀利?孟子得孔門真傳,怎么會開口就是利?于是他回答說:為什么要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孟子便把仁義之道說了一通,叫梁惠王行仁義就夠了。梁惠王哪里聽得進這些東西,便以為孟子迂闊。

  ③【好在最后發言的是歷史。】受到萬世尊崇的并不是鄒衍,也不是蘇秦,而是曾經落寞不堪的孟子。現世浮華與萬世尊榮總是融不到一起去,這似乎是條教人無奈的歷史邏輯。現世總是勢利的,只能讓圣賢們備受苦難,正如唐玄宗感嘆:“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④孔子也罷,孟子也罷,他們不論生逢何世,命運永遠不會好的,因為現實中的人們永遠都是短視的。孔子的弟子子貢懂得經營之道,賺了不少錢,就連孔子晚年的生活也是靠他周濟的。于是就有人拍馬屁,說子貢的學問比老師的還要好。【好在子貢畢竟是孔子高足,太了解自己的老師了,就對人說:你們哪里知道,我好比小門小戶的房子,院墻太矮,人們一眼就可以看清里面的家當,所以你們說我了不起。而我的老師,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宮墻太高,人們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的豪華高貴,而且你圍著宮墻繞一圈,連門都找不到。我怎么可以同我的老師比呢?】

  ⑤有時我恍惚間會覺得自己正身處孟子時代。身邊冷不防就會冒出個神人,雖說他們斗大的字認不得幾個,更別說有鄒衍的學問了,可他們卻是風光不讓古人,他們能夠呼風喚雨、左右逢源,全因為他們有一套再實用不過的謀生手段。但是否也有人全然不顧現實的冷酷,在追求一種他們認為是高尚的東西呢?我想一定是有的。只是這種人不僅沒有現世的榮華,還會被些自命不凡的庸人看作傻子。

  ⑥但歷史自有它幸運的一面,總會有些人不在乎過眼煙云,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天下蒼生。譬如宋代大儒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類也因此而總有光明。

  【問題】

  16.本文的中心觀點是什么?(2分)

  ▲

  17.怎樣理解第③節劃線句子“好在最后發言的是歷史”的含義?(4分)

  ▲

  18.第④節中劃線句子主要運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9.讀了這篇文章之后,你覺得自己應該怎樣面對生活?(4分)

  ▲

  【參考答案】

  16.現世浮華與萬世尊榮總是融不到一起去,這似乎是條教人無奈的歷史邏輯。(也可以自己概括,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17.歷史是公正的,只有那些關注天下蒼生,不唯利的人的人才是可以永恒的,才是高尚的。(意思對即可)

  18.比喻論證法,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現世勢力的膚淺和萬世尊榮的深邃。

  19.開放性題目,可以從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事物等角度回答。

【王躍文說一種歷史邏輯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聆聽歷史是一種偉大的才智》閱讀及答案10-31

聆聽歷史是一種偉大的才智閱讀答案09-09

《聆聽歷史是一種偉大的才智》閱讀答案及解析09-16

《童心說》閱讀答案10-02

說窗的閱讀答案07-18

說寬容閱讀答案09-22

說驥閱讀答案09-19

說園閱讀答案09-22

雨說閱讀答案11-10

對孩子說的閱讀答案06-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速度快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