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孝文化探析》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4-07-06 10:42:03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的閱讀答案

  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歷史上,“孝”是進入家庭觀念中最早的倫理道德范疇。傳說堯時,“虞舜,性至孝”,感天動地,“帝堯聞之,遂以天下讓焉”。這可能就是中華孝文化的雛形。“孝”大興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報本返初、生兒育女和延續生命;至孔子,使“孝”從其宗教與哲學意義轉化為“善事父母”的純粹倫理意義,從宗族道德轉化為家族道德;至《孝經》,“孝”這個反映家庭親子關系的道德觀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的閱讀答案

  孝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孝為仁之本”,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見“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經》中,“孝”被置于道德規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說,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孝”,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本位,可以說是一切傳統道德規范的核心。

  孝文化對“孝”有明確的規定,并強調“孝”與“順”的一致。曾子認為:“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尊親”不僅指尊敬,更有一系列禮儀規定;“弗辱”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許玷污祖上的名聲和家族的尊嚴,還要珍愛父母給予的身體;“能養”并非一般的供養,而是敬養。在中國的孝文化中,還強調“順”,即順從父母的意愿,孔子對孝的簡潔解釋是“無違”,儒家所提倡的“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服從長上的意志。

  孝文化有著重要的政治內涵。“孝”本是規范家庭內部親子關系的倫理道德,但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家國同構、君父同倫,“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體的。《孝經》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敬父母只是孝的開始,進德修業才是孝之終。這與儒家倫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與儒家“身-家-國”的模式相統一。可見,“孝”已經同時向個體道德領域和政治領域擴展,它起源于個體道德修養,貫穿于家庭中贍養父母和家庭和睦,終于進德修業,對國家和社會履行職責。

  孝文化對“不孝”有明確的規定。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趙岐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從精神層面提出致親于義則為“孝”,陷親于不義則為“一不孝”。可見,孝不是簡單的恭敬順從,而是以“義”作為“孝”的評判標準。“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則從物質層面,即溫飽與否和是否為考取功名而努力提出“孝”的標準。最后,“不娶無子,絕先祖祀”又從發展的層面,即后繼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標準。此處的“無后”并不是側重“不娶無子”,而是強調“絕先祖祀”,即無人繼承衣缽才是真正的無后,真正的大不孝。

  (選自《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1.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

  A. 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孝”由一種反映倫理道德的家庭觀念逐漸發展變化,后來被全面政治化了。

  B. “孝”大興于周,其初始意為尊祖敬宗、報本返初、生兒育女和延續生命,有別于“善事父母”的倫理意義。

  C. 孔子提出“孝為仁之本”的觀點,確立了“孝”在中華傳統道德的地位,“孝”是一切傳統道德規范的核心。

  D. 傳統中國社會家國同構、君父同倫的特點為“孝”向政治領域擴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內涵。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______

  A. 曾子認為“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不僅要求內心尊敬,更應體現在一定的禮儀上,敬養是“孝”的底線。

  B.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可見違背自己意愿、一味順從,最終使“親”陷于不義之中,這也是不孝順。

  C. 文章第四段采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將“孝”的豐富內涵與儒家倫理思想作對比,突出孝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D. 文章第五段引用孟子及趙岐的話,是為了幫助讀者進一步明確什么是中國孝文化中“真正的不孝”,從而增強了說服力。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

  A. 孔子對“孝”有積極推動作用,他使“孝”從其宗教與哲學意義轉化為純粹倫理意義,從宗族道德轉化為家族道德。

  B. 孝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孝”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

  C. 孟子提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趙岐認為“不孝”的重點在于“絕先祖祀”,只要有人繼承衣缽,就不算是真正的大不孝。

  D. 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有雙重意義,即家庭意義和社會意義,對“孝”與“不孝”都有明確的規定,優于西方孝文化。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辨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C項,張冠李戴,確立“孝”在中華傳統道德的地位的是《孝經》。

  【2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辨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C項,“對比論證”說法錯誤。

  【3題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可見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D項,“優于西方孝文化”于文中無依據。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略談孝文化閱讀答案09-29

《略談孝文化》閱讀答案10-01

葉小文《略談孝文化》閱讀答案09-12

回首略談孝文化閱讀答案08-24

孝猴閱讀答案10-15

孝孺傳的閱讀答案09-29

《方孝孺》閱讀答案09-26

文化經典閱讀及答案10-21

張孝基仁愛的閱讀答案10-06

客家文化閱讀及答案08-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在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本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 亚洲色资源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