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詠竹》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4-07-27 14:35:00 志華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滿江紅詠竹》閱讀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一份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滿江紅詠竹》閱讀題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滿江紅詠竹》閱讀題及答案

  滿江紅·詠竹

  【明】陸容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注】①華胄:貴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彎曲處。歷史上以盛產竹而聞名。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上片用“池”“亭”點出了竹生長的環境,“幾竿”表明竹的數量不多,“相映帶、一泓流水”描繪了竹周邊的景物特點。

  B、“風動仙人鳴佩遂”是寫竹的動態,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雨余凈女添膏沐”是想像雨后竹子的情態,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C、“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化用了蘇軾《于潛僧綠筠軒》詩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一句,抒發內心的情感。

  D、下片從竹的淵源寫到竹的秉性和竹的可人,作者用阿嬌金屋的典故,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人的煩暑,使人內心清凈。

  E、本詞綜合運用了托物言志、虛實結合、用典等表現手法,從多個角度描寫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2、這首詞寫出了竹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回答。

  3、分析詞中描繪的竹子形象及其特點。

  4、解釋詞中典故“阿嬌金屋”的用意。

  5、探討詞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及其效果。

  參考答案

  1、BD B,擬人和夸張錯誤,應該是比喻;D,“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人的煩暑,使人內心清凈”錯誤,用阿嬌金屋的典故,是為了突出竹子的珍奇。

  2、竹的特點:翠綠、姿態可愛、高潔、不畏冰霜。

  表達的情感:表達出對竹的喜愛贊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樣的高潔品質。

  3、竹子形象:詞中描繪了幾竿修竹生長在池亭之畔,與一泓流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清新脫俗的畫面。竹子在風雨中更顯生機,雨后的竹子如同凈女添妝,更添一份清新與雅致。

  特點:竹子具有翠綠、姿態可愛、高潔、不畏冰霜等特點。詞中通過“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等句,生動展現了竹子的翠綠與姿態之美;而“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則突出了竹子高潔、堅韌的品格。

  4、典故解釋:“阿嬌金屋”源自漢代陳阿嬌的典故,原指漢武帝為阿嬌建造的豪華宮殿,后用來形容珍貴或受寵愛的物品或人。

  用意:在詞中,作者用“阿嬌金屋”的典故來比喻竹子的珍奇與高貴。通過這一典故,作者進一步強調了竹子在作者心目中的珍貴地位,以及對其高潔品質的贊美。

  5、托物言志:詞中通過描繪竹子的形象與特點,寄托了作者對高潔品質的追求與贊美。竹子成為了作者表達個人情感與志向的載體。

  虛實結合:詞中既有對竹子實體形象的直接描繪(如實寫其翠綠、姿態等),又有通過想象與聯想對竹子情態的描繪(如“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使得詞作意境更加豐富與深遠。

  用典:詞中巧妙地運用了“阿嬌金屋”等典故,不僅增強了詞作的文化內涵,還使得表達更加含蓄與深刻。

  效果:綜合運用這些表現手法,使得詞作在描繪竹子形象的同時,也深刻地傳達了作者的情感與志向,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滿江紅詠竹》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黃庭堅《題竹石牧牛》閱讀答案10-17

竹的閱讀答案12-27

竹石閱讀答案08-01

滿江紅閱讀答案02-01

浣溪沙詠橘閱讀答案12-01

經典閱讀題及答案03-22

詠竹詩詞精選10-10

王維《竹里館》閱讀答案01-29

蜜蜂閱讀題及答案04-12

《簡愛》閱讀題及答案08-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免费青草视频在线 |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婷婷中文色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 | 欧美一二区一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