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燭照無人蒼茫時閱讀答案
、偎疇T,其實就是菖蒲,亦名香蒲。我更青睞于水燭這個詩意的名字,水是滋潤萬物的元素,燭是照徹萬物的光亮,水燭擁有照徹水面之下與內心之中的光芒,是世間少有的音符,是充滿靈性的想象。
、谒疇T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無花無柳,卻有這么一叢植物,從水底滋滋冒出來,遍身裹滿碧綠,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蒼白空洞的時空充溢著生命的涌動。然后從深邃無言的水面上,從碧綠的內部,開始孕育,開花,到了秋天,莖干上端就會生出艷麗的蒲棒來,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顏色也由剛開始的淡黃逐漸變深,棕黃,直至絳黃。
③水燭本身的綠就夠人細細品味了。能使一江春水,化作萬頃綠波,搖曳在水波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跡,讓我們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滿靈氣。水燭看上去是纖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風雨,卻蘊含著無限的堅韌之勁,從虛無處葳蕤一片綠地。在蒼茫遼闊的水面上,一叢叢水燭在彰顯著什么?一片水域的孤獨伴隨著一群水燭的孤獨,一個萬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為水燭而生,水燭是點亮水的眼睛。那高飛的鳥群,偶然會把這片清涼的綠地當做停息的月臺。
④每一種植物,都是一盞燈。水燭的最后,上演的是燈火星散的一幕:西風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綹綹的絲縷、團絮狀物,帶著細小的種子飄散四方,無數鮮活幼小的生命從四面八方開始新的跋涉。而在水底深處,水燭的根依然還在。根在,水燭就不會消失,那光芒就不會熄滅。
、菸谊P注水燭,他們獨處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時空里,潛滋暗長,抽出細長碧綠的葉子,長出赫黃色的蒲棒。無數柔弱與秀美的綠葉,在晨曦的微風里,恰似披著長發的女子,站在詩經吟唱的河畔,遙望著,沉思著。
⑥據《禮記》記載,周朝時水燭與人們的生活就糾纏在一起了。農人把水燭的葉子晾曬干后,編成修身養息的蒲席。輕盈的蒲席,托著沉重的肉身,安置著農人棲息的夜晚。隨著對水燭的熟稔,農人對水燭有了新的開拓。斗笠、草鞋、草席、草扇、草簾等走進了農人生活中。農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腳穿草鞋,在曠野中行進。
⑦一旦一件物什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這物什就會變得神秘而深邃,水燭亦是。當水燭變成了傳說中捉鬼專家鐘馗手中的蒲劍,或走到端午的門楣,信奉自然、神靈的農人立馬恭敬起來,這水燭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至今,多少農家小院,端午時節依舊高掛水燭、艾草,祛邪避災。
、嘣娙藗,則在水燭身上,找出性情!熬斪髋褪斪髌讶敚讶旐g如絲,磐石無轉移”,這蒲葦就是水燭。堅韌的水燭恰似《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執著愛情,至死不分離。這場愛情悲劇里,水燭由自然物轉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載物。這綿綿不斷的情思,正是水燭與生俱來的氣質,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的愛。
、嵋患疇T的草編織品,似乎是我們生活的昨日鏡像,用反光的方式,用可以穿透時空的自然之物,越過溝壑與深淵,抵達我們層層柵欄與樊籬的內心。用粗糙代替精細,用簡樸代替豪華,用原始代替包裝,還原生活的面目,還原生命的根本,還原人類的最初行走。在當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懷念千百年前古人穿著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懷念那坐著蒲草墊挑燈夜讀時的月色。因為在這些水燭編織品面前,我們找到了一種久已消失的光芒,與古人簡樸生活的心靈互應、對接。正是水燭編織品,讓我們復雜、浮華、虛化和迷亂的生活里有了本真的鏡像,有了與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鈳浊昵,我們就是靠著水燭、水芹之類走出時間的荒原,走出歷史的封面。草根、草葉、果實、花朵等曾都是我們的腹中之物,一天,一年,一百年……用堅韌和卑微養活著人類。那時我們都是匍匐著身子在大地上尋找,我們的頭顱我們的身子高不過任意一棵水燭。而現在,沿著水燭的微光,我們或許還能找到那些本真、質樸、堅韌……至少,在蒼茫的寒冬,我們不至于在水燭四下紛飛之際,瞬間白頭。
。ㄟx自《人民日報》20××年04月02日24版,有刪改)
11、根據文章內容,簡要概括水燭的形象特點。(4分)
12、請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13、文章第⑧段畫線句子引用了經典名句,試分析其妙處。(6分)
14、結合文章內容并聯系現實,談談你對本文作者創作意圖的理解。(8分)
答案:
11、充滿靈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表柔弱而內心堅韌;孤獨中彰顯著力量;柔弱而秀美;本真而質樸。(答滿4點即給滿分)
12、(1)內容上:既寫出了水燭在不知名的空間里潛滋暗長的特點,又寫出水燭的柔弱與秀美的形象特征,表達了作者對水燭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為后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張本。(3分)
。2)結構上:承上啟下,由上文對水燭形象的描寫轉入下文對由水燭引起的沉思與遐想的抒寫。(3分)
13、(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水燭堅韌的特性,表現了劉蘭芝對愛情的執著與忠貞。(2分)(2)意象優美,水燭由自然物轉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載物,綿綿不絕的情思與水燭與生俱來的氣質,交相輝映。(2分)(3)引用經典名句既增強了文章的文采,又豐富了文章的文學文化內涵,使得文章更厚重,更具詩意美。(2分)
14、本文中作者通過對充滿靈性、生命力旺盛、柔弱而堅韌、孤獨中彰顯著力量、本真而質樸的水燭形象與精神的抒寫和贊美,(3分)反思了當下人們復雜、浮華、虛化和迷亂的生活狀態,呼吁人們重構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回歸本真、質樸、堅韌的生活狀態。(5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高中語文燭照無人蒼茫時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閱讀理解附答案09-19
《北風乍起時》閱讀答案12-09
《又到麥浪翻滾時》閱讀答案09-27
火災發生時閱讀理解及答案03-07
余憶童稚時閱讀答案07-24
《又到槐花飄香時》閱讀答案09-02
《年羹堯鎮西安時.》閱讀及答案09-18
俞樾《王時翔》閱讀答案07-17
《當語言死亡時》閱讀練習附答案10-03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