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小匡》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時間:2020-07-03 13:40:4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管子·小匡》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管子·小匡》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jié)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執(zhí)枹,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痹唬骸肮芤奈嵊H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公曰:“然則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惫唬骸笆┎,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滨U叔曰:“君詔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愿請之以戮群臣。’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

  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魯人為殺公子糾。又曰:“管仲,讎[同“仇”]也,請受而甘心焉!濒斁S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魯君曰:“諾!睂⒐苤。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東縛而柙以予齊。

  【注】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糾。齊國內(nèi)亂,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隨公子糾奔魯。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有加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國不失秉秉:同“柄”,權(quán)柄

  C.君若宥而反之宥:寬恕

  D.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比:并列

  答案A

  解析A項中的加有“增加”的意思,但是考生可以根據(jù)語境加以推斷,“增加”的含義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再加,而在語境中沒有原來的標(biāo)準(zhǔn),所以可以推測“加”的其他動詞的含義,可以解釋為:施加。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精思傅會,十年乃成今乃用之,可乎

  B、其為君亦猶是也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C、、彼知其將反于齊趙嘗五戰(zhàn)于秦

  D、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卒廷見相加,畢禮而歸之

  答案D

  解析A項中“乃”的含義分別是“竟然”和“才”的意思,同樣是作副詞,但是可以透過語境推測出不同的含義;B項中的“其”,第一個其用作句首,做主語,應(yīng)為代詞,他,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詞,表示物主,他的;C項中的“于”均做介詞,前者表示動作的方向,可解釋為“到”,后一個可解釋為“和”;D項中的“而”均做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以解釋為“然后”“接著”“再”等義。

  10、下列各項中每句話都體現(xiàn)管仲是治國之能臣的一組是()

 、俜蚬苤,民之父母也。

  ②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垡奈崾苤,則魯能弱齊矣。

  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菥粲ㄗ趶R,則亟請之。

  ⑥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zhuǎn)、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②是將任用管仲的依據(jù),是執(zhí)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現(xiàn)管仲是治國之能

  臣,而是表現(xiàn)他是國家的忠臣。

  1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鮑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眾,勸說齊桓公予以任用,并設(shè)巧計使管仲回到齊國。

  B、魯國的施伯識破了齊國的計謀,勸魯候殺掉管仲,以絕后患,說明施伯很有遠見。

  C、鮑叔牙認(rèn)為,如果齊桓公不及時迎回管仲,管仲必將為魯國所重用,會削弱齊國的力量。

  D、本文表現(xiàn)了鮑叔牙知人能讓、舉賢薦能的品德,同時也反映了齊桓公重視人才、善于納諫。

  答案C

  解析C項中的信息“管仲必將為魯國所重用,會削弱齊國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意思是說“如果管仲接受魯國的任用,就會是齊國的力量削弱”是假設(shè)的情況,而不是“必將”被魯國任用。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譯文:

  (2)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

  譯文:

 。3)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來縛而柙以予齊。

  譯文:

  答案(1)如果一定要使國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們將要任用管仲,一定不會(把管仲)交給我們。

  (3)在這種情況下魯國國君就沒有殺(管仲),于是(把他)活著捆綁起來用木籠裝著交給齊國。

  解析(1)“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在這里就要譯成“如果一定要治理國家”那么和后文不連貫,且不合常理,因為管仲未到任時齊國也在管理國家,所以要主要到效果“管理得好”。這個意思是從與“亂”相對的詞義上來理解,所以應(yīng)該是使動用法“使……治”解釋成“使……治理得好”!皠t非臣之所能也”注意是判斷句式,要翻譯出來。“其唯”是兩個詞,其,語氣副詞,表揣測語氣,譯為大概、恐怕;唯,只有。

 。2)“必不吾予也”是一個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句式現(xiàn)象,正常的語序應(yīng)該是“必不予吾”,還要注意省略現(xiàn)象,就是“予”的對象——管仲。

 。3)“于是”是個古今異義詞,翻譯的時候要注意分解成兩個詞“于”和“是”,解釋成“在這種情況下”!吧鷣怼币彩枪沤癞惲x詞,“生”這里是修飾動詞“來”,解釋成“活著”;而“來”在這里應(yīng)該為使動用法,“使……來”,可譯成“交來、送來”!拌浴蔽闹杏凶⑨尅,在句中作動詞,用木籠裝著!耙杂椠R”中的“以”是目的連詞,可以為“來給齊國”。

【《管子·小匡》閱讀練習(xí)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沁園春》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2-19

背影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2-18

《勸學(xué)》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6-12

《手藝》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1-13

《郢書燕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0-20

《攢錢》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8-13

《心術(shù)》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7-18

《離騷》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7-16

《城南》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3-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日本十八禁黄无遮禁在线视频 |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