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閱讀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
生十年,父洵①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②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嘉祐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后以書見修③,修語梅圣俞④曰:“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注釋】①洵:指蘇軾的父親蘇洵。②范滂:東漢人,以清節聞名,不惜以死護名節。其母亦深明大義。③修:指歐陽修。④梅圣俞:北宋詩人。
閱讀練習一
11、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與“吾顧不能為滂母邪”中的“顧”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B、王顧左右而言他
C、顧野有麥場 D、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⑵與“比冠,博通經史”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欲把西湖比西子 B、其兩膝相比者
C、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D、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13、請寫出本文所含的一個成語:(2分)
14、下列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蘇軾從小接受母親良好的家庭教育。 B、蘇軾以范滂為榜樣得到母親的鼓勵。
C、蘇軾與歐陽修是同時代的青年才俊。 D、蘇軾憑自己的真才實學讓眾人信服。
參考答案一
11.(4分,各2分)(1)A (2)D
12.(3分)蘇軾聽到古今盛衰的歷史,總是能說出其中的要義。
13.(2分)出人頭地(出一頭地)
14.(3分)C
閱讀練習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比冠,博通經史。
B.軾詣武衛營,呼卒長
C.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
D.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詣:到。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則對,不通則錯。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等。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蘇軾“才學高”的一組是(
①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
③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⑤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
A.②③⑥
【答案】A
【解析】(③⑥均是從側面表現蘇軾的才學,②是直接表現,①是說蘇軾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話,④是蘇軾守城的決心。)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聽完母親講的故事,就能復述出大意來,很小就表現出了才能。
B.蘇軾寫信給歐陽修,歐陽修看到信后,說他自己應該避開,從而讓蘇軾出人頭地,表達了對蘇軾的贊美。
C.蘇軾路過金陵,拜見王安石,勸說王安石要敢于進諫,來報答皇上對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讓王安石生氣。
D.蘇軾的才學受到歐陽修稱頌,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贊,可惜他最終沒有得到重用。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很讓王安石生氣”錯,王安石沒生氣,他們二人談得很融洽。
做本題要對照原文,注意細節,關注人、事、時、地。命題者通常在大體正確的內容概括分析中設置一兩處微小的不正確表述來干擾考生。設題“雷區”有:曲解文意(錯解關鍵詞)、無中生有(文中無此信息)、張冠李戴(寫錯做事者)、移花接木(不同時、地等做的事攪亂混編)、以偏概全(一點缺點,全盤否定)、言過其實(過高褒揚或貶低)等。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5分)
(2)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起大獄。(5分)
【答案】
(1) 河水將要毀壞城墻,事情很緊迫,即使是禁軍也暫且為我(守住徐州)盡點力。
(2) 如今西邊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見停戰,東南地區發生多起刑獄事件。
【“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父與女》閱讀答案06-12
父與女閱讀答案11-26
《二十年以后》閱讀答案03-25
《三十年的分量》閱讀練習及答案11-18
白居易《春生》閱讀答案06-25
《中等生》閱讀答案06-05
《寒夜生花》閱讀答案04-17
《生》小說閱讀題及答案06-16
《南宮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