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饅頭》的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知識,從而可能改變命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童年的饅頭》原文:
如今的幸福時光使我欣慰,童年的饅頭不過有時心底也會泛起一縷兒時的苦澀。那時候,娘拉扯著我和妹妹,家里窮得叮當響。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學,六歲的妹妹在家燒鍋做飯,背著那個比她還高半截的竹簍打豬草,娘起早摸黑掙工分,日子清貧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燈籠花。
有年“六一”,學校說是慶祝兒童節,每個學生發三個饅頭。我興沖沖地對娘和妹妹說,明天發饅頭,妹妹一個,娘一個,我一個。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學校真的蒸了饅頭。開完典禮,手里多了片荷葉,荷葉里是三個熱騰騰的饅頭。
回家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發出咕咕地叫聲。吃一個吧,我對自己說,于是先吃了自己那個。三兩口下去,嘴里還沒品味兒,饅頭已經不見了。又走了一點,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剛才更厲害。咋辦?干脆,把娘的那個也吃了,給妹妹留一個就是,娘平時不是把麥耙讓給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湯嗎?娘說過,她不喜歡麥耙呀!……
我回到家時,呆呆地看著手中空空的荷葉,里面連饅頭屑也沒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樣進了門,怎樣躲開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沒吭聲。
呆立間,同院的二丫娘過來串門,老遠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帶饅頭回來了嗎?你看我家三丫,發三個饅頭,一個都舍不得吃,餓著肚皮給我帶回來了!”
娘從灶間抬起頭,“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饅頭全帶回來了!你看嘛——”娘說著打開鍋蓋,鍋里竟奇跡般地蒸著五個熱騰騰的白中帶黃的大饅頭!“你看,人 家 老師說我家平娃學習好,還多獎勵了兩個呢!”
二丫娘看著我,我慌亂地點點頭。
那天晌午,娘把饅頭分給我和妹妹,淡淡地說:“吃吧,平娃,不就是幾個饅頭嘛!”
妹妹大口大口咬著饅頭,我卻哇的一聲哭了。
后來,我發現,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結束了。
《童年的饅頭》閱讀題目:
1、說說文章第一句話的作用。
2、面對學校發的三個饅頭“我”最先的想法和最后的結果怎樣?
3、媽媽不僅騙二丫娘我帶回了饅頭,還多說了兩個,其用意是什么?
4、為什么,我哇地一聲哭了?
5、為什么說我的童年在那一天結束了?
《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
1、勾起回憶,引出下文
2、準備我、妹妹、媽媽一人一個,最后都吃完了
3、證明她的孩子不但誠實,還學習成績優秀,為我“撐面子”
4、媽媽的所作所為令我愧疚不已,情不自禁
5、那一天,我告別了無知和幼稚,告別了童年生活
《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僅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學習進步!
童年的饅頭閱讀理解及答案
如今的幸福時光使我欣慰,不過有時心底也會泛起一縷兒時的苦澀。那時候,娘拉扯著我和妹妹,家里窮得叮當響。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學,六歲的妹妹在家燒鍋做飯,背著那個比她還高半截的竹簍打豬草,娘起早摸黑掙工分,日子清貧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燈籠花。
有年“六一”,學校說是慶祝兒童節,每個學生發三個饅頭。我興沖沖地對娘和妹妹說,明天發饅頭,妹妹一個,娘一個,我一個。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學校真的蒸了饅頭。開完典禮,手里多了片荷葉,荷葉里是三個熱騰騰的饅頭。
回家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發出咕咕地叫聲。吃一個吧,我對自己說,于是先吃了自己那個。三兩口下去,嘴里還沒品味兒,饅頭已經不見了。又走了一點,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剛才更厲害。咋辦?干脆,把娘的那個也吃了,給妹妹留一個就是,娘平時不是把麥耙讓給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湯嗎?娘說過,她不喜歡麥耙呀!……
我回到家時,呆呆地看著手中空空的荷葉,里面連饅頭屑也沒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樣進了門,怎樣躲開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沒吭聲。
呆立間,同院的二丫娘過來串門,老遠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帶饅頭回來了嗎?你看我家三丫,發三個饅頭,一個都舍不得吃,餓著肚皮給我帶回來了!”
娘從灶間抬起頭,“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饅頭全帶回來了!你看嘛——”娘說著打開鍋蓋,鍋里竟奇跡般地蒸著五個熱騰騰的白中帶黃的大饅頭!“你看,人家老師說我家平娃學習好,還多獎勵了兩個呢!”
二丫娘看著我,我慌亂地點點頭。
那天晌午,娘把饅頭分給我和妹妹,淡淡地說:“吃吧,平娃,不就是幾個饅頭嘛!”
妹妹大口大口咬著饅頭,我卻哇的一聲哭了。
后來,我發現,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結束了。
輕松一練
1、給帶點的字注音。
苦澀( ) 晌午( ) 掙工分( )
2、照樣子,寫詞語。
熱騰騰
3、按文章內容填空。
我在( )那天,把學校發的三個饅頭( ),母親用事先( ),使我( )。
4、“里面連饅頭屑也沒一星了”,從這“一星”你感受到了什么?
5、發揮想象,把“我”怎么吃第三個饅頭的情形寫下來。
6、“娘平時不是把麥耙讓給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湯嗎?娘說過,她不喜歡麥耙呀!”“娘”真的不喜歡吃麥耙嗎?她為什么這么說?
7、“我”明明并沒有拿回學校發的三個饅頭,為什么“娘”對二丫娘說“我”拿回了饅頭?
8、“我”在兒童節,把學校發的三個饅頭全部吃光的行為值得原諒嗎?
9、為什么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結束了?
答案:
1、被一種叫做母愛的情感深深感動,或被“我”無法戰勝饑餓而無信的愧疚刺痛著心。(意思對即可)
2、不是。如“我興沖沖地對娘和妹妹說:明天發饅頭,妹妹一個,娘一個,我一個”說明“我”心里裝著娘和妹妹。
3、第一次是欣慰的笑,第二次是掩飾尷尬的笑(寬慰的笑,無奈的笑)。
4、饑餓中的母愛,使“我”真正懂事了,從此懂得真正去關愛自己的家人和別人,“我”承受了本不是自己的年齡應該承受的艱辛,長大了。(意思對即可)
5、這是善意的謊言,是娘對女兒深愛的表現,她不希望讓女兒喪失自尊(言之成理即可)。
【《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童年的饅頭》的閱讀答案10-17
《飛翔的饅頭》閱讀答案07-23
林清玄《買饅頭》閱讀及答案10-04
《拾饅頭的父親》閱讀答案11-09
黑饅頭閱讀及答案參考10-09
《一個饅頭》閱讀答案08-28
《一個饅頭》閱讀理解及答案07-23
《第八棵饅頭柳》閱讀答案07-28
《筆墨童年》閱讀練習及答案10-31
關于高爾基的《童年》閱讀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