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的散文詩鄉愁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余光中散文詩
余光中,我們祝你一路走好,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余光中散文詩,歡迎閱讀!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鄉愁
鄉愁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拓展內容
初識余光中不僅僅是詩人是因為《讀者》,大概是在2010年的哪一期上,登了一篇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四月,在古戰場》。我向來是不讀散文的,總覺得節奏太慢,溫溫吞吞,既不浪漫也不狂放。但是先生的這一篇讓我看到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世界,他還是寫鄉愁,卻不再是呻吟的海棠紅、淺淺的海峽,原來與海峽與大陸有關的鄉愁都變成了在異域他國萬里無期的懷念。
四月,在古戰場。老人匍匐在早春乍暖還寒的草地上,腦海中卻都是江南的春天,江南的纏綿小調不是美國的唱詩班的情愫。江南的揚子江飲過的血比美國孩子飲過的可口可樂還要多。昔日的皓腕現在凝的已經不是霜雪,倒是雙鬢已然風鬟霧鬢。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雨天,畫船聽雨眠。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或許說我太年輕,未曾體會到在世界另一端冷眼看故國桃花的滋味,也不曾作為七旬老者看異國的情人十指交纏的約會,但是我試著理解,想象著怎樣在屬于圖把書的土層里掘出一個故鄉的春意。
或許還有一位不在像少女婀娜卻已豐腴慈祥的妻子應伴于身側的,可是時光早早就以催人老,徒留煢煢老者在冰意未消的美洲大陸上踽踽獨行。看到老者在科爾維克上校的雕像前站定,看他想順著馬尾攀援而上卻再沒有年輕的力量,只好匍匐與草上的時候,無可奈何,為何讓這樣的一個人漂流異鄉。二十世紀的短兵相接早已不在,他卻在這靜謐地有鳥雀飛翔的野外看到了曾經巧笑言兮美目盼兮的宓宓,佳人可以回到故里了,可是自己呢,獨在異鄉為異客要到什么時候呢,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東西南北都被大洋重重隔住的悲哀怎么樣再能承受得住。
后來,有種習慣,喜歡讀余光中了。
喜歡看他論詩論散文的區別。散文是妻子,詩是情人。情人談情、浪漫,強烈情感的迸發離不開她,相比之下妻子也可以用來談情說愛,但是由于家務太重,當完成那些瑣碎的雜物之后便沒了談情的時間,能偶爾浪漫一下就不錯了。也許真是這樣吧,但是誰能與情人一輩子呆在一起呢,年少氣盛不過就那么一段時光,妻子確實一輩子的承諾呢。其實我個人認為妻子完全可以把家務和浪漫緊密相聯系,為什么不能在打掃好屋子之后給屋子擺上玫瑰,在陽臺上播下常春藤的種子,從廚房出來之后脫下圍裙穿上禮服,頭上別上芙蓉?作為散文的妻子同樣可以艷光四射不遜情人,我們只需要更多一點點對生活的熱愛和體驗而已,一點點就足以改變。我想史鐵生的地壇該是很出色的妻子。
在讀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他的學識和經歷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幾乎所有西方或者說歐洲的名家、大家、小家的作品他都了若指掌,我不知道只是否與他出國留學息息相關,只是我很慚愧,我所了解的那些西方文學的知識他在一本書里面就給我概括完了。甚至有那么多不知名的詩人的佳作他都通曉。英國詩人薩松曾有句名言——我心里有猛虎在輕嗅薔薇。發現余光中先生與我的愛好還相似點呢,非常非常的愉快。
讀一遍《余光中散文集》,想再讀一遍,再讀兩遍……
【余光中散文詩】相關文章:
余光中的散文詩鄉愁08-05
余光中的中秋08-20
余光中簡介08-07
余光中的《絕色》07-31
余光中散文精選08-15
余光中散文07-09
名人余光中05-21
余光中 中秋07-15
余光中《鄉愁》09-11
《還鄉》 余光中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