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詩歌鑒賞

時間:2024-10-09 08:57:52 雨巷 我要投稿

《雨巷》詩歌鑒賞

  引言:《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雨巷》是戴望舒的經典作品,讀完讓人感覺唇齒留香,余韻無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巷》的詩意精神,歡迎大家閱讀!

《雨巷》詩歌鑒賞

  《雨巷》鑒賞一

  一、音樂感強

  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墻黑瓦的建筑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透露著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后,詩中出現了一段詩人的內心獨白。

  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并非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象而創造出來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

  詩中所寫的雨巷里,本來只有詩人一個人獨行;自“丁香姑娘”出現后,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在有兩個各自孤獨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也正是詩人當時所想知道的。

  她終于向詩人走近了,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后,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當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里實際上是不愿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原因,她卻不得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后,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么令人遺憾的事啊!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

  等到走過一道“頹圮的籬墻”──這“頹圮的籬墻”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征──,“丁香姑娘”終于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并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

  詩人一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后,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自彷徨。

  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后一節,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二、在寫作手法上的特色

  1、法國象征主義手法和中國傳統詩歌意象的完美結合:

  我們看到:這首詩表面上所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無言地分離的事

  以及這件事在他們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動。我們可以相信:詩中所寫的事件是以詩人生活中的類似的現實事件為基礎的;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難看出:詩中所寫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

  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詩人的'理想愛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詩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條現實的江南城市梅雨季節的小巷外,同樣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頹圮的籬墻”則又是愛情失敗或理想破滅的一個微觀層次的象征)。至于“雨巷”中兩個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個真實的愛情事件的再現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這一精神歷程的象征。而詩人在詩中所抒發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詩人對于愛情失敗的詠嘆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對于理想破滅的悲悼。

  由于在象征中本體不出現,因而,接受者對于喻體暗中所指的本體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時有多種理解的,這就造成了象征意義的不確定性。與科學和理論活動(追求語義的精確性和單義性)不同,在詩歌創作和欣賞活動中,人們往往追求意義的豐富、多樣乃至含糊、隱秘,象征手法的運用正是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戴望舒深受法國象征詩派的影響,對象征主義的創作手法贊賞不已,這首詩就是他運用象征主義手法來創作漢語白話新詩的一個成功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戴望舒所采用的全面的象征主義詩歌創作方法雖然可以說主要是從法國引進的,但他所用的象征形象或意象(喻體)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乃至中國江南式的。因為:詩中用來形容“姑娘”的“丁香”是中國古代詩歌常用的一個象征形象;詩中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則是中國江南城市所具有的典型風貌;出現在江南城市的“雨巷”中“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顯然是一個具有中國江南特色的女性形象。詩歌內容上的徹底的中國化和表現手法上的全面的西方化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首詩的一般中國讀者也能較為輕松地讀懂這首詩的大致內容,而不像面對某些食洋不化的現代派詩歌那樣感到不知所云。由此,我們可以說,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是法國象征主義的詩歌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的詩歌意象完美結合的一個成功典范。

  2、音樂手段的成功運用和詩歌音樂美的成功創造:

  《雨巷》在語音層面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它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這種音樂美,主要是由詞句的復沓和韻腳的有規律反復等手法的運用所造成的。詞句的復沓,如:該詩的最后一節除了將第一節中的“逢著”改為“飄過”外,其它詞句完全一樣;這種起結復見的做法不僅使全詩在內容上首尾呼應,而且使基本相同的一段語音流在詩中重復出現,從而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感。

  此外,該詩的每一節都有詞句的復沓;如:首尾兩節的“悠長、悠長”這種詞句的復沓在詩中的反復運用以及某些復沓形式在詩中的前后呼應,使這首詩具有相當強烈的音樂性。韻腳的有規律的反復:全詩共七節,每節六行,每行字數長短不一但總體上又是有規律地重復的。


【《雨巷》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戴望舒雨巷詩歌鑒賞07-06

戴望舒《雨巷》詩歌鑒賞04-24

《雨巷》鑒賞10-10

《雨巷》內容鑒賞01-18

《雨巷》課文鑒賞04-24

戴望舒《雨巷》文學鑒賞05-06

戴望舒《雨巷》藝術鑒賞04-16

雨巷戴望舒詩歌07-19

《雨巷》詩歌賞析12-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一本在线观看视频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