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雨巷》優秀教案

時間:2024-06-08 15:40:24 雨巷 我要投稿

新課標《雨巷》優秀教案

  【學情分

新課標《雨巷》優秀教案

  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高中語文第一冊即為詩歌單元,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一些優秀詩篇。《雨巷》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屬于必修課。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這又契合了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高在此前已積累了一定量的中國古典詩詞,但詩歌的閱讀,大多還只停留于讀懂字面意思以及熟讀成誦的階段,并未深入詩歌意境,用心體會詩人情感。因此,在教學時運用誦讀的方式,老師從旁點撥指導,學生反復朗誦鑒賞詩歌之美。

  【教材分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收到這首詩以后說這道詩替新詩底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詩人”的稱號。《雨巷》中那條悠長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像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迷惘感傷又有所期待的情懷,給人一種朦朧幽婉的美感。

  《雨巷》作為“五四”后區別于傳統詩詞的新詩,《雨巷》仍然保留著古典詩詞的許多特征,如典雅的意象、音韻諧美的詩歌語言,以及高下抑揚、回環往復的內在情感結構等,這些特征構成了本詩精致幽美、委婉悠長的獨特韻味。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畫面美、音樂美,從而體會整體意境所呈現的朦朧幽婉之美。

  2、了解詩中 “丁香”“雨巷”等意象的象征意義及文本象征手法的運用。

  3、學會劃分詩歌節奏,標出押韻,進行朗讀訓練并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及對意象的把握體味詩歌的內涵。

  教學難點:理解詩中丁香姑娘這個意象的象征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前面學習的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催人奮進,有一種博大雄渾的美感。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給人感覺截然不同的詩。

  二、整體感知

  1、聆聽配樂朗讀,并思考:詩歌給人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明確:讓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

  2.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

  全詩共出現了哪些意象?它們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 (1)明確詩中意象有:油紙傘、雨巷、丁香、姑娘、我

  (2)點撥:意象較多,要梳理它們之間的聯系,可分解為兩兩之間的聯系——

  ①油紙傘與雨巷 ②丁香與姑娘 ③姑娘與我

  (3)理解油紙傘與雨巷之間的聯系:其一,因為下雨,所以撐傘,油紙傘和雨巷在“雨”這一點上聯系了起來;其二,雨巷是人物活動的背景,是寂寥的,油紙傘則在這寂寥的背景上撐出了一方自我的天地。油紙傘和雨巷,構成了詩的空間畫面。

  (4)理解丁香與姑娘之間的聯系

  明確:丁香和姑娘是喻體和本體的關系,這個姑娘有著丁香的某些特點——顏色、芬芳、憂愁(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顏色(白、淡紫:)是冷色調的淺色;香氣:是清淡而非濃烈的;憂愁:心門緊閉的丁香結,像一位含愁的少女。

  丁香與姑娘實際上是一個意象:丁香姑娘,意象本身凸顯出一種內斂含蓄的古典美。

  (5)理解丁香姑娘與“我”之間的聯系

  明確:丁香姑娘是“我”追尋的對象,并非真實的,而是心造的幻影。

  三、細讀文本,把握情感結構

  1.詩中有哪些語句表明了“我”追尋丁香姑娘的過程? 明確:希望逢著;走近、走近;遠了、遠了;希望飄過

  可見詩中的情感是先由弱漸強,又由強漸弱,可借用五線譜標記旋律強弱的符號“<”、“>”來表示。

  2.學生朗讀詩歌第一節與第七節

  3. 第一節是情感由弱漸強的起點,第七節是情感由強減弱的終點。在這兩節中,詩人都用了“希望”這個詞,但所希望的卻不同——第一節是希望逢著,第七節是希望飄過。請分這兩種“希望”有何不同?

  明確:希望逢著:單純的希望

  希望飄過:失望與希望相混合的感情。因“飄過”沒有重量感,形象地表

  現了希望落空時的內心狀態,然而落空之后又生出新一輪的希望,所以詩人情緒的流動不是由希望到失望的簡單的變更,而是希望與失望的循環。

  4.聯系丁香姑娘是詩人心造的幻影這一特點,觀察這首詩的結構,思考此詩在詩境轉換上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第一節、第七節是真實之境,二至六節是幻境。詩境是真與幻的循環。

  5.用音樂旋律類比此詩的情感結構

  情緒的強弱起伏,構成抑揚,希望與失望的循環,以及真與幻的循環,構成回旋。抑揚與回旋本是音樂旋律的特點。

  提問一名會演奏樂器的同學,明確:單個的音符要構成旋律,音符之間的組合就要體現出高低、強弱的起伏變化;就一首樂曲而言,主旋律要得到突出,常用的手法是變奏與復現。

  小結本詩內在的情感結構:在這首詩中,第七節就是對第一節的復現。整首詩的情感流動具有抑揚和回旋的特點,有一種時間流動中的音樂美。(板書:時間之樂)

  6.請七位同學朗讀全詩,每人讀一節,注意讀出內在情感的音樂美

  拓展訓練:

  請兩位同學分別用第一人稱、散文的形式、詩的語言簡單的為我們復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間的故事梗:(注意環境、景物、動作、肖像、心理等描寫方式的運用,不超過200字,準備2分鐘)

  “我”: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著,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濕的。我的心在期待著,期待著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來。奇跡竟然發生了,她出現在巷子的另一頭,也撐著一把油紙傘,穿著紫色的長裙,輕輕而來,如同一個紫丁香般的夢。這姑娘似乎給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機, “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飄過了我的身邊,一個照面間,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靜靜地隱去。消了顏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沒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悵。

  “丁香姑娘”: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著,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濕的。我心里想著,或許會遇到一個著青色長衫的男子,戴著細黑邊眼鏡,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里,漸漸有一種孤寂從心底升起,我望著巷子的另一頭,他竟然來了,正是我想象的樣子,看上去他是那樣的憂愁,也許他只是想遇著一位寧靜、美麗、多愁的女子,在相錯的剎那,讀她哀怨的眼神;相錯之后,讀她輕甩的發。然后,以他多情的心靈作一篇淡紫色的詩章,登在某一報刊的某一個角落給那個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給自己一份凄美的靈感。如果不是這樣,我走過他的身邊的時候,他怎么沉靜得如同一粒水滴。

  四、課文小結:

  我們懷念戴望舒,不僅僅為他的詩,也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剛才我們虛擬了當時的情景,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真的撐著油紙傘,在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里,去親身體驗和領悟他的憂郁和傷情。

  附: 板書設計

  意 象 意義 與 情感 主 題 油紙傘 獨立消魂 雨巷 破敗空寂

  冷漠 凄清 惆悵

  丁香 人生理想 理想幻滅

  美好事物 人生空虛

【新課標《雨巷》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新課標雨巷優秀教案03-23

新課標《雨巷》教案03-29

雨巷新課標教案03-23

新課標 雨巷 教案03-23

《雨巷》優秀教案04-17

《雨巷》 優秀教案03-25

戴望舒《雨巷》優秀教案10-27

《雨巷》教案04-20

《雨巷》優秀教案(精選11篇)04-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无卡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第九在线 | 亚洲制服丝精品在线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友自拍 | 日本久久午夜不卡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四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