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寓言 哲理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它以很簡單的故事寄托生活真理,往往有很明顯的教育意義。
哲理寓言故事一:盲鰻
洋中有一種鰻魚,叫做盲鰻。為什么叫“盲鰻”呢?因為這種鰻魚一對細小的眼睛暗淡無光,看起來如同“瞎”了。在弱肉強食的大海中,體小、“盲”眼的盲鰻境況按說該朝不保夕、岌岌可危了。
其實不然,對某些生物而言,盲鰻的生存雖謹小慎微,如履薄冰,豈料正因其小,它卻成了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鯊魚的克星。當鯊魚張開大口朝魚群襲來,眾多魚群紛紛逃避時,盲鰻反而靠了上去。盲鰻的嘴有個橢圓形的吸盤,里面長滿銳利的牙齒,盲鰻用吸盤式的嘴吸附在鯊魚體外,不知不覺中鉆進了鯊魚體內。
進入鯊魚腹中的盲鰻開始吞食鯊魚的內臟,細小的盲鰻食量很大,每小時吞食的東西相當于自身重量的兩倍。鯊魚忍受著劇痛,卻完全拿鉆進自己體內的這個小東西沒有辦法,最后,慢慢地被盲鰻從里到外吃掉。
這世上,沒有真正意義的弱者,有的只是軟弱的心理和方式。
哲理寓言故事二:獅子
獅爸爸捕殺獵物那出色的雄姿后,問:“老爸,我要多少年才能像您那樣,成為一只名副其實的百獸之王呢?”
獅爸爸說:“至少10年。”
獅寶寶說:“10年時間太長了關于動物的哲理寓言小故事關于動物的哲理寓言小故事。如果我付出雙倍的努力,需要多長時間呢?”
獅爸爸回答說:“20年。”
獅寶寶又問:“如果我夜以繼日地練習呢?”
獅爸爸回答說:“30年。”
獅寶寶灰心了,他不解地問老爸:“為什么我每次說更加努力,您反而告訴我需要更長的時間呢?”
獅爸爸說:“當你一只眼睛只顧盯著目標時,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尋找道路了。”
哲理寓言故事三:做只聰明的`鳥
傳說在深山里有一座棲息著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藍清澈,湖邊林木蓊郁、繁花似錦,景色十分美麗。
湖邊的林木中,有一棵樹特別高大,枝葉非常茂密,很適合鳥兒筑巢安居;一段時間后鳥兒繁殖得愈來愈多,鳥巢占滿了整棵樹。
由于這棵大樹的樹枝茂盛得延伸至湖面,鳥糞常掉落湖中,經年累月,整個湖被污染得骯臟混濁,湖神終于大為震怒,湖水翻騰不已,冒出熊熊烈火,想要燒毀這棵樹。
鳥群中的鳥王趕緊命令所有鳥兒飛離大樹,大部分鳥兒都追隨鳥王飛走了,但是有些鳥兒心存僥幸,以為烈火不會持續很久,堅持不肯離開,最后都被大火燒死了。
凡夫的心態往往剛強傲慢,即使明知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仍縱容自己任意地背道而行,召來禍患與懊悔。唯有去除任性輕浮的習氣,謙虛地接受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教育,才能活得光明又幸福。
【動物 寓言 哲理】相關文章:
有關動物的寓言12-26
高傲的大雁【哲理寓言】12-15
哲理寓言故事:火焰12-08
動物寓言作文9篇01-19
編寫動物寓言故事12-23
編寫動物的寓言作文12-14
趣味動物寓言故事12-08
寓言哲理小故事15篇12-29
哲理寓言故事(15篇)12-28
哲理寓言故事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