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轅北轍寓言成語的故事
《南轅北轍》寓言故事出自于《戰國策·魏策四》,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于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只能離楚國越來越遠了。
【注音】nányuánběizhé
【成語故事】
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趕著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為什么要向北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我的路費很充足。'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
現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諸侯,辦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豈不知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出處】猶至楚而北行也。《戰國策·魏策四》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背道而馳
【相反詞】有的放矢
【成語例句】
1、第三,方向的配合各人合作,必須趨向同一方向,而后可生效果,否則南轅北轍,必難成功。
2、如果讓一個企業不需要的機構"加強服務",同時又強調加快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改革,豈不是自相矛盾南轅北轍。
3、近年來盛行的"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的招商活動已經產生變異,文體熱熱鬧鬧,經貿冷冷清清,南轅北轍,本末倒置。
4、追流溯源,追到"新民主主義制度";又山高水長,簡括出兩條"南轅北轍"的建國思路。
主人公介紹
季梁,春秋初期隨國大夫,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是我國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開儒家學說先河的重要學者。
魏王,戰國時代大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正式稱王,更改元年,至前225年秦將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城,水淹三月,城內死傷無數,“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成語南轅北轍的造句
1、我們做事要考慮方法,不要南轅北轍。
2、說了大半天,兩個人的見解仍然南轅北轍,無法協調。
3、他倆的個性南轅北轍,根本談不攏。
4、在這件事上,我們想法南轅北轍,恐怕無法合作。
5、后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南轅北轍",比喻一個人的行為和他的目的正好相反。
6、我讓你去日本出差,你竟然跑去北京,天啊,真是南轅北轍。
7、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構想,可說是南轅北轍,全不相干。
8、他不按老師所說的方法進行鍛煉,因而南轅北轍,根本達不到目的。
9、只有目標明確,才不會南轅北轍。
10、他們夫妻一在大陸,一在國內,南轅北轍,總難聚在一起。
11、想成功卻又不努力,豈非南轅北轍?
12、她和你的性格對比起來真是南轅北轍。
13、他這人做事總是南轅北轍。
14、起先我害怕的是我們的思想從此將南轅北轍,但隨后因為他不再談及打坐及修行的事,而使我幾乎忘了這個曾發生在我丈夫生活中的巨大變化以及所帶給我的困擾。
15、既然我倆想法南轅北轍,看來只有拆伙了。
16、兩個人在創作方法上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寓言成語的故事】相關文章:
南轅北轍的寓言小故事09-16
寓言成語故事07-20
成語寓言故事09-05
成語寓言故事精選06-15
寓言故事成語09-16
成語寓言故事09-01
寓言成語故事葉公好龍09-15
簡短的成語寓言故事10-22
寓言故事成語大全06-15
成語寓言故事口蜜腹劍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