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忍辱負重寓言故事
忍辱負重寓言故事1
“忍辱負重”這則成語的忍辱是忍受屈辱;負重是承擔重任。能夠忍受屈辱,承擔重任。帶有贊揚的意思。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譜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公元221年,蜀主劉備不顧將軍趙云等人的反對,出兵攻打東吳,以奪回被東吳襲奪的戰(zhàn)略要地荊州(今湖北江陵),并為大意失荊州而被殺的`關羽報仇。東吳孫權派人求和,劉備拒絕。于是孫權任命年僅38歲的陸遜為大都督,率領5萬兵馬前往迎敵。
次年初,劉備的軍隊水陸并進,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在長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設置了幾十處兵營,聲勢十分浩大。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又占據(jù)有利地形,便堅守陣地,不與交鋒。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軍包圍,要求陸遜增援。陸遜不肯出兵,并對眾將說,夷道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等我的計謀實現(xiàn),那里自然解圍。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又不援救夷道,以為他膽小怕戰(zhàn),都很氣憤。眾將領中有的是老將,有的是孫權的親戚,他們不愿聽從陸遜的指揮。于是陸遜召集眾將議事,手按寶劍說:“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畏懼他。現(xiàn)在他帶兵來攻,是我們的勁敵。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同心協(xié)力,共同消滅來犯敵人,上報國恩。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主上拜我為大都督,統(tǒng)率軍隊,我當克盡職守。國家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就是因為我還有可取之處,能夠忍受委屈,負擔重任的緣故。軍令如山,違者要按軍法從事,大家切勿違反!”陸遜這一席話,把眾將領都鎮(zhèn)住了,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
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zhàn),時間長達七八個月。直到蜀軍疲憊不堪,他利用順風放火,取得了最后勝利。劉備逃歸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負重寓言故事2
天高云淡,月明星稀。遠行的天鵝嗚叫著從空中掠過。
天鵝的叫聲喚醒了潛伏在巖石底下的癩蛤蟆,他們開始忙碌起來了。
癩蛤蟆是莊稼的衛(wèi)士,他們瞪大雙眼,在菜地里夜巡。無論是小爬蟲或者小飛蛾,全都逃不過他們閃亮的眼睛。只要它們稍一動彈,便被癩蛤蟆發(fā)現(xiàn)了目標。別看癩蛤蟆一付呆頭呆腦的樣子,到了節(jié)骨眼上可一點也不含糊:一個騰躍,凌空彈起,等到落地時,扁平寬闊的`大嘴巴里一定銜著獵物。
為了捕捉更多的害蟲,癩蛤蟆開展了除蟲大競賽。他們打趣地把那些空中捕獲的小飛蛾稱作“天蛾”,可得lo分;他們又把那些地面捕獲的害蟲戲稱為“地蟲”,只能得5分。為了能得高分,他們爭先恐后躍上空中捕捉“天蛾”,興致勃勃地高喊著:“吃天蛾肉啰!”
小爬蟲和小飛蛾對癩蛤蟆恨之入骨,便一齊出動大肆造謠,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啰。這事被幸災樂禍的烏老鴉知道后,便把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故事添油加醋地渲染得有聲有色。癩蛤蟆非常委屈,他們再三辯白:“我們想吃的是天蛾肉,而不是天鵝肉!”“蛾”與“鵝”兩個同音不同義的字口頭很難講清楚,所以誰也聽不懂他們的辯白。
有一天傍晚,一群天鵝飛落在野地歇腳,烏鴉立即警告道:“快快逃命吧,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啰!”癩蛤蟆趕緊解釋:“天鵝姐姐,別誤會,我們想吃的是天蛾肉啊!”天鵝一聽,啊,癩蛤蟆自己都承認了,那還有假!天鵝驚叫一聲,一齊飛向高天,他們一路驚叫:“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啰!”
于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幾乎成了無可辯駁的事實,就是跳進清水池塘也難以洗刷這不白之冤了。所以不論是誰見了癩蛤蟆總是嗤之以鼻:“哼,這付模樣,也想吃天鵝肉呢!”癩蛤蟆不想再辯白了,只有任憑別人嘲笑、譏諷。大白天,他們盡可能躲避人群,鉆進陰暗角落,好象真的問心有愧,羞于見人。可是到了晚上,他們仍然悄悄到菜地巡邏。他們接連騰躍,捕捉飛蟲,他們一絲不茍地履行莊稼衛(wèi)士的職責。小爬蟲和小飛蛾挖苦道:“癩蛤蟆,你想吃天鵝肉的黑鍋還背在身上,何必那么認真啊?誰能理解你們的一片苦心呢!”
“消滅害蟲是我們的天職,個人榮辱畢竟是小事啊!”癩蛤蟆理直氣壯地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最難的是身背黑鍋卻依然忠于職守!盡管我們的外表丑陋不堪,但是我們要追求的正是這種崇高境界啊!”
【忍辱負重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打鳴的母雞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09-24
經典寓言故事11-07
寓言故事08-27
中國寓言故事與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05-29
獅子與蚊子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青銅獅子05-31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09-19
國內寓言故事精選07-13
古代經典寓言故事09-24
寓言故事:戰(zhàn)勝01-21
寓言故事的圖畫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