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

時間:2024-08-25 09:30:32 寓言 我要投稿

古代寓言故事(集合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代寓言故事(集合15篇)

古代寓言故事1

  好諛亡國

  虢(guo)國的國君平日里只愛聽好話,聽不得反面的意見,在他的身邊圍滿了只會阿諛奉承而不會治國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國終于亡國。那一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散,沒有一個人愿意顧及國君的,虢國的國君總算僥幸地跟著一個車夫逃了出來。

  車夫駕著馬車,載著虢國國君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車夫趕緊取過車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糧,讓國君吃喝。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飽喝足后,便擦擦嘴問車夫:

  “你從哪里弄來這些東西呢?”

  車夫回答說:“我事先準備好的。”

  國君又問:“你為什么會事先做好這些準備呢?”

  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備,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解渴呀!

  國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

  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

  國君生氣了,不滿地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過去不早點告訴我?”

  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如果是提意見的話,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我要給您提意見,您一定聽不進去,說不定還會把我處死。要是那樣,您今天便會連一個跟隨的人也沒有,更不用說誰來給您吃的喝的了!

  國君聽到這里,氣憤至極,紫漲著臉指著車夫大聲吼叫。

  車夫見狀,知道這個昏君真是無可救藥,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于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是我說錯了!

  兩人都不說話,馬車走了一程,國君又開口問道:“你說,我到底為什么會亡國而逃呢?”

  車夫這次只好改口說:“是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

  國君很感興趣地接著問:“為什么仁慈賢明的.國君不能在家享受快樂,過安定的日子,卻要逃亡在外呢?”

  車夫說:“除了大王您是個賢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國君聽了,心里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一邊美滋滋地自言自語說:“唉,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他頭腦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這時,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的國君,他覺得跟隨這個人太不值得。于是車夫慢慢從國君頭下抽出自己的腿,換一個石頭給他枕上,然后離開國君,頭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了。

  如果一個人只愛聽奉承話,聽不進批評意見,又一味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將是十分可悲的。

古代寓言故事2

  有一次,孔子帶領著他的學生去楚國采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畢恭畢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贊后問:您捕蟬的技術這么高,肯定是對捕蟬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后,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

  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胡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里,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得心應手,手到擒拿嗎?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后,無沒有一個不感慨萬分,敬佩老人的精神的`。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更是深有感觸地教誨道: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暗示了一個真理:要想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扎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古代寓言故事3

  很早以前,有個好心腸的人叫李衛公。李衛公經常四處游山玩水,幫助他人。

  一天,李衛公在嵩山上游玩,碰到了一只白鶴。這只白鶴長得異常美麗,羽毛光潔,不同一般,但是卻受了傷,傷口還在滴血。

  白鶴見了李衛公,呻吟著求助,她說:“我是鳥中的神仙,在山里歇息的時候不幸被樵夫砍傷了腳。如果用人的血涂在我腳上面的傷口上,那我的傷口馬上就能夠恢復痊愈了。”

  李衛公聽白鶴這么一說,馬上就毫不猶豫地把衣襟解開,露出了胳膊,拿起刀,準備將自己的血刺一點出來,為白鶴仙療傷。

  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白鶴卻說到:“我的傷口只有真正的人的血才能夠醫好。但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人是非常少的,你也不是真正的人,所以,你的血對于我來說是沒有用的。你從我的眼睛上面拔掉一根眼睫毛,動身到都城里面去尋找真正的人。只要用我的眼睫毛遮住你的眼睛看一下人,就可以知道誰是真正的人了。你一定要幫我找到,然后向他要來一點血,我的傷就可以好了……”

  李衛公聽了這一番話,便從仙鶴的眼睛上面拔下一根眼睫毛,遵照她的囑咐,向都城走去。走到半路,他想起仙鶴說自己不是真正的人,將信將疑。就取出一面銅鏡,用白鶴的睫毛遮住自己的眼睛,一照,嚇了一跳。鏡子里面出現的竟然是一個馬頭人身的怪物。他不由得十分沮喪。但是,為了自己的承諾,也為了救命,他只好繼續前行。

  一路上,他不停地拿出白鶴的眼睫毛遮住自己的眼睛,觀察行人,想早點為仙鶴找到真正的人以便醫好她的病。但是,他很快就驚奇地發現,他所遇到的“人”,居然都和他自己一樣,是動物頭人身子的怪物。他們的頭,不盡相同,有的是狗,有的是豬,還有的也是馬。他的沮喪減少了,但是驚詫卻在增長。

  走了好久,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的人,這使他又害怕,又失望。他惦記著白鶴的`傷勢,不禁非常擔心。

  正在這個時候,他看見一個老農夫騎著毛驢走了過來。李衛公抱著希望看了一看。這次沒有讓他失望,原來這個老大爺是一個真正的人!真是喜出望外。他馬上迎了上去,把老農夫攔住,然后,將病鶴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還請求他的幫助。

  老農夫聽罷,二話沒說,就從毛驢上面跳了下來。馬上挽起袖子,伸出手臂,讓李衛公刺破皮膚,取走了自己的一些血。

  李衛公取得了真正的人血,急忙回到嵩山,找到奄奄一息的白鶴,把血為白鶴的傷口涂上,白鶴的傷口當時就愈合了。

  白鶴對李衛公說:“你能急人所難,救死扶傷,不辜負弱者和陌生人的信任,你已經變成一個真正的人了!”說完,拍了拍翅膀,飛上了碧霄,不久便無影無蹤了。

  李衛公聽了這番話,很是驚喜,趕緊又將鏡子拿了出來,這次隔了仙鶴的眼睫毛看自己的影象,果然是自己的人形,而不再是馬頭人身的怪物了。他真的脫胎換骨,成為一個 真正的人了!

  看來,只要樂于幫助別人,把別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同情弱者,關注他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古代寓言故事4

  故事在人類歷史的文化長河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產生書本以前,大家只能用嘴巴說來告訴別人自己的所見所聞。到了有書本和文字之后,用來記錄從前發生的事,故事對人們文化的影響沒有一點兒減弱,相反,故事對人們文化的影響還越來越大了。這都是因為故事對我們來說有著超乎尋常的`吸引力。

  《中國古代寓言》里充滿了智慧,它很容易就會讓你理解它藏著的哲理,得到啟發。它告訴了我們做事要開動腦筋,不能一味地用愚蠢的方式解決問題,否則事情不會不但不會解決,還會變得更加糟糕,輕則努力全白費,重則損失慘重,失去很多財產。所以我們做事一定不能一時腦熱,用自己的突發奇想攪亂現實和幻想,要想清楚后果,通過實驗知道辦法可行才進行改進,如果想不清楚后果的話,就也要先進行實驗,如果辦法被實驗證明失敗的話就放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學愛迪生,成功的話,你就發明了專利。

  我喜歡這本書,當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這本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一定要多讀書呀!

古代寓言故事5

  【獵鷹擒鵬】

  楚文王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愛打獵。他一直希望能夠擁有一只超凡脫俗、勇猛無比的獵鷹跟隨左右,在打獵時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命人在全國各地張貼告示,懸賞重獎獻上優秀獵鷹的人。

  果然有一天,一個人風塵仆仆地來拜見他,獻給他一只獵鷹。這只獵鷹體態矯健,渾身的羽毛光滑油亮,像一匹褐色的緞子,沒有一絲雜色,足爪銳利得閃出道道寒光,樣子威武神駿,果然不同于一般的獵鷹。楚文王很是快樂,想早些看到新得的獵鷹一試身手,于是就帶著它到云夢澤去打獵。

  楚文王叫人挖下了許多陷阱,里面埋上尖刺,又布下了大量用來捕捉動物的夾子和羅網,然后下令放火燒荒。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大小飛禽走獸爭相奔逃。這樣沒頭沒腦的一陣亂穿,被火燒傷的、被煙熏倒的、掉進陷阱的、被夾子夾住的、被網罩住的動物不計其數。趁著這有利的時機,獵鷹們紛紛豎起了頸上的羽毛,拍打著雙翅,競相沖出去捕捉獵物,到主人面前邀功請賞。但不知為什么,這只剛被獻上的獵鷹卻伸著頸項,瞪著眼睛呆滯而漠然地瞧著眼前這一切,一點也沒有預備去搏擊的意思。

  楚文王非常失望,將獻鷹的人叫到跟前說:“我的那些鷹已經為我捕獲到了許多獵物了,只有你獻的`這只鷹連動也沒動過,寸功未立。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拿這種下等的蠢物來欺騙我,真是太不像話了!”

  獻鷹的人辯解說:“我獻的這只鷹假如也只和普通獵鷹一樣,只有捕捉野兔山雞之類獵物的能耐,那我怎么敢把它獻給大王呢?請您耐心地等待顯示它才能的機會吧!

  楚文王的怒氣還未消,突然看見云霧中有一只巨大的飛禽在滑翔,全身雪白。它速度奇快,看不清形狀,閃了幾閃就不見了。這時候,那只獵鷹雙眼光芒四射,展翅如一道閃電般沖向天空,一剎間也消滅在人們的視線以外。

  過了一會兒,天空中下起了大雪。待人們定睛細看,才發覺是一片片雪白的羽毛。然后,一股殷紅的鮮血像雨一般傾注下來,大家都被這奇觀驚呆了。最后,一只碩大無朋的鳥掉落下來,兩翅蓋住了大片土地,粗粗一量,竟然有十幾里寬。

  大家一時都不認識它畢竟是什么鳥,有一位博學多識的人終于認了出來,就告訴了楚文王說:“這就是大鵬。 背耐醮笙,于是重重賞賜了那個獻鷹的人。

  在一般的獵鷹都能做的事情面前,這只不平常的獵鷹卻顯得連平庸的獵鷹也不如,而遇到了大鵬后,它才顯出了本色。人也是一樣,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在關鍵時刻才能發揮出作用,我們要有眼光,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古代寓言故事6

  楚莊王十分愛馬,特別是他最心愛的那幾匹馬,過著你想像不到的優裕生活。那幾匹馬住在豪華的廳堂里,身上披著美麗的錦緞,晚上睡在非?季康拇采,它們吃的是富有營養的棗肉,伺候那些馬的人數竟是馬的3倍。由于這些馬養尊處優,又不出去運動,因此其中有一匹馬因為長得太肥而死去了。這一下可真讓莊王傷心極了。他要為這匹馬舉行隆重的葬札。一是命令全體大臣向死馬致哀,二是用高級的棺。╣uo)以安葬大夫的標準來葬馬。大臣們實在難以接受楚莊王這些過分的決定,他們紛紛勸阻莊王不要這么做?墒浅f王完全聽不進去,還生氣地傳下命令說:“誰要是再敢來勸阻我葬馬,一律斬首不饒。”

  優孟是個很有智慧的人,聽說這件事后,他徑直闖進宮去,見到楚莊王便大哭起來。楚莊王吃驚地問他說:“你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呀?”

  優孟回答說:“大王心愛的馬死了,實在讓人傷心,要知道那可是大王所鐘愛的馬呀,怎么能只用大夫的葬禮來辦理馬的喪事呢?這實在太輕視了。應該用國君的葬禮才對啊!

  楚莊王問道:“那你認為應怎樣安排呢?”

  優孟回答說:“依我看,應該用美玉做馬的棺材,再調動大批軍隊,發動全城百姓,為馬造高貴華麗的墳墓。到出喪那天,要讓齊國、趙國的使節在前面開路;讓韓國、魏國的使節護送靈柩。然后,還要追封死去的馬為萬戶侯,為它建造祠廟,讓馬的靈魂長年接受封地百姓的供奉。這樣,天下所有的人才會知道,原來大王是真正愛馬勝過一切的!

  楚莊王頓時明白過來,非常慚愧地說:“我是這樣地重馬輕人嗎?我的過錯可真的是不小呀!你看我該怎么辦才好呢?”

  優孟心中高興了,趁著楚莊王省悟過來的機會,他俏皮地回答說:“太好辦了。我建議,以爐灶為停,大銅鍋為棺,放進花椒佐料、生姜桂皮,把火燒得旺旺的,讓馬肉煮得香噴噴的,然后全部填進大家的肚子里就是了!

  一席話說得楚莊王也哈哈大笑起來。從此他也改變了原來愛馬的方式,把那些養在廳堂里的馬全都交給將士們使用,那些馬也得以經風雨、見世面,鍛煉得強壯矯健。

  優孟因勢利導勸說楚莊王,收到良好的效果,對我們學會做思想工作也不無啟發。

  齊國的將軍田忌經常同齊威王賽馬。他們賽馬的規矩是:雙方各下賭注,比賽共設3局,兩勝以上為贏家。然而每次比賽,田忌總是輸家。

  這一天,田忌賽馬又輸給了齊威王;丶液,田忌把賽馬的事告訴了自己的高參孫臏。這孫臏是軍事家孫武的后代,飽讀兵書,深諳兵法,足智多謀,被龐涓謀害殘了雙腿。來到齊國后,很受田忌器重,被田忌尊為上賓。孫臏聽了田忌談他賽馬總是失利的情況后,說:“下次賽馬你讓我前去觀戰!碧锛煞浅8吲d。

  又一次賽馬開始了。孫臏坐在賽馬場邊上,很有興趣地看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第一局,齊威王牽出自己的上馬,田忌也牽出了自己的上馬,結果跑下來,田忌的馬稍遜一籌。第二局,齊威王牽出了中馬,田忌也以自己的中馬與之相對。第二局跑完,田忌的中馬也慢了幾步而落后。第三局,兩邊都以下馬參賽,田忌的下馬又未能跑贏齊威王的馬?赐瓯荣惢氐郊依,孫臏對田忌說:“我看你們雙方的馬,若以上、中、下三等對等的比賽,你的馬都相應的差一點,但懸殊并不太大。下次賽馬你按我的意見辦,我保證你必勝無疑,你只管多下賭注就是了!

  這一天到了,田忌與齊威王的賽馬又開始了。第一局,齊威王出那頭健步如飛的上馬,孫臏卻讓田忌出下馬,一局比完,自然是田忌的馬落在后面。可是到第二局形勢就變了,齊威王出以中馬,田忌這邊對以上馬,結果田忌的馬跑在前面,贏了第二局。最后,齊威王剩下了最后一匹下馬,當然被田忌的中馬甩在了后面。這一次,田忌以兩勝一負而取得賽馬勝利。

  由于田忌按孫臏的吩咐下了很大的賭注,一次就把以前輸給齊威王的都賺回來了不說,還略有盈余。

  田忌以前賽馬的辦法總是一味硬拼,希望一局也不要輸,結果因自己總體實力差那么一點,總是賽輸了。孫臏則巧妙運用自己的優勢,先讓掉一局,然后保存實力去確保后兩局的勝利,這樣便保證了整體的勝利。

  戰國時期,魏國派軍隊進攻趙國。魏國的軍隊很快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趙國眼看抵擋不住魏的`攻勢,趕緊派人向齊國求救。

  齊國大將田忌受齊王派遣,準備率兵前去解救邯鄲。這時,他的軍師孫臏趕緊勸他說:“要想解開一團亂麻,不能用強扯硬拉的辦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難分難解的雙方,不宜用刀槍對他們一陣亂砍亂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進犯者的要害,搗毀它空虛的地方。眼下魏軍全力以赴攻趙,精兵銳將勢必已傾巢出動,國內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魏國此時顧了外頭,國內勢必空虛。如果我們此時抓住時機,直接進軍魏國,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魏軍必定會回師來救,這樣,他們撤走圍趙的軍隊來顧及首都的緊急情況,我們不是就可以替趙國解圍了嗎?”

  一席話說得田忌茅塞頓開,他十分贊賞地說:“先生真是英明高見,令人佩服!

  孫臏接著又補充說:“還有一點,魏軍從趙國撤回,長途往返行軍,必定疲憊不堪。而我軍則趁此時機,以逸待勞,只需在魏軍經過的險要之處布好埋伏,一舉打敗他們不在話下!

  田忌嘆服孫臏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孫臏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國首都大梁,而且把要攻打大梁的聲勢造得很大,一邊卻在魏軍回師途中設下埋伏。

  果然,魏軍得知都城被圍,慌忙撤了攻趙的軍隊回國。在匆忙跋涉的途中,人馬行至桂陵一帶,不防齊軍擂鼓鳴金,沖殺出來。魏軍始料不及,倉皇抵御,哪里戰得過有著充分準備的齊軍。魏軍被殺得丟盔棄甲,還沒來得及解救都城,便幾乎全軍覆沒。這次戰爭,齊軍大獲全勝,趙國也得到了解救。

  其實,事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的,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或只注意比較顯露的因素,而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要害,避實就虛,這樣來解決問題可能更為見效。

古代寓言故事7

  傳說古代有一個非常喜愛駿馬的國君,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騎,曾許諾以一千金的代價買一匹千里馬。

  普天之下,可以拉車套犁、載人馱物的騾、馬、驢、牛多的是,而千里馬則十分罕見。

  派去買馬的人走鎮串鄉,像大海里撈針一樣,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連個千里馬的影子也沒有見到。

  一個宦宮看到國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馬而怏怏不樂,便自告奮勇地對國君說:

  您把買馬的任務交給我吧!只須您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屆時定會如愿以償。

  國君見他態度誠懇、語氣堅定、仿佛有取勝的秘訣,因此答應了他的請求。

  這個宦官東奔西走,用了三個月時間,總算打聽到千里馬的蹤跡。

  可是,當宦官見到那匹馬時,馬卻死了。

  雖然這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

  馬雖然死了,但它卻能證明千里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確有千里馬,就用不著擔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馬。想到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馬的信心。

  他當即用五百金買下了那匹死馬的頭,興沖沖地帶著馬頭回去面見國君。

  宦官見了國君,開口就說:我已經為您找到了千里馬!

  國君聽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問道:馬在哪里?快牽來給我看!

  宦官從容地打開包裹,把馬頭獻到國君面前。

  看上去雖說是一匹氣度非凡的駿馬的頭,然而畢竟是死馬!

  那馬慘淡無神的面容和散發的腥臭使國君禁不住一陣惡心。

  猛然間,國君的臉色陰沉下來。

  他憤怒地說道:我要的是能載我馳騁沙場、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馬,而你卻花500金的大價錢買一個死馬的頭。你拿死馬的頭獻給我,到底居心何在。

  宦官不慌不忙地說:

  請國君不要生氣,聽我細說分明。世上的千里馬數量稀少,不是在養馬場和馬市上輕易見得到的。

  我花了3個月時間,好不容易才遇見一匹這樣的馬,用500金買下死馬的頭,僅僅是為了抓住一次難得的機會。

  這馬頭可以向大家證明千里馬并不是子虛烏有,只要我們有決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買一匹死馬的頭,等于向天下發出一個信號。這可以向人們昭示國君買千里馬的誠意和決心。

  如果這一消息傳揚開去,即使有千里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養馬人聽到了君王是真心買馬,必定會主動牽馬紛至沓來。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時間,接連有好幾個人領著千里馬來見國君。

  這則寓言通過價值五百金的馬頭使國君眾望所歸,招至賣馬人紛至沓來的故事,說明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須要有誠意和耐心。而一個人謀事的決心,不僅僅是反映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應該用實際行動來體現。

古代寓言故事8

  【齊人學彈瑟】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作瑟,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許多人都精通彈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于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習。可是這個齊國人沒學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不是尋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用心聽講,平常也總不同意好好練習。

  學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的曲子,老師責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里想:我到趙國來學了這么久的彈瑟,假如什么都沒學到,就這樣回去哪里有什么臉面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彈瑟的基本要領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于是他琢磨開了:看來只要調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假如我把調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好音后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里,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請師傅為他調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膠把那些調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快樂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說:“我學成回來了,現在已經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于是他在家鄉父老面前出了個大洋相。

  這個齊國人驚奇極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彈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調好,也僅僅彈好瑟的條件之一。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才不會重蹈這個齊國人的覆轍。

古代寓言故事9

  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心里很著急。

  這天,他干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誰如果違背規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鄭人買履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墒桥R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現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的人,常常會做出荒唐可笑的事來。

古代寓言故事10

  【徐王互嘲】

  北齊徐之才被授封西陽王,尚書王元景戲說之才道;“人名之才,有何義理?依我所解,當是乏才!

  之才也不示弱,隨聲反譏說:“王之為字,加言為枉,近犬使狂,加頸足就成馬,施角尾而成羊。”元景無言以對。

  【出頸無明】

  徐之才常與盧元明互嘲取樂。一次,徐之才宴客,盧元明也在座。徐即嘲元明道:“去頭則是兀明,出頸則是無明,減半則是無日,變聲則是無盲。”元明笑而無以對答。

  【煎餅之謎】

  南北朝時,一天北齊皇帝高祖對幾個大臣說:“我出個謎語你們猜猜吧:“卒律葛答!”只有石動甬猜出來:“煎餅!

  原來“卒律葛答”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突厥語,譯成漢語是“前火食并!薄扒盎稹焙汀笆巢ⅰ闭媒M成“煎餅”二字。

  高祖又讓大臣們也出個謎。大伙還沒制作出來,石動甬卻說:“卒律葛答!”高祖沒猜出來,問他是什么?石動甬說:“是煎餅。”

  高祖說:“這是我剛才出過的謎,你怎么又重復出呢?”

  石動甬談諧地說:“我是趁你的'煎餅鍋還熱,就跟著再做了一個。”高祖大笑

  【勝他一倍】

  北齊高祖常讀《文選》,稱贊郭璞的《游仙詩》寫得好。石動甬說:“這詩有什么好?若令小臣作,定勝他一倍!备咦婕戳钏髟。

  動甬說:“郭璞《游仙詩》云:‘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甲髟疲骸嘞ж,中有二道士!M不勝他一倍?”高祖大笑。

  【世尊騎牛】

  石動甬對法師說:“佛常騎什么東西?”

  法師回答說:“有時坐千葉蓮花,有時乘六牙白象!

  石動甬說:“原來法師一點不讀經書,連佛所乘何物都不知!

  法師問:“施主您讀經書,知道佛騎什么?”

  石動甬說:“佛騎牛。”

  法師問:“怎么知道佛騎牛呀?”

  動甬說:“經書上說:‘世尊(舊時對佛的敬稱)甚奇(與“騎”諧音)特(古時解釋“!绷x)’,難道不是佛騎牛嗎?”旁人大笑。

古代寓言故事11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度,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大臣姜子牙年近八十,卻懷才不遇,只當了一個下大夫。他又不能忍受紂王的胡作非為,又受到妲己的迫害,因此就逃出商朝都城朝歌,躲到渭水河邊過著隱居的'日子。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

  他的魚鉤是直的,沒有魚餌,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一邊說:

  “魚兒呀,你快點上鉤吧!”

  有人好意地告訴他這樣釣不到魚,姜子牙只是笑著說:“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人們嘲笑他,他也不理會。

  結果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請他來。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還繼續釣魚,嘴里還一邊念著:

  “釣、釣、釣,魚兒不上鉤,蝦米來搗亂!”士兵只好回去報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請,姜子牙看見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著:

  “釣、釣、釣,大魚不上鉤,小魚來搗亂!”大臣也只好回去報告。

  后來,姬昌就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請他到西岐去。

  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蘆葦叢里不出來。姬昌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抬著禮品,再來請姜子牙,姜子牙這才出來相迎。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一心想要尋找賢能有才華的人,于是就答應輔佐他。

  后人稱這件事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姬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于是就封他為太公。

  后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中國歷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成語“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比喻為了求賢,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古代寓言故事12

  今天,我讀完了老師向我們介紹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書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雖然短,但其中讓人領悟到的道理是非常有益的。其中,我對幾個小故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盲人摸象”“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畫蛇添足”。

  盲人摸象講的是一群盲人摸大象,最后都說錯的故事。對這個故事的總結是,如果不掌握事物的全部特征,只憑自己的局部體驗去描述這個事物,最終只能造成片面性的認識,會鬧出許多笑話!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人養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羊被狼叼走了,鄰居勸他把羊圈修一下,但是他不聽,結果丟了更多的羊。最后他還是把羊圈補上了。我對這個故事的總結是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將來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同時我們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守株待兔講的是一個人累了,在一棵樹下坐著,突然有一只兔子撞死了以后,他每天在這兒坐著,可一只兔子也沒有。我對這個故事的總結是:把偶然發生的.事當成了必然發生的事,期待偶然事件再次發生是不會有結果的,也是愚蠢可笑的。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可以滋養人的一生,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作為三年級的我,以后要讀更多的好書。

古代寓言故事13

  真正地成功是享受其過程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感受到了這種喜悅,讓自己自信和滿足。成功,每個人都渴望它終有一天能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的。

  關于成功的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他從小到大都是一名失敗者,失敗永遠陪伴在他的身邊。他感到上天的不公平,于是,他決定去尋找上帝,詢問上帝:成功是什么。

  這個人翻山越嶺,來到河邊,見到一位老翁,就走過去問:“老人家,成功是什么?”那位老人就回答他:“成功就是能每天都釣到魚,那就是成功。”

  這位年輕人繼續他的旅途,他渡過了河,來到了森林中,遇見一個正在趕路的中年男人,就問他:“成功是什么?”那個中年男人就回答他:“成功就是每天都能捕獲野獸,那就是成功!

  他聽了,就繼續趕路。這個人穿過了森林,也穿過了沙漠,來到沙漠邊緣,找到了上帝,問:“成功是什么!鄙系酆艽认榈鼗卮穑骸俺晒κ巧,成功是經驗,成功是汗水。年輕人,不要執著于成功,而應享受成功的過程。”年輕人聽了,頓時明白了,就辭別了上帝,回家去了。

  到家之后,他將旅途上的.所見所聞寫了下來,出了一本書,他憑借著這本書,終于獲得了成功。

  看完這則故事,我們不禁感慨良多。成功,看似簡單的字眼,只要按照達到成功的方法來做,成功總是那么的簡單。但是為什么很多人都不能成功呢?

  因為他們不懂得貼近生活,收集在生活中的經驗和智慧,沒有付出汗水。即使失敗,我們也因此能夠吸取經驗,也樂觀的享受的失敗的挫折。

  雖然雖然我們都渴望著成功,但也不應該執著于成功,而應該學會享受成功的過程,從過程中找到樂趣,這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古代寓言故事14

  3.古代寓言故事: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他年輕的時候就武藝高強,很有心計,遠近聞名。當時大名士北海相孔融聽說了太史慈這個年輕人,對他非常欣賞,認定他是難得的`奇才,很想與他結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親,并向他的母親贈送了豐厚的禮物。這讓太史慈的有一年,岳飛率軍與金軍在長江一帶交戰,打得敵人望風而逃,收復了江南重鎮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軍收復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軍民?墒腔实鬯胃咦诤图槌记貦u一心想求和,竟答應向金國稱兒稱臣,每年進貢,換取可憐的“和平”。岳飛堅決反對,上書皇帝說:和議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請求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不久,金國果然撕毀和議,再次南侵。岳飛率領岳家軍進行反擊,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戰中,擊垮了金國的主力軍,又窮追不舍,到達了離故都汴京(今開封)不遠的朱仙鎮。金軍統帥兀術哀嘆說,這是開仗以來,最慘的敗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過黃河,往北逃走了。岳飛也準備渡河北上,徹底打敗敵人,收復北方。不料宋高宗聽了秦檜的話,連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不準再打。后來秦檜又誣告岳飛謀反,害死了這位大英雄。岳飛抗金雖然沒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爭業績將永載史冊,受到人民的懷念。

古代寓言故事15

  樂羊子求學

  古時候有個叫作樂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書達理、勤勞賢惠的好妻子,她總是幫助和輔佐丈夫力求上進,做個有抱負的人。

  妻子常常跟樂羊子說:“你是一個七尺男子漢,要多學些有用的知識,將來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里或者只在鄉里四鄰轉悠一下,開闊不了眼界,長不了見識,不會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帶些盤纏,到遠方去找名師學習本領來充實自己,也不在活一世啊!”

  日子一長,樂羊子被說動了,就按照妻子的'話收拾好行李出遠門去了。自從那天和樂羊子依依惜別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記掛他在異鄉求學的情況,但她把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織布干活來排遣這份心情,好讓樂羊子安心學習,不牽掛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織著布,忽然聽見有人敲門。她過去開了門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興極了,忙將丈夫迎進屋坐下?墒求@喜了沒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問:“才剛剛過了一年,你怎么就回來了,是出了什么事嗎?”樂羊子望著妻子笑答:“沒什么事,只是離別的日子太久了,我對你朝思暮想,實在忍受不了,就回來了。”

  妻子聽了這話,半晌無語,表情很是難過。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咔嚓咔嚓”地把織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斷了。樂羊子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說:“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織呀織呀,它才一絲一縷地積累起來,一分一毫地變長起來,終于織成了一整匹布,F在我把它剪斷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它也永遠不能恢復為整匹布了。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要一點點地積累知識才能成功。你現在半途而廢,不愿堅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斷布一樣可惜嗎?”

  樂羊子聽了這話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錯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離開家去求學,整整過了7年才終于學成而返。

  樂羊子妻以她的遠見和勇氣幫助丈夫堅定了求學的意志,而樂羊子也終于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堅持學習。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學習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應該磨練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

【古代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古代寓言故事04-14

古代寓言故事07-04

古代寓言故事12-20

古代經典寓言故事03-22

精選古代寓言故事04-14

古代寓言故事經典04-14

古代寓言故事五則04-06

有趣的古代寓言故事02-22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21篇)03-16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20篇)04-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