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

時間:2024-06-03 18:40:37 寓言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

  教材分析:學習本組課文,要求以讀為本,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把課文讀通、讀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授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轅北轍》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具有諷刺、批判的意思。體會寓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難點。

  鏈接: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大多簡短,具有故事情節。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過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寓言的主旨在于通過虛構的故事,表現作家或人民關于某種生活現象、心理和行為的批評或教訓。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第一課 時亡羊補牢

  一、圖畫導入,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露一手,(簡筆畫出示羊、畫上羊圈)請大家看黑板,圖上畫的是什么呀?(生說,師板書:羊圈)指導圈字的讀音。這是個多音字。

  古時候人們把這種養生口的圈就叫牢(板書:牢),“牢”是一個生字,請你認真觀察,想想用什么方法來記這個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可根據字義記)

  2、古時候圍繞著羊和牢還發生過一個故事呢,這個故事的名兒就是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嗎?(生說:亡羊補牢師板書:亡補)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這篇課文到底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請你們自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2、故事里的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些生字詞(投影出示詞語)

  羊圈(圈字還有其他讀音嗎?)、鄰居、差錯(這個字還念什么,它也是一個多音字,在這個詞中讀什么?一起把這個詞讀一遍。)應該、及時、損失、滿不在乎、亡羊補牢(這個補字都能組成什么詞呀?你知道它為什么是衣字旁嗎?誰想提醒大家寫衣字旁時要注意什么?我們一起寫一遍。

  “亡”這個字有這樣幾種解釋,①逃②丟失③死,誰給大家讀讀,“亡”在亡羊補牢中應該選那種?生說,師板書:丟失,課文里是怎么寫的,你能給大家讀讀嗎?生讀時,師擦去一部分圈、摘掉一只羊)

  3、抽生讀詞語,齊讀詞語。

  4、用以上的詞說一句或幾句話,但是要結合課文內容。

  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課文,比一比。誰比較認真,讀得好。隨機抽生讀課文。

  5、羊圈破了,羊丟了,該怎么辦呀?那個養羊人又是怎么做的呀?

  6、其他街坊鄰居是怎么勸他的?

  7、他說什么了?誰給大家讀讀。投影出示句子

  顯然養羊人不聽大家的話,大家還會說什么呢?

  師:大媽?你會說什么?

  那位小孩子,你過來,過來,你會說些什么?

  老大爺,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8、你們看同樣都是丟了羊,但他前后兩次說的可完全不一樣,他兩次丟羊以后都是怎么想的呀?學生匯報,進行朗讀指導

  9、現在養羊人又是怎么說的呀?(生說,師把羊圈補好)

  出示句子,兩句都是寫養羊人把圈修好了,自己讀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那句好,為什么?正是因為他這次立刻把圈補好了,所以從此以后,他的羊再也沒被狼叼走過。

  三、領悟故事道理

  1、如果你是這個養羊人,經過了這樣一件事,你想對我們說什么?個別說

  這就是這個成語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書上給我們總結出來了,誰給大家讀讀?

  出示最后一段話。

  所以說出了差錯以后,能及時想辦法補救,還不算晚。

  2、你想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

  小組說、個別說

  3、小結:希望大家都能受到啟發,記住: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課后反思:在養羊人丟了后,人們會有很多想法,甚至通過學生們的大膽假設,可以說出發人深省的話,也有直接點明寓意的。在此,我設計了這么一個環節,當養羊人什么無所謂,不去及時補救時,讓大家先想想你當然是他的街坊鄰居,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做,做好充分地思考后,創設了情境,用“大媽,大娘、老爺、小孩”等等來提問,學生不僅很樂意參與進來,更加把自己置與情景之中。在最后,我又讓學生站在養羊人的角度想一想,他經歷過這件事后,會作何感想,會對我們說些什么?通過角色上的互換,學生體會到了不同角色后的不同體會,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鏈接:“轅”是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是車輪走過去之后,路面壓成的痕跡。

  教學過程:

  一、釋題質疑

  二、(一)板書:[轅轍]。觀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

  1.都與車有關,是車字旁的字。2.轅yuán(袁);轍zhé(撤)

  “轅”是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是車輪走過去之后,路面壓成的痕跡。

  (二)齊讀課題。你最想解決什么問題?

  三、、讀文識字

  師: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而殆。所以同學們邊學課文邊思考吧!

  找到生字障礙,劃一劃,請求字典的幫助。

  指名領讀詞語:

  四、深究解疑。

  五、(一)南轅北轍是什么意思?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標出“?”

  (二)然后小組交流。把不懂的問題寫在問題車廂上

  (三)學生匯報。

  六、朗讀指導

  師:試著自己練一練朗讀,能不能體現出兩個人不同的表情與聲調,大家自己練習

  指名讀,賽讀。

  七、全班練讀

  全班分角色練讀,老師讀旁白,男女生分配。

  八、同桌互練。

  九、1.故事原文《魏王欲攻邯鄲》

  2.在學習、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情也犯了“南轅北轍”這樣的錯誤?

  課后反思:本課有較強的表演性,激發了學生表演的才能,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上,我讓學生熟讀課文,三十分鐘花在讀與演中,在精讀,表演后,學生再脫離課本體會寓言,從學生笨拙的表演中體會到深刻的道理。學生積極大膽參與,甚至做了大膽地假設與后續

【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寓言》教案11-10

《寓言》語文教案08-25

語文教案:《伊索寓言》02-06

語文教案:伊索寓言01-02

三年級語文教案: 寓言04-09

《寓言》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19

三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案01-31

三年級語文教案:《寓言》06-02

三年級下冊語文寓言教案02-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福利视频网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第九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亚洲性爱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