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

時間:2024-06-26 11:10:55 寓言 我要投稿

中國寓言故事[經(jīng)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chuàng)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chuàng)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shù)時候,這根線并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xiàn)。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寓言故事[經(jīng)典15篇]

中國寓言故事1

  嘔心瀝血譜華章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天賦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當時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贊賞,被認為是小神童。盡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非常嚴肅認真,從不馬虎草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不同的習(xí)慣,他不是閉門造車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積累心得、捕捉靈感,他特別注意觀察生活、實地考察。他習(xí)慣于每天早上騎著家里那匹瘦馬外出游覽,每每有了什么見聞或心得體會,便當即記錄下來,裝進隨身帶的繡花錦囊之中。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李賀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燈時分,家里人早已吃過晚飯了。

  李賀回到家,他母親趕緊叫仆人端上熱過的飯菜,可是李賀依然沒有慌著去吃飯,而是將白天寫的那些草稿從錦囊中取出來,及時修改、整理,然后謄寫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繡花錦囊之中,這才吃飯、休息。李賀天天如此堅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辦重大的紅白喜事,他都從不停止這樣做。

  一天晚上,待李賀回家做完這一切躺下睡著后,他的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取過錦囊將里面的東西全倒出來,一看,竟都是些詩稿、筆記,除此以外,別無他物。他母親想到這孩子一向體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憊不堪的樣子,十分心疼又擔(dān)憂地嘆息道:“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雖然很年輕時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詩作卻成為人們喜愛的傳世佳作,為了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嘔心瀝血的地步。

  李賀的故事告訴我們,天賦再好也一樣需要后天的勤奮努力,做文章不能憑主觀想象,而是要仔細觀察生活、體會生活。

中國寓言故事2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lǐng)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竄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xiàn)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quán)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diào)轉(zhuǎn)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xiàn)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guī)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yīng)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yīng)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本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nóng)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yǎng)活了全家人。現(xiàn)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jù)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東郭先生把“兼愛”施于惡狼身上,因而險遭厄運。這一寓言告訴我們,即使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中,也存在“東郭先生”式的問題。一個人應(yīng)該真心實意地愛人民,但絲毫不應(yīng)該憐惜狼一樣的惡人。

中國寓言故事3

  最近,我讀了《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里的每個故事都生動有趣、富有寓意,給我許多啟迪。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塞翁失馬》。

  有一天,塞翁失去了一匹馬,親人替他難過,可他卻說:“壞運已經(jīng)過去了,好運就會來到。”果然沒過幾天,那匹白馬帶回了一匹黑馬,這時親人替他高興,可他卻說:“好運已經(jīng)過去,壞運馬上會來到。”結(jié)果,塞翁的兒子騎黑馬時摔斷了一條腿,親人為此很難過,他卻說:“會好起來的。”果然過了幾天,當其他健壯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戰(zhàn)時,只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兵。

  塞翁的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壞運要心平氣和,面對好運也不要得意洋洋。是呀,無論做什么事情,不管取得什么結(jié)果,我們都不要過于高興或是過于憤怒。今后,我也要像塞翁那樣,凡事都以平常心對待。

中國寓言故事4

  天無二日

  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被群臣擁為皇帝。有一次,他到櫟陽看望自己的老父親。劉邦見了父親非常孝順,五天向父親叩拜一次,他家的家令覺得天子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是禮法所不容的,便偷偷對劉邦的'父親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啊,地上怎會有兩個皇帝。雖然皇帝是你的親生兒子,可他是君主,你是臣子,你倆的地位有天地之隔。你怎能讓皇帝向你下拜呢?這豈不是亂了禮法嗎?”

  聽家令這么一講,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可嚇著了,從此以后再也不敢讓兒子跪他了。每次劉邦來拜,太公總是拿著掃帚在門旁站立,見到兒子就往后退著走,眼睛也不敢看兒子一下。

  面對父親突如其來的變化,劉邦感到十分驚訝。等到聽說這是家令勸導(dǎo)太公所致,他倒覺得這凸顯了自己的帝王之威,很是受用,就賞給家令黃金五百兩。緊接著,劉邦下了一道詔書,說:“人的至親,沒有比父子更親的了。所以父親得到了天下,就傳給兒子,兒子得了天下,就把功勞歸于父親。這是人的最高道德。前些年天下大亂,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我為了解民倒懸,不敢脫下甲衣,連年打仗,終于平定天下。這都是父親的教訓(xùn)。如今眾位將軍尊我為皇帝,我的父親卻連一個尊號都沒有。今天我宣布,尊我父為太上皇,不必向我行君臣之禮!”

  天無二日:日:太陽,比喻君王。天上沒有兩個太陽。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比喻凡事應(yīng)統(tǒng)于一,不能兩大并存。

中國寓言故事5

  春節(jié)前在家看了一本《中國寓言故事》,俄國的著名作家陀羅雪維支曾經(jīng)說過:“寓言是穿著外套的真理。”

  這本書里每個故事都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故事我都特別喜歡,最最喜歡的是一個出自于《呂氏春秋》的《疑鄰竊斧》。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人發(fā)現(xiàn)他的斧子丟了,于是就懷疑是鄰居把斧子偷走了,他看鄰居不管做什么事就像是偷了他的斧子。后來,他在自己家找到了這把斧子,他又看鄰居不管做什么事就不像偷斧子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問題要先進行調(diào)查研究,然后再做出判斷,絕不能毫無根據(jù)的瞎猜疑。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當人帶著自己的'想法去看這個世界,就會出現(xiàn)錯覺,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歪曲事實。

  寓言故事是無聲的老師,可以在沉思中獲得收益。

中國寓言故事6

  1.愚人買鞋

  很久以前,有一位書生,他整日埋頭讀書,足不出戶。一天,他手拿書簡,在屋中踱步,不覺便走到了家中的暖爐邊,將腳伸了進去。但他對此卻全然不知。

  不一會兒,一股煙從暖爐邊竄上來,他晃著頭,慢悠悠地說:“咦,哪來的煙啊?”

  正在遲疑時,他突覺腳疼,這才恍然大悟:“呀,鞋子燒著了!這該如何是好呢?”他又疼又著急,一不小心撞倒了書架,一排排的書順勢砸下來。壓在書堆下的書生從底下鉆出來,晃著頭高興地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也自有滅火之道。”

  不多時,家里的書就被他翻得亂七八糟。最后,他攤開一冊書簡,念道:“桔子性涼,可去火。”于是,他拿起桌上的桔子扒開就吃。一不留神,一滴桔汁從嘴角流出,滴在鞋上,把火澆滅了。他動了動被熏黑的腳趾,說道:“盡信書啊,果然沒錯!”

  但是,鞋子已經(jīng)燒壞了,他只好上街去買。掌柜笑嘻嘻地問:“您買鞋?請問您多大尺寸?”書生點了點頭,猶豫地說:“尺寸?這個嘛……”掌柜摸著胡子,看了看書生的腳,拿出一雙十寸的鞋遞了過去。

  誰知,書生沒接,轉(zhuǎn)身就跑。他邊跑邊說:“你等我,我回家找尺寸去。”掌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拿著手中的鞋看了看,疑惑地說:“真奇怪!用腳試一下不就行了嘛,真是多此一舉。”

  書生光著一只腳,一路小跑回到家。他在家里翻啊翻,一會兒爬上書架,一會兒爬到床底,一會兒又鉆進書箱,終于找到了家父留下來的一冊書簡,高興地說:“呵呵,這下可有尺寸了。”說著,向鞋店跑去。

  書生舉著書簡氣喘吁吁地說:“尺寸、尺寸……”掌柜笑嘻嘻地將鞋遞給書生說:“先試試這個吧。”書生拿起鞋就往腳上穿,輕輕松松就穿了上去,他佩服地說:“你怎么知道我是……”,話還沒說完,就被掌柜的一句“十寸”截住了。

  書生立刻脫下腳上這雙合適的鞋,展開手上的書簡,說道:“不對、不對,你看家父明明寫的是六寸,怎么會是十寸呢?”硬是讓掌柜拿一雙六寸的鞋給他。但是,他怎么穿也穿不上去。

  掌柜納悶地拿起書生身邊的書簡,仔細觀看,上面寫著:“吾兒七歲,著鞋六寸,腳隨人長,步步前進”。看完,掌柜哈哈地笑了,就在這時,只聽“撲哧”一聲,六寸小鞋張著嘴巴套在了書生的腳上,而他就這樣穿著小鞋回家了。

  2.負荊請罪

  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幾次出使秦國,又隨同趙王會見秦王,每次都憑著自己的大智大勇,挫敗驕橫的秦王,因此趙王很是器重藺相如,一下子將他提拔為上卿,位在老將軍廉頗之上。

  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廉頗見藺相如官位比自己還高,很不服氣,他到處揚言說:“我為趙國出生入死,有攻城奪地的大功。而這個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憑著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這實在是讓我難堪!以后我再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

  藺相如聽說后,就總是處處躲開廉頗。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見廉頗的馬車正迎面馳來,便趕緊命人將自己的車拐進一條小巷,待廉頗的車馬走過,才從小巷出來繼續(xù)前行。

  藺相如的隨從們見主人對廉頗一讓再讓,好像十分懼怕廉頗似的,他們都覺得很丟面子,便議論紛紛,還商量著要離開藺相如而去。

  藺相如知道后,把他們找來,問他們道:“你們看,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厲害?”

  隨從們齊聲說:“廉頗哪能跟秦王相比!”

  藺相如說:“這就是了。人們都知道秦王厲害,可是我連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么會怕廉將軍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將軍發(fā)生沖突,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啊!你們想,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不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個人嗎?如果我們兩個人互相爭斗,那就好比兩虎相斗,結(jié)果必有一傷,趙國的力量被削弱,趙國就危險了。所以我不計較廉將軍,是為了趙國啊!”

  后來這些話傳到廉頗那里,廉頗大受感動。他想到自己對藺相如不恭的言語和行為,深感自己錯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個襟懷坦白的廉頗老將軍,脫 光了上身,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趕緊挽起老將軍。從此后,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將相團結(jié),一心為國,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當時一些諸侯國聽說了以后,都不敢侵犯趙國。

  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廉頗知錯即改的坦誠襟懷,都在啟發(fā)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3.飛翔的老鼠

  夜空中一架飛機轟鳴而過。

  “這是我們的同類在飛翔!”一只田鼠對女兒說。

  “我們的.這個同類是誰?”

  “是一種會飛的老鼠。”

  “難道老鼠也會飛嗎?”

  “只要你敢于夢想,夢想就一定會實現(xiàn)。”田鼠媽媽諄諄教導(dǎo)女兒。

  第二天一大早,小田鼠就蹲在了洞口邊,如醉如癡地夢想起自己有一天也會飛上蔚藍的天空。

  這時,一只老貓悄悄走了過來。老貓也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美美地飽餐一頓。老貓的夢想瞬間就實現(xiàn)了。

  至于那只小田鼠的夢想實現(xiàn)了沒有呢?這就很難說了。

  因為每個人的夢想不同,所以悲劇就時常發(fā)生。有的夢想者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實現(xiàn)夢想的犧牲品。

  建議您夢想的時候,提高警惕,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確認好周圍是否還有其他人也在夢想。否則,那被實現(xiàn)的夢想就未必是您的了。

  4.狐山之狐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只白狐精,白狐精統(tǒng)領(lǐng)著一大群狐貍。狐貍們每天在山林里捕捉山鼠、野兔等獵物。

  有一天,狐貍們聽到山腳下傳來了陣陣雞叫聲,于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個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報說:“山下有一個很大的農(nóng)莊,農(nóng)莊里圈養(yǎng)著成千上萬只雞。除了雞,農(nóng)莊里還喂養(yǎng)著幾條大狗。”

  白狐精對這群狐貍說:“現(xiàn)在山鼠野兔數(shù)量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抓,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決定派遣精兵強將去農(nóng)場捉雞。”狐貍們紛紛響應(yīng),蹦著跳著個個都想大顯身手。最后,白狐精挑選了十只年輕力壯的狐貍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只狐貍匍匐著靠近農(nóng)莊,潛入雞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幾只大肥雞。白狐精非常高興,重重獎賞了那十只捉雞的狐貍。當然,山上的每只狐貍也分到了一些雞肉吃,它們心里都美滋滋的。

  狐貍們嘗到了甜頭,于是慫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雞。白狐精心想:這次成功地捉了這么多雞,農(nóng)莊主人肯定會有所戒備,如果再去肯定會遭遇挫折。狐貍們見白狐精不說話,都撓著腮齜著牙吵著嚷著起哄。白狐精拗不過,只得又派遣十只狐貍進農(nóng)莊捉雞。

  不出白狐精所料,這次捉雞遇到了很大挫折:十只狐貍潛入農(nóng)莊,有八只被大狗撲倒當場咬死,另兩只狐貍各抓了一只肥雞倉惶逃脫。白狐精非常懊悔,于是進洞閉關(guān)思過,同時讓白尾狐下達“不得私自下山捉雞”的指令。

  指令下達的第二日,七只狐貍失蹤,第三日又九只狐貍失蹤……

  白狐精思過完畢,走出山洞,見山上已經(jīng)沒有幾只狐貍了。于是,它匆匆地闖進白尾狐的石洞。此時,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邊居然沾有雞毛,身上散發(fā)著雞的氣味。白狐精氣急敗壞地問道:“我們的同胞都到哪里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賴不過,說道:“由于同胞們經(jīng)不起雞肉的誘惑,每天晚上都自發(fā)組織十只狐貍?cè)マr(nóng)莊捉雞,而每只狐貍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捉雞成功的幸運兒。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貍都被大狗咬死,它們也樂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貍就這樣一天天地減少著。”

  白狐精問:“那你嘴邊的雞毛又是怎么回事?”

  “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們偷的雞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說。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于是帶著白尾狐返回天宮,聽憑玉帝處置。玉帝很震怒,發(fā)動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讓白狐精在狐山化為石頭,變成石狐。

  此后,滕州狐山再也沒有狐貍了。

  5.狼救羊

  一只小羊不小心掉進陷坑里。

  一只覓食的狼從這里經(jīng)過。它看見了坑里的小羊,正準備跳下去,可是一個危險的念頭馬上阻止了它。

  狼說:“可憐的小山羊,讓我救你上來吧!”

  小羊說:“哼!我才不上當呢,沒安好心的東西!上回我哥哥把你從坑里救起來,你卻把它吃掉了,真是忘恩負義!嗚──”小羊怕得哭了起來。

  狼擠出兩滴眼淚,裝著哭腔道:“罵得好!我是對不住你哥哥呵!我正來救你作為補償!”

  小羊說:“別騙人了,我寧愿呆在坑餓死也不讓你吃掉!”

  狼說:“我怎么會吃你呢?要吃你我不會跳下來嗎?哼!這回是我救你。談報答的應(yīng)該是你,看是否忘恩負義的也是你,而不是我!荒謬的家伙!”

  羊想是呀,上回是哥哥救狼,而這回……不上去也是死啊!它要吃我不會自己跳下來嗎?

  小羊越想越拿不定主意。狼不失時機地嘆了口氣說:“唉!你不上來我也沒辦法,我要走了,天快黑了。”

  羊一聽天快黑了更是害怕,連忙叫住了狼。

  當狼把小羊救起來后,狼便露出了兇惡的本相,無情地吃掉了小山羊,最后還抹抹嘴說:“讓我費了這么大勁,你這只笨羊!”

  當壞人有助于你時,很可能有更大的陰謀要傷害你!

中國寓言故事7

  最近看了《中國古代寓言》。這本書里有很多短篇小說。每個小故事看似短小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有兩個故事讓我記憶最深。

  一:《刻舟求劍》講述了一個楚人乘船渡江的故事。突然,楚人的劍掉進了水里,有人喊道:“咦!你的劍掉了,快去接!”楚國人不動聲色地在船舷上刻下記號,說道:“放心吧,我在船舷上刻下了記號,等船靠岸,水淺了,我就去又是船。”下去取寶劍。”又有人說:“船可以浮在水里,寶劍沉到水底就不動了,所以找不到寶劍……”這個故事諷刺那些不懂得面對實際情況的人,遇到問題的人,事情都是瞬息萬變的,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去處理問題。

  二:《三人成虎》講的.是在魏國,龐公和太子要去邯鄲。你信不信?”魏王說:“當然不信!”龐公說:“如果兩個人這么說呢?”魏王說:“我有些懷疑。那里有老虎?”魏王肯定道:“我一定會相信的!”。我從這個故事中學(xué)到,不要相信別人的謊言,有時候說謊的人多了,謊言就會成真。我們得動動腦筋,實際檢查一下,才能判斷正確與否!不要相信謠言,也不要聽從別人的意見。

  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我學(xué)會了很多道理,學(xué)會了思考和判斷。以后,我也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學(xué)習(xí)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

中國寓言故事8

  這本《中國寓言故事》到這里已講完了。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書,它由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組成,雖然每一個寓言故事都很短小,但是故事里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讓人回味無窮,受益匪淺。

  書里的很多故事我都非常喜歡,如《拔苗助長》《掩耳盜鈴》《井底之蛙》等。其中《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故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這則寓言講南郭先生不會吹竽,齊宣王喜歡聽很多人合奏吹竽,他就混在吹竽的隊伍里,裝模作樣,也沒人發(fā)現(xiàn)。后來,齊湣王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就再也混不下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靠欺騙謀生,不會裝會,假充能人,終有一天會被人拆穿。在學(xué)習(xí)上,我們更不能向南郭先生學(xué)習(xí)。要努力學(xué)習(xí),充實自己,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向老師、同學(xué)請教,不要怕麻煩,否則最后出丑的還是自己。

  讀了《中國寓言故事》,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一定要讀更多的書,讀更好的書!

中國寓言故事9

  答雞

  古希臘哲學(xué)家柏拉圖給人下了一個定義:“人是沒羽毛的動物。”

  兩只腳的公雞得知后,咬緊牙關(guān)拔掉自己身上的羽毛,大模大樣地向人們宣稱:“瞧,我們是人了!”

  人們嘻笑不止。

  公雞惱怒地問:“人沒有羽毛,我們也沒有羽毛;人只有兩只腳,我們也只有兩只腳。難道這不是事實嗎?”

  人們請?zhí)K格拉底回答這個問題。蘇格拉底抓來一把癟谷撒在地上,兩只雞立刻撲了過去爭搶起來。它倆比賽似地把一粒一粒癟谷吞進肚子里。你啄得快,我比你啄得更快。誰都怕自己少吃了一粒。當?shù)厣线剩下最后幾顆癟谷的.時候,兩只公雞競爭斗起來。你啄我一口,我蹬你一爪,你叼著我的冠子不放,我咬著你的脖子不丟,不一會兒,兩只公雞便都鮮血淋漓,遍體鱗傷地躺在地上不能動彈了。

  蘇格拉底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它倆拉開,笑道:“為了幾粒癟谷就斗成這樣,也配叫人么?”

中國寓言故事10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wǎng),那羅網(wǎng)上結(jié)滿了密密匝匝的網(wǎng)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wǎng)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

  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里,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wǎng),又在網(wǎng)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群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wǎng)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

  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訣",那就是:一只鳥頭只鉆進一個網(wǎng)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道:既然網(wǎng)住一只鳥只需一個網(wǎng)眼就夠,那干嘛還要去編結(jié)那么多的網(wǎng)眼呢?成百上千個網(wǎng)眼,難道一次能網(wǎng)那么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現(xiàn)在看我的吧。

  于是他回到家里,將捕鳥的羅網(wǎng)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jié)成單獨的小圓圈,玉做的酒器,盡管它十分貴重,但由于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說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地位至尊、舉止至重的國君,如果經(jīng)常泄露臣下商討有關(guān)國家的機密的話,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機密總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謀略了。”

  一番話說得韓昭侯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說道:“你的話真對,你的話真對。”

  從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侯都小心對待,慎之又慎,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為他擔(dān)心自己在熟睡中說夢話時把計劃和策略泄露給別人聽見,以至于誤了國家大事。

  堂谿公開導(dǎo)韓昭侯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說話,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不唯我獨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領(lǐng)導(dǎo)者。

中國寓言故事11

  中國寓言故事精彩段落一

  兔子吃了窩邊草

  兔子三瓣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復(fù)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為安全起見,它的家有3個洞口。三瓣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去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

  這一天刮著很冷的西北風(fēng),三瓣走出洞口時不禁打了個冷顫,它實在不想頂著大風(fēng)到很遠的地方覓食。“我只吃一點,明天天氣好了,我就出去覓食。”三瓣安慰著自己,把肚子吃得滾圓。

  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門口填飽了肚子,不過這一回,它換了一個洞口。“我有3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過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在每個洞口吃一點點草而已。”于是,在每一個惡劣的天氣,三瓣都找到了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捷徑。

  一天,睡夢中的三瓣突然覺得異樣。它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一只狼堵在它的`家門口,正試圖把洞口挖開。三瓣連忙跑向別的洞口,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另兩個洞口已經(jīng)被巖石牢牢堵住了!“從你第一次吃窩邊草,我就知道這里有只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兩個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著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說。直到這時候,三瓣才領(lǐng)悟到母親的教誨是多么正確。

  中國寓言故事精彩段落二

  莊子家已經(jīng)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到監(jiān)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jiān)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yīng)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后,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zhuǎn)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jiān)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huán)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嘆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jù)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里,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干 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jiān)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后,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莊子白了監(jiān)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監(jiān)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只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干魚啦!”

  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是人們的常識。這篇寓言揭露了監(jiān)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面目。諷刺了說大話,講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之人的慣用伎倆。老實人的態(tài)度是少說空話,多辦實事。

中國寓言故事12

  一、窮光蛋狂想曲:陳大家里很窮,靠撿破爛為生。有一天,陳大撿到一顆雞蛋,他說:“我們有財產(chǎn)了!”太太問:“為什么?”陳大回答:“因為……再請幾個傭人。”太太越聽越入迷。陳大又說:“我呢,就可以討幾個小老婆了。”太太一聽先生要討小老婆,氣得把雞蛋猛力一摔,陳大一看,美夢全泡湯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頭:據(jù)說,神仙能用指頭把石子點成金子。一天,神仙來到人間試試碰到的人,誰是不愛錢的。第一個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第二個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第三個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會把石子點成金子的指頭。神仙一聽,趕緊逃回天上,從此再也敢到人間來了。

  心得感想: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是在說有關(guān)中國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窮光蛋狂想曲”。陳大撿到一顆雞蛋就妄想“家當”,而不直接去花時間、心血去努力。類似這篇寓言,在東漢時,劉秀寫信他的大將岑彭說“人若不知足,卽平籠(今甘肅地區(qū)),復(fù)望屬(今四川地區(qū))。”因為這個源顧,所以后人便把這句話簡略成“得隴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陳大,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的人。

  記得有一次,媽媽做了三種口味的布丁,我趁著弟弟妹妹在玩時,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為太好吃了,我還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還好,我沒有去做這件得隴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沒得吃了。從這里,我學(xué)到,有時可以讓一讓別人,也會比較開心。

  《中國寓言故事》讀書筆記2

  我是讀著《中國寓言故事》度過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為一名小學(xué)老師,自認為多歷世事,雖不聰明,也不算糊涂,但當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讀《中國寓言故事》的時候,卻有了一種心靈蒙塵被洗的感覺。《中國寓言故事》的語言通俗易懂,富于童趣,充滿了人生大智慧。其中中國古代寓言有著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戶曉,并成為人們喜用的成語,譬如“揠苗助長”、“黔驢技窮”、“葉公好龍”、“一葉障目”、“螳螂捕蟬”等等。每一個故事中都給人一種啟迪,要你領(lǐng)悟其中的哲理。本書按照思想內(nèi)容,可以概括成三類。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zhì)的,其中也有許多篇章給人以積極的啟示。第三類是“揭發(fā)伏藏,顯基弊惡”,具有諷刺性的。此外,還有專講學(xué)習(xí)態(tài)度、學(xué)習(xí)方法以及斗爭藝術(shù)的。《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除了有好多人生道理的.故事,還有精美的圖畫,是小學(xué)生的良師益友,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把這本書讀破,你的將來一定會受益無窮。由此我想: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xué)中把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那么就一定能引起同學(xué)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熱情,這樣作文教學(xué)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一天的作文課上我給學(xué)生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這就是《神童的不幸》。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孩非常的不幸,方仲永天資聰穎,五歲便會作詩,不論什么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nèi)容深刻雅致,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講到這里,同學(xué)們都發(fā)出感嘆之聲,“真聰明啊”。我想:這太好了,同學(xué)們已經(jīng)進入情景了,學(xué)生的思想和故事情節(jié)融為一體,這是寫作的初步。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于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xué)讀書的念頭,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xiàn)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后天的再學(xué)習(xí),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無什么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于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我讓同學(xué)們對這則蘊合著深刻哲理的故事發(fā)表看法,李清同學(xué)說:“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驕傲”。李杰同學(xué)說:“方仲永的父親太愛慕虛榮了,結(jié)果毀了自己的兒子,教訓(xùn)深刻。”李紫焉同學(xué)說:“就像一個偉人說的天才是先天的聰明加上后天的汗水,天生聰明的人也要不斷學(xué)習(xí)。”馬良同學(xué)說:“做人要有主見,不要什么都聽家長的,方仲永如果有一點主見,也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同學(xué)們的精彩發(fā)言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接著引申說:“同學(xué)們,我們生活中也有像方仲永這樣的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學(xué)習(xí)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后面。你能舉出具體的事例嗎?”同學(xué)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能”。趙冉同學(xué)說:“我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天生聰慧,聽奶奶說上學(xué)時一學(xué)就會,可就是不認真學(xué),初中畢業(yè)就不愿上了,說在家寫書,閉門造車能寫出什么書呀?現(xiàn)在就是一農(nóng)民。”李敏同學(xué)說:“我鄰居小軍從小也很聰明,小學(xué)時寫的作文總是被當做范文讀,可初中光是談戀愛,荒廢了學(xué)業(yè),成績跟不上就退學(xué)了……。”陳晨同學(xué)說:“咱們學(xué)校也有這樣的同學(xué),聰明但不認真學(xué),成績總是倒著數(shù)……。”同學(xué)們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最后,我進行總結(jié):“同學(xué)們,光有先天的聰明是不行的,還要努力才行,要注意接受新知識,及時充電,才能跟上別人,跟上時代,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同學(xué)們,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就在不遠的前面等著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容易引起學(xué)生興趣的就是這些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它意象鮮明,寓意深刻。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故事充分利用起來,并且把它們合理地充實到作文教學(xué)中去,那么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xué)生趣盎然。學(xué)生在快樂中學(xué)習(xí),老師在快樂中教學(xué),興趣是老師和學(xué)生交流的最佳契合點,在教學(xué)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國寓言故事13

  一個讀書人帶著他的幾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們看到一輛飯車,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著。讀書人用手指著那輛飯車對弟子們說:“你們看,那輛飯車要不了多會兒肯定會翻覆。”弟子們不解地看著那輛車說:“為什么呢?”讀書人說:“你們看就是了。”說著,他們繼續(xù)行路。 他們剛走了十幾步遠,忽聽到一片喧鬧聲從山路那邊傳來,他們驚奇地回頭看時,那輛飯車果然已經(jīng)翻了。幾個弟子覺得老師果然料事如神。他們問:“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車會翻的'呢?” 讀書人說:“我是從這件事的一種趨勢中判斷出來的。” 幾個弟子急切地說:“請先生講給我們聽,長長我們的見識。” 讀書人說:“你們看,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難行,唯獨那高高的山路沒有爛泥漿,比較好通行。可是那條山路卻又高又窄,此時天雨,眾人駕著車只好都奔向那里。而那輛飯車又有些自不量力,上了那條山路卻又走不動,還不顧別人著急,頑固地占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礙著眾人的車進去,它怎么能不翻覆呢?” 弟子們點頭稱是,佩服老師的判斷正確。 讀書人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上還有比飯車翻覆更大的禍患,你們都記住飯車的危險作為教訓(xùn)吧!” 有些身居顯要地位的人,若不稱職,反而成為妨礙別人進步的絆腳石,那將是危險的。

中國寓言故事14

  在我們中國古代的寓言——《中國古代寓言》中有一篇非常引人注目的成語故事《杞人憂天》,想必大家都看過吧,今天就由我再來講一講,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他最早出自《列子》,主要講述了一個人總是在家里邊胡思亂想,在想天會不會塌下來?地會不會陷進去?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嗎?掉下來會傷到人嗎?他一直為這些問題而苦惱,終于在一個月高風(fēng)黑的晚上,一個學(xué)識淵博的學(xué)者為他解開了困惑很久的問題,那個人從此以后變得豁然開朗,積極向上。為啥他前后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轉(zhuǎn)變呢?

  寓言故事雖然短小,但其中的道理卻較大,值得我們認真學(xué)習(xí)。我認為正是這個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使得他在面對一些問題時能積極改正,勇敢迎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不能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

  我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例如:開始前一直擔(dān)心自己會考不好,忘做題甚至很多題不會做……想想就可怕想要放棄。忽然我的耳旁響起了語文老師的聲音:別怕,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只有心態(tài)正確任何疑難雜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像自信是最有力的法寶能戰(zhàn)勝一切。

中國寓言故事15

  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與那些跟它一樣弱小的動物們生活在一起。平時它們都集體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連吃草的時候也還得隨時東張西望,提心吊膽地警惕著猛獸的侵襲。山羊覺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樣威風(fēng)該多好。

  一次,山羊獨自走到森林邊上,忽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張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獵人丟下的。開始,山羊還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撿這張虎皮。幾經(jīng)猶豫后,山羊壯了壯膽,拾起了虎皮,它覺得挺有趣的。突然它靈機一動:要是我穿上這身虎皮,不也會很威風(fēng)嗎?誰會發(fā)現(xiàn)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著。

  當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時候,那些和自己一樣弱小的.動物突然看到“老虎”來了,都嚇得跑的跑、躲的躲,四處逃竄。山羊見此情景,心里覺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現(xiàn)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山羊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來那些伙伴都不認識它了,一個個離它遠遠的。于是,披著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來。

  正當山羊香噴噴嚼著青草的時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來。披著虎皮的山羊猛地嚇得渾身顫抖起來,連那只已停下腳步遲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來這是一只假虎嗎?顯然還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細,它一輩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見到這些猛獸就會膽戰(zhàn)心驚,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還披著老虎皮。

  所以說,徒有虛假外表而無真正本領(lǐng)的人,是經(jīng)不住實際檢驗的,一旦讓他們面對考驗,空虛的內(nèi)心很快便使他們敗下陣來。

【中國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國寓言故事01-03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11-06

經(jīng)典中國寓言故事11-25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05-18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01-03

中國寓言故事05-17

經(jīng)典中國寓言故事05-21

中國寓言故事及寓意01-03

中國神話寓言故事09-12

中國寓言故事【熱門】12-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堂v在线视频 |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 中文字幕1级在线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