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2 06:31:27 再別康橋 我要投稿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實驗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選編《再別康橋》,本單元主要學習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寫給母校——劍橋大學的一曲戀歌,表達了作者在即將離別母校時的殷殷的摯愛和深深的依戀之情。教學中可通過簡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橋的生活,交待《再別康橋》的創作背景及創作意圖;再通過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分析結構,感受詩歌的“建筑美”,細細品味,感受詩歌的“繪畫美”。

  此外,《再別康橋》表達離別情感的方式比較獨特,可通過與其他著名的離別詩的比較,感悟《再別康橋》獨特韻味。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對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種了解大多是寬泛的,甚至有些是從影視作品(如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學生在接觸《再別康橋》的時候,極容易簡單地理解其中的離別情感,而無法揣摩到徐志摩在與康橋離別時的復雜情懷。

  學生的興趣點可能會放在首尾兩節,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學中應好好把握學生的興趣點,并由此切入,引導學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讀作品。

  詩歌的語言是含蓄的,所傳達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學生很難充分理解詩歌語言的內涵,再加上對作者的了解不夠深入,從而產生閱讀障礙。

  這首詩歌的學習難度并不大,學生會很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體味出詩歌更為豐富的韻味。

  學生剛升入高中,對詩歌鑒賞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層面,應適當地引導他們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多元化去鑒賞詩歌。

  三、設計思想

  依據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主體的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讀文本。

  詩歌的欣賞應該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不應僅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經驗化的解讀,在鑒賞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力求讓學生從更深刻更新穎的層面去閱讀文本。

  “以讀帶講”一直是詩歌教學奉行的教學準則,而《再別康橋》本身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學生對這首詩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學生不一定真的能夠理解其中的豐富內涵,“以講帶讀”或許可以幫助學生真正感悟這首詩的真意。

  不為教一首詩而教一首詩,應力爭通過對一首詩的解讀,讓學生走近詩人,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乃至內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慮,在教學中最好輔以多媒體,以提供更為全面更為廣泛的相關信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作品,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有一定的收獲。

  四、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明確詩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們對于詩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詩派的“三美”主張,欣賞詩歌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2.情感教育目標:領悟徐志摩與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發情感的恰當方式。

  3.能力培養目標:了解詩歌鑒賞的一般步驟以及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發揮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詩歌的意境;通過解讀意象去把握詩歌的主旨;欣賞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再別康橋》是如何體現新月詩派的“三美”主張的?《再別康橋》美在何處?

  2.《再別康橋》的意象選擇非常獨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獨特之處?這些獨特的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3.徐志摩為何對康橋情有獨鐘,僅僅是學生對母校的情懷嗎?有沒有其他原因?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08-04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8篇06-11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3篇09-12

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設計(8篇)08-20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8-26

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10-13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9-06

再別康橋經典教學設計08-26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6-25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8-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 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