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相思在長安 李白
李白是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而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卻在漫游中度過。以下是關于詩人李白的一首詞《長相思·其一》,歡迎閱讀。
長相思·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釋
⑴長相思:屬樂府《雜曲歌辭》,常以“長相思”三字開頭和結尾。
⑵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金井闌:精美的井欄。
⑶簟:供坐臥用的竹席。
⑷不明:一作“不寐”,又作“不眠”。
⑸青冥:青色天空。高天:一作“長天”。
⑹淥:清澈。
⑺關山難:關山難渡。
韻譯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講解
《長相思》屬樂府《雜曲歌詞》,這兩首非同時所作,李集中分排在卷三和卷六。但異曲同工的是,這兩首詩不僅題目相同,連內容也在似乎相互映唱,仿佛是兩個飽受相思之苦的情人之間內心獨白的真實寫照,一映一和,成為李詩中最溫柔的一篇。
第一首先以“長相思,在長安”直白的訴說自己身在異地,而思戀的人在長安。然后開始描寫環境:“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紡織娘在金井欄邊鳴叫,已到了有霜的時節,連竹席上都透著寒意。此處詩人由秋聲、秋意起興,一幅秋景忽突突的展現出來了。在這個“微霜凄凄”的日子中,詩人在做什么呢?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哦,原來詩人在這個寒氣襲人的秋夜里,挑著孤燈在思念一個人,“思欲絕”,李白詩中慣用此法,在動詞后用虛詞加以補充,起到強調和肯定的作用。在此,讓我們更能體會到那種思念到極至的揪心之感。且看,詩人思之不得,開始煩躁不安,于是他站了起來,走到窗戶邊,卷起窗簾,發現窗外浩月當空,霜繁星稀,寒氣逼人,秋意越發濃了,這樣的相思讓人更加難以入眠了,于是詩人只好望著月亮空自長嘆。如此的沉重的心事,他在思戀誰呢?
“美人如花隔云端”!原來他是在思念他的心上人呵!
既有如此刻骨的相思,該怎樣去遣懷呢?詩人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先用一句淺顯的對仗“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一個更大的空間和氛圍中,然后緊接一句“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將自己的相思之情吐露得淋漓盡致,且看:上面有蒼蒼茫茫的青天,下面是綠水蕩漾的波瀾,二人相隔天長地遠,連魂魄飛來飛去都極為辛苦,何況隔著關山險阻,難以逾越,相見就更加艱難!原來愛到極至,連做夢都是如此期盼相見,盡管相隔千山萬水,魂魄也會不辭勞苦的來回飛越。然而,怕只怕“夢魂不到關山難”,因為險阻,夢中的魂魄也越不了關山,使二人不得相見,如此相思,長久下去,豈不讓人摧折心肝?于是末一句用“長相思,摧心肝”來結束全篇,讓人感覺話已畢而情未盡,胸臆直抒,蕩氣回腸!
此篇整體看來短小精練,由景生情,情景交融,集描寫、抒情、敘述于一體,處處真情流露,質樸自然。音韻協調,朗朗上口,文字淺顯易懂但不落俗套。
人們也許會思索,怎樣的情感會有如此大的阻礙,連夢魂也難以逾越呢?從字面意思上,這的確只是男子在思念自己心愛的女子時的一番痛徹之言。但曾有人考證,認為這是李白被謗離開長安的懷君之作,寄托他對理想的追求和理想無法實現的苦悶和憂傷。然而我想,李白一生曲折離奇,想象奇妙,大膽熱烈,敢說敢為,他的苦悶何須用如此迂回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蜀道難》《行路難》等就是例子。
當然,無論詩人原意如何,有何托詞,暗隱何事,也并非自己今日所想去考證和想要表達的。今日,就權當作一篇純情感的詩來讀它吧,人生能得一男子如此深摯的愛憐和相思,夫乎何求!
在浩瀚的中國古典文化中,也許人們最初只是為了模仿,后來竟形成了一種習慣。如男子悲秋,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宋玉;女子傷春,人們就會想起杜麗娘一樣。而正是因為這一春一秋,秋去春來,才讓人更加深切的體會到,思念,是年年歲歲、無時無刻不在的。《長相思》一中,男子在秋夜因思念心上人發出了“長相思、摧心肝”的吶喊,對女子的相思之苦,詩人又是怎樣來描繪的呢?
創作背景
《長相思》的創作時間一般認為是在李白被“賜金還山”之后,大約是他被排擠離開長安后于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長相思在長安 李白】相關文章: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唐詩08-14
長相思李白08-18
李白長相思09-26
長相思 李白10-27
相思的詩句李白07-23
李白的情詩《長相思》07-12
長相思李白譯文09-23
長相思李白賞析08-27
李白長相思賞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