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的古詩贈汪倫

時間:2024-09-17 00:22:13 贈汪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告別的古詩贈汪倫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以下是小編帶來告別的古詩贈汪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告別的古詩贈汪倫

  贈汪倫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關鍵注釋

  汪倫: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乘舟:乘船。欲:想。聞:聽。踏歌:古代民間的一種歌唱形式,歌唱時以腳踏地為節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jīng縣西南。

  不及:比不上。

  譯文

  我李白坐上小船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有很多人踏步唱歌。

  桃花潭即使有一千多尺這么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呀。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賞析】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詩的前半是敘事,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起句先寫離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次句繼寫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踏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告別的古詩贈汪倫】相關文章:

贈汪倫的古詩09-20

贈汪倫古詩09-22

贈汪倫的古詩07-27

古詩贈汪倫06-08

贈汪倫古詩09-05

古詩《贈汪倫》06-09

李白的古詩贈汪倫07-26

贈汪倫古詩的意思08-29

《贈汪倫》古詩解釋08-15

《贈汪倫》古詩鑒賞09-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在线看片线路一入口 | 中文字暮人成乱码熟女 | 久久国产综合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