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一張九齡注音

時間:2024-09-01 09:51:26 張九齡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感遇其一張九齡注音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遇其一張九齡注音,歡迎來參考!

  《ɡǎnyù·qíyī》

  《感遇·其一》

  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

  作者:張九齡

  lányèchūnwēiruí,ɡuìhuāqiūjiǎojié。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xīnxīncǐshēngyì,zìěrwéijiājié。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shuízhīlínqīzhě,wénfēnɡzuòxiānɡyuè。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cǎomùyǒuběnxīn,héqiúměirénzhé?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ɡǎnyù·qíèr》

  《感遇·其二》

  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

  作者:張九齡

  jiānɡnányǒudānjú,jīnɡdōnɡyóulǜlín。

  江南有丹桔,經(jīng)冬猶綠林。

  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chóngshēn。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yùnmìnɡwéisuǒyù,xúnhuánbùkěxún。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解】:

  1、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勃發(fā),春秋自成佳節(jié)良辰。

  誰能領(lǐng)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何求美人采擷揚名。

  【評】: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zhì)。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zhuǎn)引出與蘭桂同調(diào)的山中隱者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

  全詩一面表達(dá)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yīng),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擴展:

  鑒賞

  開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聲色,奸佞專權(quán),朝政日趨黑暗。為了規(guī)勸玄宗勵精圖治,張九齡曾撰《千秋金鏡錄》一部,專門論述前代治亂興亡的歷史教訓(xùn),并將它作為對皇帝生日的壽禮進獻(xiàn)給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悅,加李林甫的讒謗、排擠,張九齡終于被貶為荊州長史。遭貶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其堅貞清高的品德,抒發(fā)自己遭受排擠的憂思。此篇為其第一首。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突出了兩種高雅的植物——春蘭與秋桂。屈原《九歌·禮魂》中,有“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句。張九齡是廣東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換成了秋桂,師古而不泥古。蘭桂對舉,蘭舉其葉,桂舉其花,這是由于對偶句的關(guān)系,互文以見義,其實是各各兼包花葉,概指全株。蘭用葳蕤來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紛披的意思,“葳蕤”兩字點出蘭草迎春勃發(fā),具有無限的生機。桂用皎潔來形容,桂葉深綠,桂花嫩黃,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潔凈的感覺。“皎潔”兩字,精煉簡要地點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詩的前四句說蘭、桂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時就會欣欣向榮,生機盎然。蘭葉在春風(fēng)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輝映下更顯“皎潔”秀麗。春蘭秋桂生意勃發(fā),也給季節(jié)帶來了榮耀,春、秋因蘭、桂而成為美好的季節(jié)。這里既包含了樸素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說明了時勢造英雄,英雄壯時勢的客觀辯證法;也表達(dá)了真正的賢人志士只有在政治開明的時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fù)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對重新“遇時”的渴望。

  詩的后四句從春蘭秋桂芳香襲人的社會效果來委婉地說明自己行芳志潔并非為了求人賞識,以博取高名;象春蘭秋桂的香氣一樣,它博得山林隱士的喜愛,只是客觀效果而已;實際上,蘭、桂散發(fā)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們來折取它,欣賞它,而是純粹出于它們的本性。“誰知”兩字對蘭桂來說,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美人由于聞到了蘭桂的芬香,因而發(fā)生了愛慕之情。“坐”,猶深也,殊也。表示愛慕之深。詩從無人到有人,是一個突轉(zhuǎn),詩情也因之而起波瀾。“聞風(fēng)”二字本于《孟子·盡心篇》,其中說:“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fēng)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fēng)者,薄夫敦,鄙夫?qū)挕^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wù)吣慌d起也。”張九齡就把這章中的“聞風(fēng)”毫不費力地拉來用了,用得這樣恰如其分,用得這樣自然,用得這樣使讀者毫不覺得他在用典故,這也是值得一提的。“何求”二字用得斬截有力,它淋漓盡致地將詩人不肯廉價贏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給表現(xiàn)出來了。

  這首詩以蘭、桂自況,借蘭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貼切自然,蘊含深厚,耐人尋味。

【感遇其一張九齡注音】相關(guān)文章:

張九齡的感遇其一08-11

張九齡 感遇其一08-05

感遇其一 張九齡07-18

張九齡 《感遇·其一》10-08

張九齡古詩感遇(其一)06-28

張九齡感遇其一解釋09-19

感遇張九齡其一原文07-20

張九齡感遇其一的譯文10-20

張九齡《感遇·其一》賞析09-01

張九齡感遇其一原文及注釋10-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西西人体44rt高清大胆亚洲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