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我在云上愛你

時間:2024-07-04 03:10:11 張小嫻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張小嫻我在云上愛你

  《我在云上愛你》是張小嫻一本小說作品。下面是文學網小編Lynn整理的現代作家相關內容。(更多現代作家信息請關注文學網)

  【作品簡介】

  從一段段恍如少女式的日記,刻畫出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昨天的回憶。隨著歲月流逝,當昨天已成往事,回首顧盼,無論是第一次暗戀、第一次被追求,抑或經歷第一次學業失敗,統統變得分外珍貴、分外叫人回味。少女成長的故事平淡如水,通過作者娓娓道來,卻變得細膩動人,愛不釋手。

  【內容簡介】

  先喜歡上你,就像是先發現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那又何須惆悵?

  “你的初戀發生在什么時候?”

  ‌“十六歲。”

  ‌“維持了多久?”

  ‌“三天。”

  ‌“只有三天?”

  ‌“但是,就像三十年那么長啊!我到現在還記得。”

  這就是發生在十六歲的愛情故事。

  最純凈的初戀:

  讓時光倒回十六歲的那場心動,張小嫻最純的筆描畫初戀這件小事。

  最唯美的繪本:

  治愈系畫家李書軼溫暖配圖,再現故事中的動人場景。全書精美彩色印刷。

  最動人的情話:

  突然,我覺得眼睛都甜了,愛上你,就是這么一回事。

  我是愛你的。是的,我沒有天天時時告訴你,也沒有將玫瑰摘下給你。但我悄悄地看了你看過的書,做了一切你想讓我做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作家簡介】

  1967年11月3日出生于香港,香港女作家,畢業于香港浸會大學。

  1993年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文章。

  1994年于《明報》連載《面包樹上的女人》而出名。

  1993年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文章。

  1997年5月出版的《荷包里的單人床》進入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

  1998年創辦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志《AMY》,任總編輯至2008年。

  2005年她的《Channel A》系列中的《那年的夢想》改編成22集時尚都市情感劇《如果月亮有眼睛》,成為第一部被搬上熒屏的作品。

  2013年8月,推出愛情主題書《你終將愛我》[2] ;張小嫻位列2013年第八屆作家富豪榜第六名。

  2014年4月,張小嫻推出散文集《那些為你無眠的夜晚》。2015年推出長篇小說《致遺忘了我的你》。

  【原文 節選】

  十六歲那年的夏天,我正處于小小的反叛期,跟媽媽用字條來溝通已經快一個月了。她上班前把“今天不回來吃飯,自己去吃”的字條和飯錢留在餐桌上給我。我睡覺前留下“明天要買參考書,給我錢”的字條。我們以前也試過慪氣,不跟對方說話,只用字條來溝通,這種情況有時會持續好幾天,印象中好像從來沒超過一星期。

  十九歲就把我生下來的媽媽是一家化妝品店的店長,雖然算不上美人兒,但是,只要掃上淡淡的妝,便會馬上亮麗起來。她有一雙黑亮的眼珠和一把及肩的直發,皮膚白皙,看上去比真實年齡年輕好幾歲。她雖然嬌小,但該長肉的地方都長肉。她老愛揶揄我說:

  “這方面你好像沒得到我的遺傳呢。”

  客人們都羨慕她的好身材,經她推薦的美胸膏不計其數,她自己卻從來不用。

  她下班回到家里,是另一個樣子。在家里,她來來去去都穿那幾套睡衣,胸前經常留著洗不掉的食物漬。她頭發不梳,用一個大發夾把頭頂的頭發夾著,免得頭發遮著眼睛。

  雖然在化妝品店工作,她一點都不愛美,心血來潮才會敷一張面膜,有時候連臉都不洗便溜上床睡覺,跟很賣力工作的那個她完全不一樣。

  放假在家的話,她簡直就像一只懶惰的大貓,成天霸占著那張淺綠色的寬沙發,癱在上面邊看電視邊吃東西,或者睡著流口水。要是我不幸在家里的話,這時候的她最愛差遣我做這做那。

  “維妮,我想吃冰淇淋,你幫我去冰箱拿!”

  “維妮,好象有點冷,幫我拿一條毯子來!”

  “這個節目很悶,維妮,你幫我轉臺!”

  “不是有遙控器的嗎?”我抗議。

  “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她不太會做媽媽,每隔幾個月才會良心發現下廚煮一頓非常難吃的菜。我上小三那年,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帶飯。那一年,她剛跟爸爸離婚,一個人帶著我。

  因為擔心我自卑,她每天都到餐廳買現成美味的飯菜,然后換到一個餐盒里給我帶去學校,看起來就像是家里做的。因此,午飯的時候,我的飯菜是班上最香的,也是班上最好吃的,那些吃厭了***飯菜的同學都看著我的午餐流口水,我也樂于跟他們交換。結果,我反而天天吃到家常飯。

  我和媽媽平日愛光顧公寓附近的一家上海小吃店,老板是一對夫婦,門口鐵板上有美味的餃子煎烤著。媽媽常常館送老板娘一些護膚品的免費樣本,所以,老板娘對我們很好,會做些特別的菜給我們吃。要是吃厭了上海菜,附近還有幾家小吃店,一家外賣披薩店和面包店,常常傳來烘焙的香氣。

  我們住的兩房小公寓是媽媽離婚時分到的財產。這棟淡粉紅的水泥房子一共五層樓,門口有幾極臺階。我們住在三樓。我打從出生開始就住在這兒,對街那棵夾竹桃從前只有一層樓高,后來已經跟我們這一層樓平頭,長出了許多橫枝。

  公寓附近有個小公園,種了許多花。公園里有一個頂端冒泡的圓形麻石小噴泉和一排綠色秋千。我小時侯曾經從秋千上掉下來,像體操運動員似的做出一個三百六十度轉體的筋斗,吃了滿口泥沙,把我媽媽嚇得半死。那時候,媽媽愛在公園對街的租書店租一本小說,靠在公園的長板凳上讀著,由得我跟其他小孩子玩。她是小說迷,愛讀那些白日夢愛情小說,直到三十歲,口味還是沒改變。

  那家租書店是“手套小姐”開的。“手套小姐”的手套不戴在手上。她看上去年紀比我媽媽大一點,長年梳著一個肩上劉海的短發,老是穿黑色的衣服。冬天的時候,她愛把一雙手套別在頭上當作頭飾。她那些手套什么顏色都有:紅的、綠的、紫的,軟軟地趴在頭上。

  “手套小姐”平時很少說話,若不是坐在柜臺看書,便是躲在柜臺后面的一個房間里不知道忙些什么。她的店是從來不休息的,書種多,常常有新書。我愛到那兒租漫畫書。店里養了一只長毛的雌性大白貓,她老愛趴在書堆里睡懶覺,不時在書封面上打上一個個梅花形掌印。她仿佛有掉不完的毛,弄得那些書上常常黏著她的毛,我和媽媽私底下把書店喚作“貓毛書店”,順便替那只貓起了個名字叫“白發魔女”。

  那年夏天,我和媽媽接近一個月的冷戰,也是由一本從“貓毛書店”租回來的書開始的。那天晚上,我在自己房間里做著那些該死的暑假作業。我是數學白癡,每次數學測驗都想逃學算了。我真的不明白,一個人要是不打算成為數學老師或是數學家,那么,除了加減乘除之外,還有必要懂那么多嗎?

  比如這一題:

  一個年輕的馬戲班班主帶著六十頭海狗,準備坐船渡河。船家是個聰明漂亮的女生。她告訴班主,她收取的渡河費用,是渡河的海狗數目的一半。那么,這個馬戲班班主該帶幾頭海狗上船?又該留下幾頭海狗給船家當作報酬?

  既然是海狗,不是都可以自己游過去嗎?為什么還要坐船?船家漂不漂亮,是男是女,又有什么關系?

  她停了一下沒說話,我低頭痛苦地思考著到底該把幾頭海狗丟到船上去。所以,我并沒有看到她臉上的表情。突然之間,她的語氣變了,訕訕地說:

  “你一向也覺得鄭和比我聰明。”

  鄭和不是明朝太監,而是我爸爸的名字。他原本叫鄭維和,朋友叫他鄭和。

  每當媽媽生氣的時候,她喜歡連名帶姓叫他。即使在他們離婚以后,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

  “我當然要嫁一個比我聰明的男人。”她說。

  我懶得解釋我說的白癡不是指她,而是那本書的結局,還有那條海狗題。然而,“白癡”這兩字刺痛了她。我爸爸后來那位女朋友本來是他的初戀情人,當年,她因為要到外國留學而跟我爸爸分手。我爸爸結婚之后,她從外國回來了。

  這對初戀情人一直到幾年后才遇上,很快就愛火重燃。那個女的據說是個聰明、獨立又本事的事業女性。我媽媽很介意這一點。我媽媽只是個中學畢業生。

  “你看你!”媽媽指著我,語氣變得有點尖酸,問我說:“你什么時候把頭發弄成這個樣子?”

  我的頭發已經做了好幾天,只是她一直沒說什么。那時我很迷徐璐。徐璐是當時很紅的歌手,除了唱歌好聽,還是潮流指標。她很會穿衣服,前衛得來又有品味。那陣子,她剛剛把一頭短發燙曲和染黑,每一根頭發都像小鬈毛似的,刻意造成蓬松和干巴巴的效果,非常好看。我到理發店要求燙那種發型。我沒拿著徐璐在雜志上的照片指給我理發師看,那樣委實太尷尬了。我只是盡力描述那種曲發。結果,不知道是我詞不達意,還是他理解有問題,我的“徐璐頭”像一包菜干。

  “你看起來像釋迦牟尼!”我媽媽愈說愈尖酸。她吵起架來一向很沒體育精神,我們明明是因為那本而吵架,她最后總會拉扯到其他問題上。

  “你又沒見過釋迦牟尼。”我回嘴。

  “我見到他會問他!”

  “他頭發沒那么長。”

  “你該好好讀書,干嗎跑去弄個釋迦頭?”

  “我剛剛在做功課,是你過來騷擾我。”

  “你還涂指甲呢!”她瞄了瞄我,一副看不順眼的樣子。

  那也是徐璐帶領的潮流。她喜歡把手指甲剪得短短,每片指甲隨便掃一抹顏色,看上去就像原本的指甲油脫了色似的。

  ......

【張小嫻我在云上愛你】相關文章:

林清玄《在云上》經典語錄180句02-19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04-18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原文03-15

張小嫻的經典語句01-24

張小嫻散文01-04

張小嫻經典語句01-30

張小嫻經典句子12-27

經典張小嫻座右銘04-24

張小嫻經典段落04-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中国字幕亚洲综合亚洲成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