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時間:2024-11-02 22:24:46 煒玲 醉翁亭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1

  環(圍繞)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各個)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樣子)而深秀者,瑯琊也。山(順著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從)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像鳥一樣張開翅膀)臨(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誰?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誰?太守自謂(命名)也。太守與客來飲于(在)此,飲少輒(就)醉,而(表并列關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領會)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關系)林霏(霧氣)開,云歸(聚攏)而巖穴暝(昏暗),晦(昏暗)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香花)發(開)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長)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四季)也。朝而(表修飾關系)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腰背彎曲)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到)溪而漁(釣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雜然而前陳(擺開)者,太守宴也。宴酣(盡興地喝酒)之樂,非絲(弦樂器)非竹(管樂器),射(投壺)者中,弈(下棋)者勝,觥(酒杯)籌(酒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面容)白發,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跟從)也。樹林陰翳(遮蓋),鳴聲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游人去(離開)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表轉折關系)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謂(是)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之者誰 名:_____________

  (2)云而巖穴暝 歸:_____________

  (3)至于者歌于途 負:_____________

  (4)雜然而前者 陳:_____________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第1段由遠而近、從面到點,寫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環境。

  B.第2段描寫了山間朝暮、四時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樂。

  C.第3段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是為了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D.“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是作者被貶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極度消沉的表現。

  4、在歐陽修治理下,滁州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請你結合選文第3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對“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寫。(60字左右,不得翻譯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命名;(2)聚攏;(3)背;(4)擺

  2、(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或:游賞山水的樂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罷了。)

  (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或:野花開放而散發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陰。

  3、D

  4、示例:瑯琊山上人來人往,人們扶老攜幼,有說有笑,盡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擁,一派歡樂熱鬧的景象。(答案不唯一)

  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2

  文言文,完成小題。(共9分,每小題3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小題1】、對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圖

  B.游人去而禽鳥樂也:離開)

  C.飲少醉輒:就

  D.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小題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泉香酒洌 年又最高

  B.負者歌途 孫叔敖舉

  C.山間朝暮 也悵恨久

  D.醒能述以文 者不以物喜

  【小題3】、下列對選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2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潔”“水”四個典型情景來寫四季變幻之美,情狀俱到,精確而熨帖。

  B.選文巧用詩的語言表達形式,全用對句,句式整齊,音節鏗鏘,讀來聲聲清朗,極具音樂的節奏美。

  C.選文圍繞“樂”,寫了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人之樂,表達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D.第3段寫宴飲之樂,卻別有情致地從捕魚釀酒寫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簡樸。

  【小題4】、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答案

  【小題1】A

  【小題1】D

  【小題1】B

  【小題1】(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花開了,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醉翁亭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04-17

文言文閱讀答案10-31

《醉翁亭記》閱讀題答案10-09

《醉翁亭記》對比閱讀及答案03-30

文言文《李白》閱讀答案04-14

捉刀文言文閱讀答案07-05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題及答案06-06

醉翁亭記閱讀試題及答案解析09-23

《鄭人買履》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6-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月婷 | 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 | 亚洲有码第三页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