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虎文言文全文翻譯
在日常的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虎文言文全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虎文言文全文翻譯
說虎文言文全文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①焉,別人之食于虎也,無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敵百,雖猛必不勝。故人之為虎食者,有智與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說虎文言文翻譯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鋒利,而人沒有那樣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幾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沒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見,而虎皮人常常鋪它用它,為什么呢?虎用力氣,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點,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來對抗百,即使勇猛必不獲勝。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與只仗自己一個人而不發揮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類。它被人所獲,被人所殺而用其皮來坐臥,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說課稿:說虎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說虎》是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性靈愚慧這一單元主題下的一篇自主閱讀課文,前兩個單元分別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善惡、體會生命的意義,而本單元是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智慧的偉大及人性的復雜。《說虎》是本單元也是本冊的最后一篇課文,雖是一篇自主閱讀課文,在地位上比不上前面的必學課文,但它屬于議論文體的文章,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而這種議論文體的文章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自學起來困難很大,所以我采取教學的形式,讓他們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了解議論文的一些寫法。為以后學習這一類的的課文打下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提倡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理念,我確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①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能翻譯重點文言句子。
②整體把握內容,明確課文主旨。
(2)過程和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訓練學生讀、寫、聽、說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學習文中通過設喻說理的方法,以及“說”的文體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敗的道理。知道如何學習、如何更好地做人。
3、教學重點:
(1)疏通文章,理清結構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能翻譯重點文言句子。
(2)整體把握內容,明確課文主旨。
4、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中心論點的論證方法。理解運用比喻的方式進行說理,即借虎喻人。
5、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過的議論文寥寥無幾,只接觸過一兩篇像這樣的文章比如《我若為王》這樣的雜文,但對議論文具體的、全面的學習還沒有過。再加上七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還沒有達到對議論文全面學習的水平,因此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寫法。為以后學習這一類的的課文打下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系統的學習。
6、課前準備:
有關“虎”的成語很多,課前布置學生去搜集關于“虎”的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培養學習興趣。
【說教法】
(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1、情景導入法。利用多媒體(背景音樂,課文的朗讀,圖片等)展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激情和興趣。
2、朗讀教學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探究討論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因為七年級學生還不善于通過細致地閱讀,來理解、體會議論文所表達的觀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精細的句段,培養他們閱讀感悟的能力與習慣。
【說學法】
語文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對于一個入學不久的初一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在這一堂課上,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以下幾個過程來培養語文學習的習慣:
第一,通過查閱工具書獨立解決生字、生詞的習慣;
第二,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啟發、討論培養學生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第三,通過圈點勾畫、抓關鍵詞等方法來推敲語言文字的習慣;
第四,熟讀、背誦優美文段的習慣。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幾個與虎有關的成語,并談談對老虎的認識,從而明確本文就是針對虎的力氣大于人,又有鋒利的爪牙,最后反而被人捕獲殺害的事實而引發的議論。
(生答略,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并自然引出下面的過渡語。)
二、了解有關的文學常識
1、了解有關“說”這種文學體裁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它可以敘事、可以議論,都是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似。
(教師可引《我若為王》加以補充說明)
2、了解劉基及《郁離子》
劉基,明初文學家,政治家。字伯溫;晚號:犁眉公;謚號:文成。博學,通天文,兵法。輔佐朱元章創立明朝,謀劃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郁離子》一書是劉基在元代末年隱居青田山時寫的,包括《千里馬》、《魯般》等18篇,195條,后收入《誠意伯文集》。其中文章都很短小,有些是議論,有些是先舉史實,然后評論,還有些是先敘寓言,然后評論,主旨都在發表作者對社會上各種事物的看法。
(除了解作者外,主要還是以“主旨都在發表作者對社會上各種事物的看法”這句話為重點讓學習明確課文的主旨傾向)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朗讀、整體感知
(1)同學自由地讀課文
(2)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并指出這位同學是否有讀錯的字或停頓有誤的句子,如有,請幫他指正。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啟發、討論培養學生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四、合作交流
1、疏通課文
教師展示重點字詞
學生活動: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其他同學舉手搶答,師生評議。
之于恒物處故雖為類足
2、檢測效果
學生活動:學生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每段內容。
(點撥:學生通過自學,能基本上弄懂文意。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尋求幫助,這既讓全班同學都起來,又鍛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理解課文寓意,探究本文的寫法。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師生評議。(幻燈片顯示問題)
(1)《說虎》將人與虎相比,有兩個字是最關鍵的,你能把這兩個字指出來嗎?
(2)劃出表明本文主旨的句子,說一說作者是怎樣論證得出這個結論的?
(3)作者用老虎與人的關系作比喻,欲說明什么問題?
(4)本文闡明的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引導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寫法。)
五、梳理內容主旨:
主題思想:本文借虎喻人,說明不懂得運用智慧,不會憑借外界的力量,只憑自己的力量一味蠻干,就必然招致失敗的道理。
(讓學生對知識有個清晰的認識,而不至于滿頭套)
六、拓展延伸
對圖片中的濫殺濫捕的現象你怎么看,準備怎么做?談談自己的看法。
(目的在對課文有更深入的認識,并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七、課外作業
請你替老虎捉刀,寫一篇耳目一新的反思文章。
1、“我”是誰?
2、既然“我”是百獸之王,為什么會敗在區區人類之手?
3、若有來世“我”會怎樣戰勝人類?
4、背誦翻譯課文,并梳理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用法與意義。
(讓學生將寫與聽、說、讀相結合,發揮想象力對課文的認識進行進一步的升華)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八、課后反思
【說虎文言文全文翻譯】相關文章:
問說全文文言文翻譯11-15
《馬說》全文與翻譯03-25
虎與刺猬文言文翻譯07-13
蝙蝠文言文全文翻譯07-29
木蘭詩文言文全文翻譯12-25
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譯10-28
趙普文言文全文翻譯07-28
師說文言文全文翻譯及賞析10-09
勸學文言文全文及翻譯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