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讀書文言文翻譯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充讀書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后歸鄉里,屏居教授。仕郡為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
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吊之禮,戶牖墻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余萬言,釋物類同異,正時俗嫌疑。
刺史董勤辟為從事,轉治中,自免還家。友人同郡謝夷吾上書薦充才學,肅宗特詔公車征,病不行。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造《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王符字節信,安定臨涇人也。少好學,有志操,與馬融、竇章、張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無外家,為鄉人所賤。自和、安之后,世務游宦,當涂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進。志意蘊憤,乃隱居著書三十余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章顯其名,故號曰《潛夫論》。其指訐時短,討謫物情,足以觀見當時風政,著其五篇云爾。
譯文
王充擅長辯論,開始的話好像很詭異,最后卻又實在的結論。他認為庸俗的讀書人做學問,大多都失去儒家了本質,于是閉門思考,謝絕一切慶賀、吊喪等禮節,窗戶、墻壁都放著刀和筆。寫作了《論衡》八十五篇,二十多萬字,解釋萬物的異同,糾正了當時人們疑惑的地方。
刺史(官職名)董勤征聘他為從事(官職名),改任治中(官職名),自己辭職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謝夷吾上書推薦王充有才學,漢肅宗特地下詔派遣公車(朝廷征聘賢人特定的車馬)去征聘他,因為得病沒有去。當時年近七十,體力和腦里都衰弱了,于是寫作了《養性書》十六篇,倡導節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漢和帝年號)年間,病死在家中。
(寓意)啟示:
《論衡·別通》:「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
多讀書,讀好書,面要廣。
注釋:
會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紹興一帶
孤:少年喪父
徙:遷徙
扶風:古地名,今陜西境內
而:而且
輒:就
遂:因此
肆:集,市集
扶風班彪:扶風人班彪,漢代著名史學家
師事:做……老師
王充:東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論衡》一書。
王充簡介
王充(27—約97),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后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
他小時候不但聰明而且用功。6歲開始識字讀書,8歲被送入本鄉書塾。20歲時,王充到洛陽的太學里去求學,他還感到不滿足,就用課余時間讀各種書。日子久了,他把太學里收藏的書幾乎都讀遍了,又去街市的店鋪里找書來讀。王充讀書十分認真,記憶力又強,一部新書,讀過一遍就能把主要內容記下來。就這樣,他的知識越來越多。
因為王充對朝廷的腐敗看不慣,所以不做官,一生大都在家里寫書。《論衡》就是他的有名的著作。
為了寫《論衡》,他搜集的資料裝滿了幾間屋子,房間的窗臺上、書架上都放著寫作的工具。他閉門謝客,拒絕應酬,用了幾年的`功夫才寫成。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是宣傳科學和無神論,對迷信進行了批駁。比如:當時有些人講這么個故事,春秋時期有個楚惠王,有一天,他吃酸菜,發現酸菜里有一只水蛭。如果他挑出來這條水蛭,廚師就會因此被處死。他憐憫廚師,就不聲不響連水蛭一起吞下去了。到了晚上,楚惠王大便時,不但把水蛭排泄了出來,而且原來肚子疼的病也痊愈了。為什么會這樣呢?他們說這是“善有善報”的證明。
而王充批駁了這種說法,他的解釋是:因為人肚內的溫度高,水蛭經受不住,熱死了,所以被排泄出來。又因為楚惠王肚內有淤血,水蛭恰好吸血,在水蛭還沒熱死的時候,把他肚內的血都吸走了,所以楚惠王的病自然會好了。這是巧合,而不是“善有善報”。
還有一次,雷電擊死了一個人。有些宣傳迷信的人又說:這是他做了虧心事,天上的雷公把他打死了,這就是“惡有惡報”。王充在現場觀察到死人的頭發被燒焦了,身上也有被燒焦的臭味。他的解釋是:打雷時有閃電,閃電是火,因此雷實際上是天火,被雷公打死的人是被天火燒死的。天上并沒有雷公,也不是“惡有惡報”。
王充的解釋雖然不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學道理,可是在當時卻是很了不起的。
在《論衡》中像這樣破除迷信,宣傳科學思想的內容是很多的。這部書可以說是公元一世紀時候的一盞閃爍著智慧之光的明燈,王充可以說是一位真正出色的思想家。
【王充讀書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王充讀書文言文翻譯注釋05-30
王充市肆博覽文言文翻譯12-22
王昭素文言文翻譯12-21
王勃故事文言文翻譯10-16
《明史·程啟充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05
王勃滕王閣序文言文翻譯10-26
王勃擬腹稿的文言文翻譯翻譯10-27
王戎識李文言文翻譯06-05
滕王閣序文言文翻譯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