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卒“字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中”卒“字的用法有哪些,歡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中”卒“字的用法有哪些
拼音:zú、cù
部首:十部首
筆畫:2
總筆畫:8
筆順:捺橫撇捺撇捺橫豎
【詳細釋義】
zú
、<名>步兵;士兵!哆^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鄭伯克段于鄢》:“繕甲兵,具卒乘。”
、<名>古代編制,一百人為一卒!妒逑蛸R貧》:“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薄吨\攻》:“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③<名>差役;隸卒!蹲笾乙愎菔隆罚骸俺治迨,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
、<動>死!抖麍谭ā罚骸澳昶呤,卒于官!薄冻啾谥畱稹罚骸俺,魯肅聞劉表卒。”
、<動>完成;完結!犊兹笘|南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陳情表》:“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⑥<副>終于;最終!读H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薄钝蛳轮畱稹罚骸叭唤褡淅в诖,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辨】兵,卒,士。上古時這三個字意義各不相同!氨币话阒肝淦鳎部煞褐;“士”是戰斗時在戰車上的戰士。
cǜ
<副>通“猝”。突然;倉猝。《荊軻刺秦王》:“卒惶不知所為。”《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卒合!
文言文虛詞用法
之
一、代詞
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
、俟c人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陉悇僮糁,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苄押罟适怪畣栔。(《扁鵲見蔡醒公》)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
①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谕雷院髷嗥涔,亦斃之。(《狼》)
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芄韱枺骸叭陱驼l?”定伯誑之。(《宋定伯捉鬼》)
、輳屯吨,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作“的”
①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谝跃,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塾鑷L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苣厦娑魄,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讀孟嘗君傳》)
、葸凳瘔ㄈ,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結構語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籴t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垭m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苋赵轮校舫銎渲小(《觀滄!)
、萦瑾殣凵徶鲇倌喽蝗尽(《愛蓮說》)
3、語氣助詞,湊足音節。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诰弥,目似暝,意暇甚。(《狼》)
、蹛澓蘧弥。(《陳涉世家》)
④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大鐵椎傳》)
4、結構助詞,提前賓語的標志。
①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诤温?(《陋室銘》)
、鬯魏巫镏?(《墨子.公輸》)
而
一、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贉毓识,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谟乐葜爱a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譯作“然后”“就”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诒怡o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③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3、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譯作“但是”“然而”“卻”“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谟瑾殣凵徶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矍Ю锺R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文言文中”卒“字的用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27
文言文中的副詞有哪些09-09
文言文中故字的用法05-28
文言文中”蓋“字用法05-28
文言文中“然”字的用法05-22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意思07-30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及意思12-06
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05-28
文言文中固的用法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