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

時間:2021-06-14 14:01:31 文言文 我要投稿

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

  原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蘇軾與張懷民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

  翻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照在門上(注:很多地方翻譯這句都翻譯為“月光從窗口射進來”,其實是錯的,這里“戶”指門口,與《木蘭詩》中“木蘭當(dāng)戶織”中的“戶”意思相同),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原來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xué)過他的文章有《水調(diào)歌頭o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戶:門念:想,思考。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于是。至:到寢:睡相與:共同,一起空明:清澈透明。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這里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交叉錯雜)。蓋竹柏影:原來是但:只是,不過。

  閑人: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三、填空:

  1、全文以“月光(月色)”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清冷皎潔的意境,表達(dá)了作者曠達(dá)心境。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表達(dá)作者微妙復(fù)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復(fù)雜感情。(曠達(dá)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5、請用橫線在文中畫出描寫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并說說它傳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心聲。

  (1念無與為樂者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方面,作者慨嘆知音難覓。另一方面,作者當(dāng)時雖貶,心情抑郁,但仍不失進取心,借以美景來排遣抑郁之情。)

  四、結(jié)構(gòu):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dá)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dá)方式劃分層次,并寫出各層次大意。記敘描寫議論。

  第一層:(1-3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dá)方式是敘述,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游者、游歷的緣由)

  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寫景、描繪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層:(最后3句)月夜問天,自喻閑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議論,點出作者曠達(dá)樂觀的襟懷)

  五、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閑人”的含義?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fù)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或表現(xiàn)作者雖遭貶謫仍強作輕松愉快的復(fù)雜心情。既有由賞月詠月而發(fā)的自豪自我安慰,又有為“閑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悵和苦悶。)

  2、文章表現(xià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自我排遣的曠達(dá)(或雖遭貶謫依然曠達(dá))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無與為樂。

  六、欣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段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相關(guān)文章:

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考點04-04

文言文高頻字詞知識點04-04

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考點醉翁亭記原文釋義與習(xí)題11-16

中考文言文高頻通假字06-02

中考語文知識點:文言文詞語04-02

中考語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04-03

中考的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5-28

高考語文文言文高頻字詞05-18

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04-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