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周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終于成為一名忠臣。
釋義
1、兇強:兇暴強悍。
2、俠氣:任性使氣,這里有“好爭斗”的意思。
3、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或說指鼉(tuó)鱷一類的動物。
4、為鄉里所患:意謂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為……所,表示被動的結構助詞。患,認為……是禍害。后文的“患”是擔心的意思。
5、并:一起,指蛟與虎兩者。
6、三橫:三害。橫,禍害。
7、尤劇:更厲害。
8、或說(shuì):有人勸說。或,有人。說,勸說。
9、實:實際上。
10、冀:希望。
11、或浮或沒: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沒,沉沒
12、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沒。
13、更相親:互相慶祝。更,交替,輪換。
14、吳:今蘇州一帶。
15、二陸:指陸機、陸云兩兄弟,當時著名的學者。下文“平原”指陸機,因陸機曾任平原內史;“清河”指陸云,因陸云曾任清河內史。
16、俱:通“具”,全部,詳細地。
17、修改:修,修正行為。改,改正錯誤。
18、以……為貴,以為……是寶貴的。
19、暴犯:侵害。
20、蹉跎:虛度光陰,這里是過時的意思。
21、朝聞夕死:語出《論語·里仁》:“朝聞道,夕可死矣。”意思是早晨聽聞了圣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22、令名:美好的名聲。
23、彰:顯露、傳揚。
24、改勵:改過自新。
25、忠臣:周處后來發憤攻讀,官至御史中丞,為官正直。氐(dī,我國古代民族)人齊萬年起兵,周處奉命出征,當時他老母親猶在,但他堅持領兵出征,力戰至矢盡弦絕而死,古稱之為忠臣。
中心思想及賞析
1、課文從周處年輕時橫行鄉里,為人兇強,被人視為禍害,一直寫到他終為忠臣的結局,表現了一個人只要有改惡從善的決心和行動,就一定能有所成就的。文章寫得十分精練,無論周處早先的“兇強俠氣”、為害鄉里,還是后來勇于改過、痛改前非,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精心選材,“殺虎斬蛟”和“尋訪二陸”的兩個事例,鮮明的展示了周處的個性特點。
2、本文頗含哲理。在鄉人眼里,周處是義興“三害”之首,即使殺虎斬蛟也得不到人們的諒解。難能可貴的是周處能從鄉人的反應中感悟到自己的嚴重過失,進而聽取賢人的規勸,幡然悔悟,棄惡從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并成為歷史上的英雄。
3、本文作者精于謀篇布局,寫來處處充滿矛盾沖突。其中有周處擊殺蛟龍的惡斗場面,有鄉里慶賀周處之死的場景,有“改勵”時思想矛盾的復雜心理描寫。造成在寫作上比比轉,層層轉,回環往復,曲折陡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時似是山窮水盡,但筆鋒一轉,又是柳暗花明。語言簡練,含義深刻。
【周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周處的原文及翻譯02-14
周處文言文及翻譯03-29
周處原文及翻譯和注釋05-07
經典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文言文原文加翻譯04-13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2-03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3-23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4
周處除三害原文及翻譯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