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歲月崢嶸,山河依舊。安慶的杜鵑花漫山遍野,像中國青年人不會彎曲的脊梁,永遠屹立在山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精選38篇),歡迎閱讀!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
1910年,瞿秋白進常州中學讀書這所中學的校長和一些老師,經常對學生講述清朝政府腐敗的事實,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長、老師的教育下,非常關心國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來勉勵自己。
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雄魄”,表達他救國的抱負。他曾指著腦后那條長辮子對同學說:“這尾巴似的東西,我們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發辛亥革命,他馬上把自己的辮子剪掉。
1912年,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當上臨時大總統,殘酷的革命力量,中國人民依舊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年10月10日,常州城內家家要掛紅燈籠慶祝“雙十國慶節”,瞿秋白卻把用黑墨寫有“國喪”兩個字的白燈籠掛在門口。他說:“這個‘民國’就要名存實亡了,哪有什么國慶,明明是國喪!”一直掛到第二天天亮。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
向警予是中國的第一個女中央委員,是黨中央的第一任婦女部長。1928年,不幸被國民黨殺害,年僅33歲。她原名向俊賢,為什么后改名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學校開運動會。在400米決賽中,一位運動員奮力猛沖,后來居上,奪得第一名后突然暈倒在地,向俊賢和同學們將她扶起送到醫院救護。
當晚,向俊賢對同學們說,今天400米賽跑獲第一名的同學,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貴啊!國家光明燦爛的前途,全靠我們齊心協力去創造。現在,外有列強欺凌,內有軍閥割據,政府動蕩,如果我們把賽跑運動員那種拼命的精神用來拯救國家和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為了國家自強,為了民族自強,我們為人做事求學問,都要有這種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從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時時敲響警鐘,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學問、救國家。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
1940年2月,在風雪彌漫、攝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東北抗聯楊靖宇同志遭到敵人圍追堵截。兩個警衛員一個英勇犧牲了,一個身負重傷隱蔽在樹洞里。他只身一人,邊打邊走。
他剛到黑龍江濛江縣保安屯附近,就被敵人的坐探發現了。不一會兒,一大群敵人撲了過去。楊靖宇選擇了一棵大樹作掩護,拔出兩支短槍,左右手同時向敵人射擊,獨身一人和幾百個敵人打了一個多小時。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敵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楊靖宇身負重傷,槍里也只剩最后一顆子彈了。他堅強挺起高大身軀,深情注視祖國壯麗河山,用熱血和生命,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隨后壯烈犧牲。
日本強盜把他的遺體運到醫院解剖,發現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樹皮和棉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楊靖宇就是靠吃這些東西,堅持戰斗的。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4
溥儒,字心畬,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腳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戰勝利后,他辭去國民黨的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5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為了拯救中華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他最初的志愿是當個好海軍,把外國侵略者從海上趕出去。為此,他考進了南京水師學堂。
一改志愿學礦務。他認為要使中國富強起來,最要緊的任務應先發展礦業、工業。于是,他轉入南京礦務學堂學習。
二改志愿學醫學。他認為面對中國的現實,首要任務是把中國人改良成強種人。于是,他去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醫。
三改志愿學文藝。他認為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國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文藝。于是他提倡文藝運動。
從此以后,魯迅先生寫出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以此來揭露敵人的反動派,歌頌先進的事物,為解救中華民族而吶喊。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6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囗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
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7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洼圩村)人,出身于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洼圩北門遇上黃兆云帶領的“還鄉團”。黃兆云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莊圩子里。
在周莊圩子里,黃兆云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后,黃兆云把她押到仇夏莊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8
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8年春天,我愛國軍隊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一舉殲滅日軍11984人,震驚中外。這場戰役的勝利,除愛國軍隊英勇作戰外,還與當時戰區的民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李宗仁在談到臺兒莊戰役勝利時,深有感慨地說:“臺兒莊人民完全和軍隊配合起來了,在戰場上挽救傷兵的是民眾,作偵察的是民眾,幫助軍隊輸送炮彈糧食的是民眾。這些民眾是赤誠地表現他們的愛國熱情,充分地擔任起救亡的責任來了。”
據臺兒莊北關老大娘王譚氏回憶:臺兒莊戰役打響后,我們青壯年婦女并沒有躲到安全的地方,而是自發地組成女子督戰隊,一方面激勵戰士勇敢殺敵,一方面防止逃兵脫離戰場。當時就有一個逃兵差點從我們的眼皮底下跑掉。我們幾個姐妹一起罵這個逃兵:“你還算是個男人嗎?你如果怕死,就讓我們拿著燒鄉火棍跟日本鬼子拼!”這個逃兵被我們得害羞了、激動了,掉頭就沖向了戰場。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9
新中國成立后,廣大工人成了國家的主人,勞動熱情倍增。振興中華,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眾共同的愿望和行動。被稱為“鐵人”的王進喜就是胸懷祖國、發憤圖強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進喜本來是玉門石油礦普通工人,可他一心為國分憂。有一次在北京街頭上,他看到汽車沒油燒,在車頂上放著大大的煤氣包,靠燒煤氣行駛。他難過得吃不好睡不著,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現在國家缺油,我有責任啊!”不久,他被調到大慶,參加開發新油田的會戰,他興奮得像有使不完的勁,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沒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壘的簡易棚子里,吃冷飯,睡地鋪。
鉆井機到了,可沒有吊車下不了火車,他一聲吶喊,帶著工人用繩子拉,肩膀頂,終于把機器卸下來運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豎起來了,沒有水灌井,他和工人們用臉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來,爭分奪秒地開了鉆。發生井噴事故時,沒有攪拌機,他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為的是盡快打出石油,改變祖國石油工業落后的面貌。
因為常年勞累,飲食沒規律,王進喜得了嚴重的胃病,經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說:“為了拿下大油田,我寧可少活20年!”正是這種鐵人精神,正是這種為國忘我的勞動,使得大慶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國摘掉了石油工業落后的帽子。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0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占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后,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準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里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1
弦高是鄭國的一位行商,經常來往于各國之間做生意。魯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轄地經商,途中遇到秦國軍隊,當他得知秦軍要去襲擊他的祖國鄭國時,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國報告敵情,一面偽裝成鄭國國君的特使,以12頭牛作為禮物,稿勞秦軍。
秦軍以為鄭國已經知道偷襲之事,只好班師返回。鄭國避免了一次滅亡的命運。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2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
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于回到祖國懷抱。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3
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后來他決定出國深造。在朋友舉行的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只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
這只銀瓶一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臨終前,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4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歲的優秀少年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犧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賴寧。那天下午3點左右,因八級大風,把縣城附近一家工廠的電線桿吹倒,造成電線短路,引起了大火。風助火威,火越來越大、燒得越來越遠。此時,森林、電視衛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庫都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賴寧看見后立刻趕到火災現場。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奮不顧身地沖向前奮力撲火。雖然,消防隊員曾勸阻大家別往火中硬闖,但賴寧不忍心看到國家財產遭到嚴重損失就去撲火。最后大火終于撲滅了,但賴寧卻犧牲了。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5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見沙俄軍隊吞占滿洲,敗北沒有潛力的清當局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公約的動靜后,他悲忿欲絕,當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籌辦回國入戰。
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頭,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酸楚,鼓動同胞起來戰斗……他連著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里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6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
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7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前,朋友們為他舉行了一個送別晚會。肖邦滿懷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肖邦輾轉于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通過他的'藝術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
肖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愿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8
秋瑾到了日本之后,視野打開了,不再是一個舊社會里封閉的女人,她認識了徐錫麟、陳天華等優秀的留學生,經常聚會喝酒、聊新的知識,并且一起加入了同盟會。在當時,同盟會是一個非法組織,加入者都抱著被殺頭的準備,唯有充滿夢想的人才會參加。
秋瑾到日本之后,意識到東方的女性受到極度的壓抑,被當做弱者,因此她的革命不只是政治的革命,更大的一部分是她對女權革命的覺醒與伸張。秋瑾在日本學武士刀、練劍,所以會拍下那么一張照片,象征女性的解放。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19
屈原他的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
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0
岳飛應募參軍,曾因戰功累累而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制成旗后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托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并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
岳飛于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是,后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后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于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1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準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
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2
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很出名氣了。厥后他出國深造。在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予給他一只裝滿故國土壤的銀瓶。這只銀瓶一直陪同著他19年。1849年秋日,蕭邦病重告急。
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當局不會容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故國去。”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3
丹麥聞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跟德國的奧古斯登堡本來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魯士進進入國境內丹麥的國境,這類侵略行為導致安徒生的潑天憤慨。四年后,他到德國去旅行。許多德國朋友涌到車站去迎迓他。一名朋友說:“奧古斯登堡公爵夫婦在家里等您,但愿您去以及她們會見。”“我不肯去見她們,奧古斯登堡參加了四年前普魯士侵丹麥的戰役,我怎么能去看這家人呢?”安徒生憤慨地說著。從此,兩位老朋友決絕了。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4
魏源,湖南邵陽隆回人,是清代的一名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并著有名作“海國圖志”,并因此書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那個時候還是清朝的一名官員,官高郵知州,但是在晚年棄官歸隱,并潛心參悟佛學。
魏源的核心思想是“經世致用”,倡導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的前進主張,在當時的中國實屬罕見,并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思想觀念:“師夷之長技以夷制夷”。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5
老革命家吳玉章,在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 在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并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以示抗議。
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6
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之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么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7
李商隱年少有為,而且關心國家大事,目睹唐朝國運衰微,憂心如焚,在事業上更有遠大抱負。13歲那年,他看到朝綱不振,君臣昏庸,就寫了一首《富平少侯》詩。
詩中寫一個富平少侯張放,13歲就承襲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驕奢豪侈,醉生夢死,不憂國事。實際上并無其人,只不過是李商隱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顯,寫作的目的就是譏諷那些不謀國事的權貴的。13歲就有如此手筆,真的是難能可貴!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8
1978年,邊防戰士楊朝芬和他所在的連隊向越南侵略軍發起自衛還擊時,遭到了躲在暗堡里的敵人機槍的瘋狂掃掃射,連隊前進的道路封鎖了。
在這緊急關頭,楊朝芬手拿爆破筒,閃電般地撲向暗堡,猛力將爆破筒筒塞進射孔,當他正要點燃導火索時,敵人把爆破筒推了出來。楊朝芬毫不猶豫地點燃導火索,第二次把爆破筒塞進暗堡,敵人又把它推了出來。爆破筒“嗤嗤” 地冒著白煙,眼看就要爆炸。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楊朝芬往山坡下一滾,“轟隆” 一聲巨響,暗堡里的敵人連同暗堡一起飛上了天。
楊朝芬為連隊掃除了前進的障礙,人們稱他是“活著的黃繼光”。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29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0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
由于“虞常事件”,蘇武受牽連被扣押。
匈奴單于采用各種手段,軟硬兼施威逼蘇武投降。
然而蘇武在刀劍下昂首不動,在甜言蜜語中側耳不應。
他對前來勸降的匈奴官吏說:“以死報國,是我早就下定了的決心,只要能對國家有所貢獻,即使是受刀劍,下油鍋,肝腦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沒有低下那顆高貴的頭。
匈奴首領單于最后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趕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與羊群為伴。
19年后蘇武歸國時已是須發皆白的老人了。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1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己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就是中國人!”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2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 「博聞強志, 明於治亂, 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 應對諸候, 王甚任之」。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 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 連帶的也不采納他的諫言, 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 落拓江湖, 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 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后數十年, 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3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不斷攀登科學高峰,1979年在美國短期工作時,又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寫出了新的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在這一研究中,他把最小素數從80推進到16,達到了當前世界上的最新水平。
國外朋友希望陳景潤在美國發表這一論文,他拒絕了,特意把論文用包裹寄回祖國。他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陳景潤回國以后,有人問他:“你聽說了嗎?有人造謠說你不回來了!”陳景潤冷笑一聲答道:“聽說了。這怎么可能呢?我是中國人,怎么能不回來呢?”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4
鄧世昌,一個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驟然蘇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鮮血,譜寫著一曲壯麗而偉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個令多數人難以忘懷的日子。日本的戰船駛入了中國的境內進行挑釁,北洋海軍迅速出擊,同日本的戰艦交戰。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戰艦燃起了熊熊大火,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鄧世昌依然選擇了與敵人同歸于盡,命喪黃泉。鄧世昌壯烈的犧牲了,無怨無悔的走了,他沉沒于波濤中,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
鄧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愛國人物,雖然,黃海海戰奪走了他的生命,卻使他的名字與精神永遠的沉淀在人們心中。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5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后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里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6
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
回國后,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7
邱少云(1926~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云犧牲后,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 篇38
1955年初冬,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愛國英雄的愛國事跡100字】相關文章:
文天祥的愛國英雄事跡09-13
關于李白愛國英雄事跡07-16
南宋愛國英雄文天祥的英雄事跡12-01
愛國英雄的作文01-24
愛國英雄的故事01-28
愛國英雄作文06-23
愛國英雄優秀作文09-10
關于愛國英雄的作文01-27
愛國英雄岳飛的故事12-01
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