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
一、管理制度主要特征
1.權威性。
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范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2.完整性。
一個組織的管理制度,必須包含所有執行事項,不能有所遺漏,如發現或新的執行事項產生,應相應的制定管理制度,確保所有事項“有法可依”;
3.排它性。
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范圍內的普遍適用性。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4.可執行性。
組織所設置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可執行的,不能偏離組織本身事務,成為一紙空文;
5.相對穩定性。
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內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
6.社會屬性。
因而,社會主義的管理制度總是為維護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7.公平公正性。
管理制度在組織力對每一個角色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在管理制度之外。
二、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1
一、婦幼衛生報表質量檢查
全市婦幼衛生統計報表質量檢查工作分級進行,各級檢查點的確定,檢查內容及要求如下:
(一)建立分級質量檢查制度
第一級檢查--鎮(街道)自查
各鎮(街道)要全面開展自查,自查范圍包括所轄的全部村(居委會)的婦幼衛生報表。各鎮(街道)每月進行一次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改正,同時進行出生、死亡的查漏、補漏工作,檢查后將出生、死亡漏報數加在本月報表中,確保報表準確無誤后上報市婦幼保健院。
第二級檢查--市級質量檢查
1、檢查點的確定:采取整群抽樣方法確定20%的鎮(街道)級(約占全市人口的5-10%)為檢查點。
2、檢查內容
(1)核實活產數、新生兒死亡數、嬰兒死亡數、1~4歲兒童死亡數、孕產婦死亡數、死胎死產數及7天內新生兒死亡數、并與報表中相應的填報人數比較,計算漏報率。
(2)隨機抽查鎮(街道)、村(居委會)孕產婦、兒童保健管理檔案與相應的登記簿核對、核實孕產婦系統管理數、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數和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數。
(3)在各種統計表中選擇8項以上指標根據登記簿的記錄重新點數填報,并與原表中的數據相比較,計算報表的'符合率。
3、要求:每半年對各鎮(辦事處)進行一次報表質量抽查和指導,10月15日前完成本年度的質量檢查工作,將檢查結果報青島市婦幼保健院。
(二)各級質量檢查要求
1、必查項目
(1)登記表要求查:體重評價、5歲以下兒童死亡年齡、高危因素、高危管理、高危轉歸、產前檢查次數、新生兒出生體重。
(2)統計表要求查:孕產婦系統管理、臨產高危產婦人數、高危管理人數、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5歲以下兒童營養評價實查人數、其中體重<2500克人數。
(3)漏報要求查:活產數、新生兒死亡數、嬰兒死亡數、1~4歲兒童死亡數、孕產婦死亡數、死胎死產數及產后7天內死亡數、孕產婦系統管理數、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數、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數。
2、選查(抽查)項目:要求登記和統計表分別不少于2項。
二、質量控制時間
質量控制要在年報匯總、上報之前完成,即將漏報數據加進年報中。
(一)鄉鎮級于每年10月10日前完成質量控制
(二)市級于每年10月15日前完成質量控制。
三、質量控制范圍
(一)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
鎮(街道)利用每月例會,月月進行質量檢查,市級每年抽查本市20%的鎮(街道)的2個村。漏報調查結果以村或居委會為單位填寫質量調查表。
(二)孕產婦死亡監測
鎮(街道)利用例會,進行質量檢查
(三)婦幼衛生年報資料
(四)圍產兒出生漏報和出生缺陷漏報調查
為避免漏報、重報,監測醫院應把好四關:出生、入室、查體、洗澡時應反復檢查有無畸形漏診,并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質量檢查。
四、漏報調查方法
(一)市級:查找漏報線索
主要是在相關部門尋找死亡線索,了解人口數、出生數的差異等。需要訪問的相關機構和需要查看的資料有以下內容:
1、醫療機構:包括設產科、兒科的所有醫療保健機構。
(1)婦產科:查看分娩登記本、孕產婦死亡登記本、危重病人搶救登記本、圍產兒死亡登記本、抄錄質控地區的孕產婦死亡、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高危人群(出生體重低于1500克、Apgar評分低、雙胎等)、先天性畸形(無論嚴重與否)名單(包括母親姓名、住址等)以及危重而轉院的孕產婦名單,對于危重而轉院的孕產婦要一追到底。
(2)兒科:查看出入院登記本、危重病人搶救登記本及死亡登記本,抄錄死亡、病情嚴重未痊愈(包括好轉或自動出院)、先天性疾病、極低體重(尤其是年齡小、住院時間短)的5歲以下兒童的名單。
(3)急診科:查看急診記錄本、死亡證明存根,抄錄5歲以下兒童及育齡婦女死亡名單。
(4)醫務科:查看死亡證明存根,抄錄5歲以下兒童及育齡婦女死亡名單。
(5)病案室:查看死亡登記本,查找所有科室有關5歲以下兒童、育齡婦女死亡名單。并要查看死亡育齡婦女病歷,了解其個人史中的月經史,以便確定是否為孕期死亡。根據從婦產科抄錄的死胎死產名單,查看母親病歷了解分娩過程及Apgar評分,以便確定誤診為死胎、死產的新生兒死亡個案。查閱從婦產科、兒科抄錄的死亡者及高危人群病歷,了解其父母姓名、電話及詳細地址等。
2、疾病控制中心:了解本轄區的卡介苗應接種人數及實際接種人數。查看死于傳染病的育齡婦女、5歲以下兒童名單。
3、人口計生局:了解轄區出生數,詢問統計時限,還要了解是否包括流動人口等。查看育齡婦女、5歲以下兒童死亡名單。
4、公安局:在戶籍管理科了解轄區出生數,詢問統計時限,還要了解是否包括流動人口等,根據死亡銷戶記錄,查看育齡婦女、5歲以下兒童死亡名單,核實醫院等機構抄錄的死亡情況,了解是否有銷戶記錄。
5、其它:從民政部門或火葬場的火化證明中查找育齡婦女、5歲以下兒童死亡線索。
(二)鄉鎮街道級
1、鎮(街道)計生辦:將出生登記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育齡婦女及孕產婦死亡名單,與鄉鎮衛生院出生登記本、圍產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登記本、孕產婦死亡登記本相互核對。
2、鎮(街道)派出所:將派出所的出生登記和出生登記本、圍產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登記本、孕產婦死亡登記本相互核對,核實從醫院等機構抄錄的死亡情況,了解死亡者是否有銷戶記錄,查找戶主的姓名、住址等。
3、鎮(街道)衛生院:將0-6歲兒童查體登記簿與孕產婦系統管理登記簿、兒童預防接種卡、產后訪視登記簿互相核對,了解漏報情況。查閱醫院近5年的兒童預防接種卡,對預防接種中斷的兒童進行追蹤,將死亡報告卡與圍產兒、5歲以下兒童登記本核對,將在醫院、公安分局、防疫站、計生局抄錄的活產及死亡登記、孕產婦死亡記錄及育齡婦女死亡登記核對。
(三)村級
將從市鎮兩級醫院、公安、防疫、計生等相關機構和部門抄錄的該村活產及死亡名單,與村醫、村婦女主任、村會計等的有關出生及死亡記錄核對,并入戶調查核實,還應隨機入戶訪談,了解本村出生、死亡情況。
五、漏報調查流程(市級)
(一)死亡漏報調查
1、攜帶抽樣鎮的孕產婦、兒童死亡登記簿,與醫院相關科室、病案室有關登記,核對死亡名單,確定是否漏報,對于死在內科、外科的育齡婦女,要查看住院病歷,了解其個人史中的月經史,以便確定是否為孕期死亡,同時抄錄可疑漏報線索,入戶核實。
2、攜帶孕產婦、兒童死亡登記簿與戶籍管理部門的死亡名單核對,確定是否漏報。
(二)出生漏報調查
1、攜帶醫院產科分娩登記簿,與鎮(街道)出生登記簿中的出生名單進行核對,確定是否漏報。
2、攜帶出生登記簿與戶籍管理部門的出生名單核對,確定是否漏報。
3、攜帶出生登記簿與計劃生育服務站的有關登記進行核對,確定是否漏報。
4、出生登記簿與計劃免疫登記冊進行核對,對預防接種中斷的兒童進行追蹤,確定是否漏報。
(三)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數的質量控制
1、攜帶孕產婦保健年報表、7歲以下兒童保健年報表到鎮(街道)醫院,首先詢問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對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數進行統計。
2、將孕產婦保健年報表中的建卡人數、產檢人數、住院分娩人數、產后訪視人數與鎮(街道)的孕產婦系統管理登記簿中的相應數據進行核對,確定是否正確上報;將7歲以下兒童保健年報表中的有關數據與0-6歲兒童查體登記簿中的相應數據進行核對,確定是否正確。
3、從孕產婦系統管理登記簿中隨機抽取幾名孕產婦,與孕產婦保健手冊進行核對,確定是否正確填報。
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2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婦幼衛生工作水平,如實反映我市婦幼衛生工作情況,更好地為政府和衛生管理部門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婦幼衛生信息質量控制組織
1、建立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聘用質控員
縣級質控員:
鄉鎮街道質控員:各鄉鎮街道衛生院專職婦、兒保醫師。
二、建立質量檢查制度
1、利用例會相互交流各項婦幼保健工作信息。
2、每季組織一次全面質量檢查。
三、質控內容
1、對婦幼衛生指標進行全面檢查的基礎上重點核查生命指標以及孕產婦和兒童保健服務指標。生命指標包括:活產數、新生兒死亡數、嬰兒死亡數、1—4歲兒童死亡數、孕產婦死亡數、死胎死產數及7天內新生兒死亡數。孕產婦和兒童保健服務指標:孕產婦系統管理率、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等。
2、各類報表、卡冊填寫的正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及數據來源真實性檢查(包括原始報表與電腦報表核對)。
四、質控范圍
1、每季對直屬單位的婦幼衛生信息進行質量控制。
2、每季至少對1/4的鄉鎮(街道)、每個鄉鎮(街道)至少選擇2個村(居委會)的婦幼衛生信息重點進行質量控制。
3、各鄉鎮(街道)要全面開展自查,自查范圍包括所管轄的全部村(居委會)的婦幼衛生信息。
五、質量檢查方法
1、數據資料檢查:包括自查、互查、抽查等。
(1)村或鄉工作人員填寫原始資料后,應認真核對,進行自查,發現錯誤及時改正,保證數據資料表卡的完整性及正確性。
(2)鎮、街道衛生院每月組織村保健員或計生婦女干部對活產數、兒童出生登記、花名冊、死亡報告卡、孕產婦、育齡婦女死亡情況進行相互督查。
(3)直屬醫療單位每月上報婦女兒童出生、死亡等各類信息并做好原始檔案記錄。
(4)市婦保院每月收集屬地綜合醫院的活產數、圍產兒死亡數、出生數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數,利用每月婦幼例會,與鄉鎮婦幼人員相互核對、完善報表內容。
2、漏報調查:組織質控組有關成員開展,可采用多種形式,如:座談會、走訪農戶、查醫療機構原始記錄及有關部門登記表冊。
縣級:每季隨機抽取1/4個鄉鎮或街道,對出生、活產數、兒童、育齡婦女、孕產婦死亡進行專項漏報調查。對公安、計劃生育、防疫、民政(火葬場)、各級醫院兒童診室、病案、兒科住院部、外科、骨傷科、ICU病房、婦產科等部門進行數據核對。
鄉級:每季隨機抽取2個村核對出生、活產數、兒童、育齡婦女、孕產婦死亡數據。
村級:查原始資料、開座談會、走訪農戶核對資料。
六、質量控制報告內容和時間
鄉鎮(街道)和村級(居委會)進行質控調查的各級相關數據的原始上報數和漏報數的報表,于每季的后一個月的9日前上報市婦幼保健院,其它各級質控數據及報告自行存檔。
七、獎懲措施
直屬醫療單位婦幼衛生信息質量檢查情況每季通報一次,累計扣分計入年終千分制考核分值,鄉鎮(街道)衛生院,累計扣分計入公共衛生考核分值,直接與撥款掛鉤。
【婦幼衛生信息質控制度】相關文章:
關于婦幼衛生自查報告01-11
信息安全保密制度06-03
醫院信息安全保密制度06-03
水泥質控個人工作總結01-19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條例02-19
醫院質控員年度工作總結01-05
關于婦幼衛生自查報告-自查報告01-11
質控室主任和食品檢驗室主任的述職報告01-30
信息、信息技術說課稿11-02
2015走進信息世界作文:網絡信息05-24